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190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血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检验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血管。



背景技术:

采血管是医院中为病人采血时常用的医疗器械,采血管包括血液储存管,血液储存管的开口端通过堵帽密闭固定连接有胶塞,采血后、取血化验时,需要将堵帽连同胶塞一同取下,如此才能得到病人血液,但是,有时胶塞与堵帽脱离,导致胶塞滞留在血液储存管内,医务人员需要另外想办法将胶塞取出,操作麻烦,使用不方便;采血管血液流入试管底速度过快过猛,造成红细胞相互撞击,导致红细胞破裂,标本溶血;现有的采血器,采集后的血液如果没有条件及时化验,时间长了会造成血液的变质,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采血管进行改进,使得采血管结构完善,满足医护人员的采血需求并且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血管,能够将多个采血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不会造成混乱;能够在拔取堵帽时,可以将胶塞一同取下,胶塞不会滞留在血液存储管中;能够有效防止血液流速过快,导致红细胞相互撞击从而引起溶血现象;能够延长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采血管包括血液存储管、制冷器、密封柱、堵帽、胶塞、套筒、定位板、基座、采血凹槽、定位槽、固定筒、连接架、连接块和弹性扣夹,所述的制冷器包括制冷箱、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制冷模块,温度传感器、制冷模块设置在制冷箱内,控制单元设置在制冷箱的外壁上,温度传感器与制冷模块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的血液存储管下部设置在制冷箱中,血液存储管设置在制冷箱内的部分相对地面倾斜角度为60-70度,上部伸出制冷箱,伸出制冷箱部分相对地面垂直,伸出制冷箱部分设有向上的开口,开口上设有堵帽,堵帽的侧壁与血液存储管固定连接,堵帽的顶壁中间开有采血口,堵帽内固定连接有胶塞,胶塞中间开设有采血凹槽,采血凹槽与采血口相对应,基座下面连接有密封柱,基座与密封柱为一体结构,基座与堵帽连接,密封柱密封连接在血液存储管的开口处,密封柱深入至血液存储管内,堵帽的侧壁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胶塞的基座侧壁设有定位槽,定位板设置在定位槽内,堵帽由两个左右对称的单元组成,在制冷箱外壁设有固定筒,固定筒下端的侧壁外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上铰接有弹性扣夹,弹性扣夹为“C”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架为“L”形连接架,连接架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弹性扣夹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铰接在连接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血液存储管至少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制冷箱的侧壁外面铰接了弹性扣夹,弹性扣夹既可以夹扣在所依附的制冷箱外面,也可以夹扣在其他制冷箱外面,当一个病人抽取多管血液时,可以将多个血液存储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既不会造成混乱,也方便整体拿取,使用效果好;将堵帽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单元,通过定位板和定位槽可以牢固地将胶塞固定在堵帽内,在拔取堵帽的同时,可以将胶塞一同取出,胶塞不会滞留在血液储存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效果好;血液存储管设置在制冷箱内的部分相对地面倾斜角度为60-70度,能够有效防止采血过程血液流速过快,导致红细胞相互撞击从而引起溶血现象;能够延长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血液存储管外部设置有制冷箱,延长了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个血液存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塞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堵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有3个血液存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制冷箱控制部分结构框图。

图中,1-血液存储管、2-密封柱、3-堵帽、4-胶塞、5-套筒、6-定位板、7-基座、8-采血凹槽、9-定位槽、10-固定筒、11-连接架、12-连接块、13-弹性扣夹、14-制冷箱、15-控制单元、16-温度传感器、17-制冷模块、18-连接槽、19-采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6所示,所述的采血管包括血液存储管1、制冷器、密封柱2、堵帽3、胶塞4、套筒5、定位板6、基座7、采血凹槽8、定位槽9、固定筒10、连接架11、连接块12和弹性扣夹13,所述的制冷器包括制冷箱14、控制单元15、温度传感器16、制冷模块17,温度传感器16、制冷模块17设置在制冷箱14内,控制单元15设置在制冷箱14的外壁上,温度传感器16与制冷模块17分别与控制单元15电连接,在需要对血液存储管1内的采血样进行长时间保存时,温度传感器16采集血液存储管1的温度,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15,如果温度高于控制单元15设定的温度,则控制单元15向制冷模块17发出信号,制冷模块17对制冷箱14进行降温处理,提供血液保存所需的温度,将采集的血液保存在制冷箱14中,延长了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

所述的血液存储管1下部设置在制冷箱14中,血液存储管1设置在制冷箱14内的部分相对地面倾斜角度为60-70度,上部伸出制冷箱14,伸出制冷箱14部分相对地面垂直,倾斜角设置于这个范围不但能够满足血液沿血液存储管1管壁缓慢流下的要求,而且角度太小也不易于血液流入管底,角度过大也不合适,角度过大流速依然会较快,血液还是会存在溶血的可能,因此将角度设置于这个范围内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血液存储管1伸出制冷箱14部分设有向上的开口,开口上设有堵帽3,堵帽3的侧壁与血液存储管1固定连接,堵帽3的顶壁中间开有采血口19,堵帽3内固定连接有胶塞4,胶塞4中间开设有采血凹槽8,采血凹槽8与采血口19相对应,胶塞4包括基座7,基座7下面连接有密封柱2,基座7与密封柱2为一体结构,基座7与堵帽3连接,密封柱2密封连接在血液存储管1的开口处,密封柱2深入至血液存储管1内,堵帽3的侧壁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6,胶塞4的基座侧壁设有定位槽9,定位板6设置在定位槽9内,堵帽3由两个左右对称的单元组成,可以通过套筒5将这两个单元固定在血液储存管1上端,安装方便快捷。

在制冷箱14外壁设有固定筒10,固定筒10下端的侧壁外固定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上铰接有弹性扣夹13,弹性扣夹13为“C”形结构,连接架11为“L”形连接架,连接架11上开设有连接槽18,所述弹性扣夹13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铰接在连接槽18内,血液存储管1至少设置一个,在制冷箱14的侧壁外面铰接了弹性扣夹13,弹性扣夹13既可以夹扣在所依附的制冷箱14外面,也可以夹扣在其他制冷箱14外面,当一个病人抽取多管血液时,可以将多个血液存储管1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既不会造成混乱,也方便整体拿取,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采血管进行血液采集时,通过采血口19和采血凹槽8外接采血器具,一个病人需要采集多管血液时,使用制冷箱14外部的弹性扣夹13夹扣其他血液存储管1外部的制冷箱14,使多个血液存储管1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既不会造成混乱,也方便整体拿取,在需要对血液存储管1内的采血样进行长时间保存时,温度传感器16采集血液存储管1的温度,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15,如果温度高于控制单元15设定的温度,则控制单元15向制冷模块17发出信号,制冷模块17对制冷箱14进行降温处理,提供血液保存所需的温度,将采集的血液保存在制冷箱14中,延长了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制冷箱的侧壁外面铰接了弹性扣夹,弹性扣夹既可以夹扣在所依附的制冷箱外面,也可以夹扣在其他制冷箱外面,当一个病人抽取多管血液时,可以将多个血液存储管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既不会造成混乱,也方便整体拿取,使用效果好;将堵帽分为两个左右对称的单元,通过定位板和定位槽可以牢固地将胶塞固定在堵帽内,在拔取堵帽的同时,可以将胶塞一同取出,胶塞不会滞留在血液储存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效果好;血液存储管设置在制冷箱内的部分相对地面倾斜角度为60-70度,能够有效防止采血过程中血液流速过快,导致红细胞相互撞击从而引起溶血现象;能够延长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血液存储管外部设置有制冷箱,延长了采集血样的保存时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