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理托盘。
背景技术:
医院中,外科病房内以手术治疗的病人居多,术后护理过程中,病人的创面部位会有大量血性分泌物,护士需要经常对创面部位进行换药处理,以防止创面部位感染,换药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消毒液以及棉签等常用的医疗用品。
申请号为20152070693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换药托盘,包括托盘,托盘左侧设有缸托A,托盘右侧设有缸托B,缸托A内设有敷料缸A,缸托B内设有敷料缸B,托盘上部的横边长处的左端设有支板,支板顶面设有板槽A,板槽A的右侧设有板槽B,支板的右侧设有取液槽,取液槽内设有出液针,出液针后侧壁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设有进气针,进气针的底部设有单向瓣膜B,出液针前壁设有出液管,出液管的头端设有单向瓣膜A,取液槽的右侧设有储物盒;申请号为20152088200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换药托盘,所述托盘本体包括第一存放区和第二存放区;所述第一存放区为存放洁净物的存放区;所述第二存放区为存放污染物的存放区;所述第一存放区设有圆柱形插槽,用于插入采血管或试管;所述第二存放区为一独立盘体,其卡在所述托盘本体内;述第二存放区包括利器类存放区、生活垃圾存放区和非利器类存放区;所述利器类存放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区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一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所述第二存放区的侧壁,另一侧通过卡扣连接。
目前,护理托盘存在的问题有:(1)护士给病人换药时必须将托盘放至病床旁的床头柜上,换药过程中若需取药或其他医疗器械,则需护士来回走动,造成不便同时浪费了大量时间,给医护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2)另一方面,医院所用的护理托盘大多面积有限,因此物品摆放杂乱无章,影响换药过程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护理托盘,解决了护理托盘积有限的问题,达到了缩短换药时间,增加护士工作效率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理托盘,包括第一托盘、第二托盘、支撑杆、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扶手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底座下方设置多个滚轮机构;
所述第一轴套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固定部径向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活动部设置限位销钉,沿径向设置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焊接第一托盘;
所述第二轴套与支撑杆为固定连接,第二轴套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上焊接第二托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盘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后挡板和盘底,所述盘底上设置若干个圆形凹槽、若干个条形凹槽和若干个固定带,所述条形凹槽内设置限位块,所述固定带与盘底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托盘包括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盖和盒底,所述第二托盘内设置两个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挂耳,所述后侧面内壁设置水平方向的滑槽,所述隔板端部靠近后侧面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支脚、滚轮和脚刹,所述支脚上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下端与滚轮螺栓连接,所述支脚中部与脚刹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若干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护理托盘包括第一托盘、第二托盘、支撑杆、底座和扶手,所述支撑杆上端与扶手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底座下方设置多个滚轮机构,护士在给病人换药过程中,第一托盘盛放干净的医疗器械或棉签等物品,第二托盘的不同分区分类收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和医疗废弃物,一方面增大了托盘面积,使得护士每次携带的医疗用品可使用更长时间,另一方面,未使用的医疗用品与使用过的医疗用品分开,不会污染到其他未使用的医疗用品,干净卫生。
(2)本实用新型的护理托盘在支撑杆靠近扶手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固定部径向设置第一通孔;活动部设置限位销钉,沿径向设置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上焊接第一托盘;其中,将限位销钉拔出,活动部带动第一托盘可绕支撑杆360°旋转,限位销钉沿径向依次穿插活动部的第二通孔及固定部的第一通孔,即可将活动部固定在支撑杆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可以将限位销钉拔出,并将第一托盘旋至合适角度,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将第一托盘与第二托盘错开,方便护士取用或丢弃医疗用品,节省时间,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托盘设置圆形凹槽、条形凹槽和固定带,圆形凹槽可以放置输液瓶,条形凹槽可放置温度计、针筒或者医疗器械,固定带可放置固定脱脂棉、输液袋等软质器具,不同种类的医疗用品放至不同区域,方便护士取用;第二托盘内设置两个隔板,隔板上设置挂耳,后侧面内壁设置水平方向的滑槽,隔板端部靠近后侧面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隔板之间可以容纳塑料袋,塑料袋的提手可以固定在挂耳上,通过调整滑块在滑槽中的距离调整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使塑料袋完全展开,塑料袋可以存放一些含水的废料,不放置塑料袋的区域则可以防至使用后的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分类分开放置,避免了交叉感染,干净卫生。
(4)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包括支脚、滚轮和脚刹,所述支脚上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下端与滚轮螺栓连接,所述支脚中部与脚刹铰接;使用时,护士手握扶手推动即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转移,省时省力,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轴套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托盘,101-前挡板,102-后挡板,103-左挡板,104-右挡板,105-盘底,106-条形凹槽,107-圆形凹槽,108-固定带,109-限位块,2-第二托盘,201-前侧面,202-后侧面,203-左侧面,204-右侧面,205-上盖,206-盒底,207-隔板,208-挂耳,209-滑槽,3-支撑杆,4-底座,5-扶手,6-第一轴套,7-第二轴套7,8-固定部,9-活动部,10-限位销钉,11-第二通孔,12-第一支撑部,13-第二支撑部,14-支脚,15-滚轮,16-脚刹,17-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护理托盘,包括第一托盘1、第二托盘2、支撑杆3、底座4和扶手5,支撑杆3上端与扶手5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支撑杆3靠近扶手5的一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轴套6和第二轴套7;底座下方设置多个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包括支脚14、滚轮15和脚刹16,支脚14上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下端与滚轮15螺栓连接,支脚14中部与脚刹16铰接;
第一轴套6包括固定部8和活动部9,固定部8与支撑杆3固定连接,固定部8径向设置第一通孔;活动部9设置限位销钉10,沿径向设置与第一通孔匹配的第二通孔11,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一支撑部12,第一支撑部12上焊接第一托盘1;第二轴套7与支撑杆3固定连接,第二轴套7上端面沿水平方向焊接第二支撑部13,第二支撑部上焊接第二托盘2;
第一托盘包括前挡板101、后挡板102、左挡板103、右挡板104和盘底105,盘底105上设置4个圆形凹槽107、3个条形凹槽106和2个固定带108,条形凹槽106内设置限位块109,所述固定带108与盘底105通过螺钉连接;
第二托盘包括前侧面201、后侧面202、左侧面203、右侧面204、上盖205和盒底206,第二托盘2内设置两个隔板207,隔板207上设置挂耳208,后侧面内壁设置水平方向的滑槽209,隔板端部靠近后侧面的一端向外延伸设置与滑槽匹配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护士手握扶手,拖动本实用新型至需换药的病床旁,踏下脚刹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好,将第一轴套上的限位销钉拔出,旋转第一托盘至合适角度,即可根据治疗需求取用不同的医疗用品,使用的医疗用品分类后则可直接丢弃至第二托盘的不同分区,治疗结束后,即可将第二托盘的上盖盖好,拔出限位销钉,旋转第一托盘至原来角度,推动本实用性即可离开。
实施例2
如图2-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护理托盘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实施例2与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支撑杆3上还设置有若干挂钩1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挂钩17上可以悬挂塑料制得输液瓶等,使得治疗过程更加方便快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