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093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主要应用于细胞制剂静脉输入以及免疫细胞制剂回输。



背景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不同分化潜能,并在非分化状态下自我更新的细胞。干细胞治疗是指应用人自体或异体来源的干细胞经体外操作后输入(或植入)人体,用于疾病治疗的过程。这种体外操作包括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扩增、修饰、干细胞(系)的建立、诱导分化、冻存和冻存后的复苏等过程。用于细胞治疗的干细胞主要包括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及诱导的多能性干细胞(iPSC)。成体干细胞包括自体或异体、胎儿或成人不同分化组织,以及发育相伴随的组织(如脐带、羊膜、胎盘等)来源的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各种类型的祖细胞或前体细胞等。

生物治疗又称为DC-CIK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癌症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技术。生物治疗研究近30年来取得飞速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以免疫细胞等为代表的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等肿瘤常规治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临床应用前景越来越明朗,也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接受。

当前技术缺陷:

目前制成的干细胞制剂、免疫细胞制剂都是注入到原有的生理盐水瓶中,之后输入人体,并没有专属细胞产品的静脉回输装置,而生理盐水瓶在注入细胞的过程中有很多弊端。比如,注入到生理盐水瓶的细胞成团,不能吹开,细胞成团易使病人发热。而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可以解决这些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本装置使细胞制剂中的细胞团吹散,细胞更有效的混匀。

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包括一两端封闭的中空圆柱形输液瓶,在输液瓶的上端面中部轴向向上制有细胞液入口管,细胞液入口管的上端收窄,在细胞液入口管的内壁上端两侧对称固装有滤膜夹片,在细胞液入口管的外缘制有螺纹,在输液瓶的上端面上与细胞液入口管间隔制有一输液器插孔,该插孔用胶塞3密封,在胶塞外侧盖装一次性铝盖。

而且,在输液瓶瓶身的外侧壁制有刻度线。

而且,在输液瓶瓶身的外侧壁制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使细胞制剂中的细胞团吹散,细胞更有效的混匀。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可以在回输瓶中直接过滤,简化了实验步骤。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在做制剂的过程中,不动用橡胶塞,避免橡胶塞漏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细胞液入口管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细胞制剂静脉回输装置,包括一两端封闭的中空圆柱形输液瓶1,在输液瓶的上端面中部轴向向上制有细胞液入口管2,细胞液入口管的上端收窄,有利于吹打两边的细胞,使细胞更均匀,在细胞液入口管的内壁上端两侧对称固装有滤膜夹片7,可以夹住滤膜,进行细胞过滤,在细胞液入口管的外缘制有螺纹6,用于与外盖(图中未示出)啮合,在输液瓶的上端面上与细胞液入口管间隔制有一输液器插孔,该插孔用胶塞3密封,并在胶塞外侧盖装一次性铝盖。

在输液瓶瓶身的外侧壁制有四个刻度线4,50mL、100mL、150mL、200mL,易于细胞制剂量的注入。

在输液瓶瓶身的外侧壁间隔制有三个挂钩5,在给病人回输时,对称的两个挂后绑好绳子后,再把第三个挂钩轻轻一提,将细胞制剂都倾向右边胶塞口,便可回输,这样避免左边口中的细胞制剂浪费。

本回输瓶是圆柱体,直径大概8cm左右,高度10cm左右,上表面是平的,上表面上有两个开口,靠右边缘的是一个胶塞孔,配一次性铝盖,只有在最后给病人回输时才打开,插入市面上买的带滤膜的输液器,便可回输,靠左的是一个直径大概2cm的圆口,其下端是向两边分开的,有利于吹打两边的细胞,使细胞更均匀,上端内口配有两个夹片,可以夹住滤膜,进行细胞过滤,其口是螺旋口,配有外盖,一切细胞制剂的制作都从此口注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