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32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



背景技术:

人工气道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气道建立后由于失去了上呼吸道湿化作用,易发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及继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且还易出现缺氧症状。因此,对人工气道进行雾化或者给患者湿化供氧是非常必要的。

通常来说,医学临床上人工气道采用氧气雾化器进行雾化或者湿化供氧。其中一种方法为:如图1所示,选用吸痰管4作为雾化输送管(或者供氧导管),其一端与雾化器本体1(具体为气体输出管3)连通,另一端与人体气管导管连通,然后将吸痰管4插置于气管导管的内腔中,以进行雾化或者湿化供氧。在此种方法中,雾化输送管(或者供氧导管)在气管导管内腔中,极易对气管导管内腔造成污染,从而使得患者易出现感染等其它并发症状。

在临床上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具体为:如图2所示,雾化器本体1(具体为气体输出管3)直接与雾化罩5相连通,气管导管一端连接到雾化罩5上。在此方法中,虽然有效地减少了气管导管内腔的污染问题,但是在进行雾化或者湿化供氧时,需要安排专人对雾化器本体1进行扶托,额外了消耗大量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其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供氧导管(或者雾化输送管)对人工气道造成污染的问题,而且可以自行固定放置,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包括有雾化器本体、氧气输入导管和气体输出管,所述氧气输入导管、所述气体输出管均和所述雾化器本体连通,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气体输送管、气管导管连接管和勺型保护罩;

所述气体输送管为可伸缩的螺纹管,所述气体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气体输出管连通;

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为三通管;位于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中间段的第一管口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勺型保护罩活性连接,且所述勺型保护罩的罩口朝向位于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一端的第二管口;位于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另一端的第三管口用于连通气管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出管的两侧设有两个环形扣,两个所述环形扣对称设置均可穿悬挂绳通过。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气体输出管连接管,所述气体输出管连接管设置在所述气体输出管和所述气体输送管之间,所述气体输出管、所述气体输出管连接管和所述气体输送管三者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勺型保护罩活性连接的具体结构包括:

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管口的距离为0.5cm,所述勺型保护罩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互匹配的环形柄部;所述环形柄部套合到所述环形凹槽中,以将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勺型保护罩活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输送管的最大拉伸长度为25~35cm。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导管连接管的所述第二管口和所述第三管口之间的距离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其设置有气体输出管和气管导管连接管,二者相互连通。

首先,在本实用新型中,气管导管连接管与气管导管相互连接,气管导管连接管上还连接有用于加强雾化效果的勺型保护罩,气管导管连接管的第二管口作为呼气口,且勺型保护罩的罩口朝向呼气口,从而在实现对患者进行雾化(或湿化供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供氧导管(或者雾化输送管)进入气管导管腔内部而易造成污染的问题,进而避免患者产生感染等其它各种并发症状。

其次,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气体输出管可以自由伸缩,在进行雾化或者供氧时,雾化器可以被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自行固定,无需额外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扶托,从而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再者,对于本实用新型,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更加方便、省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适用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氧气雾化器的一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氧气雾化器的另一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说明:

1、雾化器本体;2、氧气输入导管;3、气体输出管;4、吸痰管;5、雾化罩;6、气体输送管;7、气管导管连接管;71、第一管口;72、第二管口;73、第三管口;74、环形凹槽;8、勺型保护罩;81、勺型保护罩的罩口;82、环形柄部;9、环形扣;10、气体输出管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用的氧气雾化器,如图3、4所示,包括有雾化器本体1、氧气输入导管2和气体输出管3,氧气输入导管2、气体输出管3均和雾化器本体1连通。此外,该氧气雾化器还包括有气体输送管6、气管导管连接管7和勺型保护罩8。

其中,气体输送管6为可伸缩的螺纹管,气体输送管6的一端与气体输出管3连通,基于气体输送管6的自由伸缩特性,在进行雾化或者湿化供氧过程中,雾化器本体1可以被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并且可以自行固定布置好,无需再安排专人对雾化器本体1进行扶托。如图4所示,气管导管连接管7为三通管;位于气管导管连接管7中间段的第一管口71与气体输送管6的另一端连通;气管导管连接管7一端与勺型保护罩8活性连接,且勺型保护罩8的罩口81朝向位于气管导管连接管7一端的第二管口72(第二管口72作为呼气口),有利于提高该氧气雾化器的雾化效果,而且,当需要吸痰时方便将勺型保护罩8卸下;位于气管导管连接管7另一端的第三管口73用于连通气管导管。

其中,气体输出管3的两侧设有两个环形扣9,两个环形扣9对称设置均可穿悬挂绳通过。将悬挂绳穿过两个环形扣9后,便可以通过悬挂绳将该氧气雾化器悬挂于患者颈部,从而有效避免了雾化器本体1的重量对人体气管导管进行牵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医疗安全隐患。

其中,该氧气雾化器还包括有气体输出管连接管10,气体输出管连接管10设置在气体输出管3和气体输送管6之间,气体输出管3、气体输出管连接管10和气体输送管3三者连通。该氧气雾化器设有气体输出管连接管10,是为了方便对产品零部件进行维护更换,同时也便于操作者对该氧气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布置进行调整。

其中,气管导管连接管7一端与勺型保护罩8活性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如图4所示,气管导管连接管7的外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74,环形凹槽74与第二管口72的距离为0.5cm,勺型保护罩8上设有与环形凹槽74相互匹配的环形柄部82;环形柄部82套合到环形凹槽74中,以将气管导管连接管7一端与勺型保护罩8活性连接。该结构极为简单,生产成本低。

其中,气体输送管6的最大拉伸长度为25~35cm。根据发明人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可知,该拉伸长度优选为30cm。

其中,气管导管连接管7的第二管口72和第三管口73之间的距离为3~5cm。发明人经过多次实践研究可知,该距离优选为4cm,其既可以保证气管导管连接管7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又能够避免因该距离过大而使得气管导管连接管7对整个氧气雾化器的布置造成干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