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666阅读:1206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



背景技术:

人工晶体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造透镜,用于取代因为白内障疾病而变混浊的人眼中的天然晶体。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件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件是由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这些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硬的,也可以是软的。由硬材料制成的人工晶体,必须通过一个较大的切口(通常大于6毫米)才能植入眼内,现在已逐步被淘汰。由软材料制成的人工晶体,也经常被称作可折叠人工晶体,可以在折叠或卷曲后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从小于2毫米到3毫米)植入眼内。目前用于制备可折叠人工晶体的软性材料主要分为硅胶、亲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和疏水性丙烯酸酯等几类。

后囊混浊,也称作二次白内障,是人工晶体植入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后囊混浊是由于白内障手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到人工晶体的后表面和后囊之间造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如何阻挡白内障手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到人工晶体的后表面和后囊之间的问题。

为到达上述之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包括:

光学部,所述光学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且在所述后表面上凸设有沿所述光学部的周缘延伸的环形接触部,所述环形接触部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后表面的外凸尺寸,所述环形接触部用以在所述人工晶体植入眼球后,与后囊的内表面接触;以及,

两个支撑袢,对称设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面。

优选地,所述环形接触部的后端面呈曲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接触部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面呈平滑过渡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接触部的后端面呈圆弧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光学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接触部的外表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环形接触部与所述后表面之间呈平滑过渡设置。

优选地,所述后表面的凸出高度为h,h为0.2至0.4mm。

优选地,所述环形接触部凸出高度H,H-h>0.3mm。

优选地,所述光学部与每一支撑袢的连接处的厚度,对应大于相应的支撑袢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光学部的周缘处设有光学标签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后表面上凸设有沿所述光学部的周缘延伸的环形接触部,所述环形接触部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后表面的外凸尺寸,所述环形接触部用以在所述人工晶体植入眼球后,与后囊的内表面接触,以阻挡白内障手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到人工晶体的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和后囊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的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的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经过面0AB剖视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III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100包括:

光学部1,所述光学部1的前表面11和后表面12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且在所述后表面上凸设有沿所述光学部1的周缘延伸的环形接触部3,所述环形接触部3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后表面12的外凸尺寸,所述环形接触部3 用以在所述人工晶体植入眼球后,与后囊的内表面接触;以及,

两个支撑袢2,对称设于所述光学部1的外周面。

所谓“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意思是所述前表面11和后表面12为相同的外凸曲面,也即所述前表面11和所述后表面12呈对称的外凸曲面设置,且该曲面不是球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后表面12上凸设有沿所述光学部1的周缘延伸的环形接触部3,所述环形接触部3凸出高度大于所述后表面12的外凸尺寸,所述环形接触部3用以在所述人工晶体植入后囊后,与所述后囊的内表面接触,以阻挡白内障手术后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到人工晶体的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100和后囊之间。

为了方便所述环形接触部3与后囊各处都能接触到,所述环形接触部3的后端面呈曲面设置,从而,可以有效地将所述光学部1其他区域完全的隔离开。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接触部3的后端面呈球面设置。

此外,为了避免所述环形接触部3与光学部1的侧表面之间交接处,发生应力集中,当所述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100在卷曲时,该处可能会发生裂纹,所述环形接触部3与所述光学部1的外周面呈平滑过渡设置,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部1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接触部3的外表面相切。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所述环形接触部3与光学部1的后表面12之间交接处,发生应力集中,当所述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100在卷曲时,该处可能会发生裂纹,所述环形接触部3与所述后表面12之间呈平滑过渡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表面12的凸出尺寸不宜太大,当所述后表面12的凸出尺寸太大时,会使得所述后表面12的较低处与后囊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所述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100在囊袋中的稳定性较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表面12的凸出高度为h,h为0.2至0.4mm。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保障所述环形接触部3能较好地与所述后囊接触,所述环形接触部3凸出高度H,H-h>0.3mm。

为了避免所述支撑袢2在弯曲变形时,将形变力完全传递至所述光学部1,从而使得所述光学部1发生形变纹,所述光学部1与每一支撑袢2的连接处的厚度,对应大于相应的支撑袢2的厚度设置,从而,所述光学部1与每一支撑袢2 的连接处,对所述支撑袢2的形变力进行吸收或阻挡,避免完全传递至所述光学部1。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操作者(通常为眼科医生)识别所述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100的后表面12,避免将所述可调节等凸双非球面人工晶体 100反装,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部1的周缘处设有光学标签部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