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419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洗针,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



背景技术:

牙科医师在进行牙病治疗时常采用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现有的牙科冲洗针使药液在垂直方向上朝向牙根部流动,对牙根部形成压力,冲洗方式不够安全,使得牙根管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人设计了一种牙科冲洗针并申报了专利[申请号:201620057355.9;授权公告号:CN205339187U],其包括针座、针管和保护套,针管通过粘接剂固定在针座上,保护套套设在针座的外圆周上并将针管容纳在保护套中,针管的前端封闭,在前端的一侧侧壁上开有单侧孔或在前端两侧侧壁开设有对称的第一侧孔和第二侧孔。

上述的牙科冲洗针通过在针管上开设侧孔,可实现口腔360度全方位的冲洗,还降低了针管内药液的冲击压力,但是对口腔里侧处的磨牙清洗仍不够方便,针管前端仍较为锐利,容易造成病人疼痛,另外牙根管内的坏死组织及病理性产物有时附着力较强,直接用冲洗针拨弄也不易使其分离,此时需要更换其他牙科工具(镊子),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不易造成医源性伤害的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包括针座和与针座固连的针管,所述的针管靠近前端的侧壁开设有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呈弯折状且针管前端为敞开口,所述的针管前端具有向外翻卷的卷边且所述的卷边的边缘接触于针管侧壁,所述的卷边开设有背向侧孔设置的槽口且槽口的上边沿排列有若干个钩齿。

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的前端为敞开口,加上侧孔的设置,对针管中冲出的药液起到了分流减压的作用,冲洗效果理想,弯折状的针管能够清理到口腔内部磨牙的里侧,清洗方便,卷边使得针管前端不能扎入病人牙床处,不会造成病人疼痛,不易造成发炎加重等医源性伤害,另外当遇到附着力较强的坏死组织及病理性产物时,可通过钩齿将坏死组织及病理性产物钩出,无需更换其它工具,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中,所述的针管侧壁具有围绕侧孔设置的凸边,所述的凸边具有若干道凹槽。当牙根管内壁挤压于侧孔处时,凸边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侧孔中的药液仍能从凹槽流出,侧孔不易完全挤堵,保证了冲洗效果。

在上述的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中,所述的针管弯折后形成的夹角为135°。这样针管操作范围广,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中,所述的针座外周具有若干道加强筋。加强筋增加了针座的结构强度,而且方便拿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的冲洗效果好,不易造成医源性伤害,而且便于清理附着力较强的坏死组织及病理性产物,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中针管前端的结构图。

图3是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中针管前端另一侧的结构图。

图中,1、针座;2、针管;3、侧孔;4、卷边;5、槽口;6、钩齿;7、凸边;8、凹槽;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包括针座1和与针座1固连的针管2,针管2靠近前端的侧壁开设有侧孔3,针管2呈弯折状且针管2前端为敞开口,针管2前端具有向外翻卷的卷边4且卷边4的边缘接触于针管2侧壁,卷边4开设有背向侧孔3设置的槽口5且槽口5的上边沿排列有三个钩齿6。

进一步细说,针管2侧壁具有围绕侧孔3设置的凸边7,凸边7具有六道间隔设置的凹槽8,针管2弯折后所形成的夹角为135°,针座1外周具有四道加强筋9。

本一次性使用牙科冲洗针的前端为敞开口,加上侧孔3的设置,对针管2中冲出的药液起到了分流减压的作用,当牙根管内壁挤压于侧孔3处时,凸边7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侧孔3中的药液仍能从凹槽8流出,侧孔3不易完全挤堵,冲洗效果理想,弯折状的针管2能够清理到口腔内部磨牙的里侧,清洗方便,卷边4使得针管2前端不能扎入病人牙床处,不会造成病人疼痛,不易造成发炎加重等医源性伤害,另外当遇到附着力较强的坏死组织及病理性产物时,可通过钩齿6将坏死组织及病理性产物钩出,无需更换其它工具,操作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