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式口腔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41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单人操作、可以照明的可发光式口腔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oral cavity)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从牙齿口腔的结构中不难看出,牙龈就像紧紧包裹牙齿的肌肉,它是牙齿稳固的基础所在。健康的牙龈与牙齿紧密相连,使细菌污垢无从下手,因此保护口腔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广为推崇的口腔护理方法一般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每天的刷牙,其次刷牙后配合使用牙线与舌苔刷,以及定期口腔检查与洁牙。口腔医生建议每半年或一年需要洁牙一次。并作全面口腔检查。这样可以使口腔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既简单有效,又不会花费很多。

但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医生需要拿压舌板,同时需要拿手电筒,而进行口腔护理时无法同时手持两样物品,因此需要另一个护士的帮助才能完成困难口腔护理,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达不到效果。

气管内插管术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是实施麻醉一项安全措施。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已经证明牙刷比棉球擦拭更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对于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现有的口腔护理装置无法实现一个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单人操作、可以照明的可发光式口腔护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发光式口腔护理装置,包括:刷头、照明灯、牙刷柄、纽扣电池、吸引连接管和压力控制阀;其中所述刷头设置在牙刷柄前端,刷头上设置有注水口和吸引口,所述注水口连接牙刷柄内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在牙刷柄后部伸出;所述吸引口连接牙刷柄的内腔管,所述内腔管在牙刷柄尾部连接吸引连接管,所述压力控制阀设置在吸引连接管上;所述牙刷柄的前部靠近刷头部位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线路连接设置在牙刷柄内的纽扣电池。

所述刷头是牙刷头或者海绵头。

所述牙刷柄采用塑料制成,塑料内包裹平行于牙刷柄方向的铁丝。

所述牙刷柄后部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通过线路连接纽扣电池。

在使用时,刷头为牙刷头或者海绵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置换。注水管用以通过注射器注射入口腔护理液,吸引连接管用于连接吸引装置通过吸引口和内腔管吸引口腔内的液体,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吸引的压力。牙刷柄采用包裹铁丝的塑料制成,可以根据需要对牙刷柄进行弯曲,以达到最佳的清理角度。在使用时,选择使用牙刷头时,打开照明灯,将口腔清洗液连接注水管,同时内腔管连接吸引装置,一边抽洗一边刷牙,在照明灯的照明下,医护人员可以一个人操作,观察到口腔内状况,避免盲吸而带来的口腔黏膜破损。海绵头是针对没有牙齿患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便捷,解决了医护人员进行口腔护理时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难题,医护人员可以单人操作,同时也避免可能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使口腔护理易于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发光式口腔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可发光式口腔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包括:牙刷头1、照明灯2、牙刷柄3、纽扣电池4、吸引连接管5和压力控制阀6。

其中刷头设置在牙刷柄前端,刷头上设置有注水口7和吸引口8,注水口连接牙刷柄内的注水管9,注水管在牙刷柄后部伸出。吸引口连接牙刷柄内的内腔管10,内腔管在牙刷柄尾部连接吸引连接管,压力控制阀设置在吸引连接管上。

牙刷柄采用塑料制成,塑料内包裹平行于牙刷柄方向的铁丝。牙刷柄的前部靠近刷头部位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通过线路连接设置在牙刷柄内的纽扣电池。牙刷柄后部设置有电源开关11,电源开关通过线路连接纽扣电池。

牙刷头可以更换为海绵头。

在使用时,刷头为牙刷头或者海绵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置换。注水管用以通过注射器注射入口腔护理液,吸引连接管用于连接吸引装置通过吸引口和内腔管吸引口腔内的液体,压力控制阀用于控制吸引的压力。牙刷柄采用包裹铁丝的塑料制成,可以根据需要对牙刷柄进行弯曲,以达到最佳的清理角度。在使用时,选择使用牙刷头时,打开照明灯,将口腔清洗液连接注水管,同时内腔管连接吸引装置,一边抽洗一边刷牙,在照明灯的照明下,医护人员可以一个人操作,观察到口腔内状况,避免盲吸而带来的口腔黏膜破损。海绵头是针对没有牙齿患者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和方法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和方法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