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28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输液时,首先要做的是将药物注射到输液瓶中,进行药物配比,然后进行输液,然而传统的注药过程很繁琐,对于粉状药剂需要用注射器从输液瓶中抽出液体再灌注到药剂瓶中,均匀溶解后再抽出注射到输液瓶中,如此反复,使得注药过程浪费时间,浪费治疗时机,而且药物混合容易不均匀,影响输液效果;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其能够完成自动注药配药过程,配药效果好,药物溶解效果好,混合更均匀,使用方便,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包括连接管、吸药管和排药管;所述连接管、吸药管和排药管的水平截面均为半圆形;连接管内侧面分别与吸药管内侧面和排药管内侧面在竖直方向上固定相连;所述吸药管位于排药管下方;所述吸药管底端与连接管底端齐平;排药管顶端与连接管顶端齐平;吸药管顶端连通有第一支管;排药管底端连通有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上安装有单向进流阀;第二支管上安装有单向回流阀;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连通有药囊;药囊处设置有配药装置;

所述的配药装置包括缸体;缸体左端开有定位通槽;定位通槽一端开口;缸体侧面开有放置口;放置口与定位通槽开口处连通;所述放置口开口大于定位通槽开口;药囊与放置口对应配合;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与定位通槽对应配合;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右端固定有固定杆;缸体右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轮;偏心轮上前端面的左侧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偏心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的缸体外壁安装有射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的连接管两端、吸药管底端、排药管顶端均为切角形;切角形尖端位于内侧。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配药方式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连接管将输液瓶与药剂瓶导通,方便输液瓶中液体进入药剂瓶,使药物溶解;吸药管吸出药剂瓶中混合后的药液,单向进流阀防止药液从药囊回流;排药管将吸药管吸出的药液从药囊排进输液瓶中,单向回流阀防止药液从输液瓶回流;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通过连杆作用使活塞在缸体内滑动,挤压药囊完成吸药注药过程。

2、缸体外壁安装射灯能够提供照明。

3、连接管两端、吸药管底端、排药管顶端均为切角形,并且切角形尖端位于内侧,能够更方便的插入输液瓶和药剂瓶中,同时保证药液循环过程不受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配药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和射灯处电路图;

图中,1、连接管;2、吸药管;3、排药管;4、第一支管;5、第二支管;6、单向进流阀;7、单向回流阀;8、药囊;9、缸体;10、定位通槽;11、放置口;12、活塞;13、固定杆;14、电机;15、偏心轮;16、连杆;17、射灯;18、输液瓶;19、药剂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药学输液自动配药装置,包括连接管1、吸药管2和排药管3;所述连接管1、吸药管2和排药管3的水平截面均为半圆形;连接管1内侧面分别与吸药管2内侧面和排药管3内侧面在竖直方向上固定相连;所述吸药管2位于排药管3下方;所述吸药管2底端与连接管1底端齐平;排药管3顶端与连接管1顶端齐平;吸药管2顶端连通有第一支管4;排药管3底端连通有第二支管5;第一支管4上安装有单向进流阀6;第二支管5上安装有单向回流阀7;所述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连通有药囊8;药囊8处设置有配药装置;所述的配药装置包括缸体9;缸体9左端开有定位通槽10;定位通槽10一端开口;缸体9侧面开有放置口11;放置口11与定位通槽10开口处连通;所述放置口11开口大于定位通槽10开口;药囊8与放置口11对应配合;第一支管4和第二支管5与定位通槽10对应配合;缸体9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2;活塞12右端固定有固定杆13;缸体9右部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端安装有偏心轮15;偏心轮15上前端面的左侧设置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一端与偏心轮1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杆13转动连接;缸体9外壁安装有射灯17;连接管1两端、吸药管2底端、排药管3顶端均为切角形;切角形尖端位于内侧。

配药时,将连接管1两端分别插入输液瓶18和药剂瓶19中,同时与连接管1固定相连的吸药管2和排药管3也随之分别被插入药剂瓶19和输液瓶18内;连接管1两端、吸药管2底端、排药管3顶端均为切角形,而且切角形尖端位于内侧,即吸药管2的尖端和排药管3的尖端分别与连接管1的尖端贴合连接,三者的尖端位于同一直线位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配药时药物循环过程中能够顺利的流动,避免干扰,提高配药的效率。

配药的过程是在电机14的作用下自动完成的,首先将药囊8从放置口11放入缸体9内,吸药管2和排药管3通过缸体9上的定位通槽10,由于放置口11开口大于定位通槽10开口,所以药囊8无法从缸体9上的定位通槽10内出来;之后打开电机14,偏心轮15旋转,带动连杆16运动,与连杆16转动连接的固定杆13从而带动活塞12作伸缩运动,使药囊8受到规律性的挤压;当药囊8受到挤压作用时,药囊8内的药液依次通过第二支管5、排药管3最终排到输液瓶18中,此时单向回流阀7能够防止药液从输液瓶18回流;当药囊8由压缩状态回到原状时,由于气压的作用,药剂瓶19中的药液依次通过吸药管2和第一支管4回到药囊8中;连接管1使药液一直从输液瓶18中流入药剂瓶19中,此时单向进流阀6能够防止药液从药囊8回流;电机14持续作用使药液从输液瓶18到药剂瓶19中实现了循环,实现了配药过程,同时电机14的持续作用使配药过程更加方便快速,药剂混合更加均匀,大大节省了配药时间。

在实际使用中,在缸体9的外壁设置射灯17,夜间作业时打开射灯17,能够更容易观察到配药的过程,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和避免药物感染,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管1、吸药管2、排药管3和药囊8均为一次性制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