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369阅读:11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许多医院的门诊、病房、过道和走廊里,均能看到身旁挂着输液瓶的患者。输液瓶里的葡萄糖盐水、抗生素或中药注射剂输入到静脉中,被称为“输液”、“打点滴”、“吊水”或“挂水”。

一套典型的输液装置,包括有:输液瓶或输液袋、粗径针头、短橡胶管、莫菲氏滴管(茂菲氏滴管)、长橡胶管、调节器、接管、插入保护针套内的静脉穿刺针头、胶布和输液架。现有挂瓶输液常用的方法是,医护人员挂好瓶打完针之后,由看护人员或者病人自己观察挂瓶的液位,等到快打完时告知医护人员,等待医护人员进行下一步工作。但患者或看护人员容易因疲劳、无聊、睡觉、看书、看报等,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药液已经输完,产生血液倒流、凝血、针孔堵塞等问题,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为了保险,看护人员或者病人提前告知医护人员,有的医护人员为了方便马上换药或者停药,造成实际用药量的减少,则会造成药液的浪费。

这些问题和需求,自动输液监控报警系统可以加以解决。但是,目前国内类似产品尚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国内的产品中,其中一类如中国专利CN101147819A根据液体导电原理,在输液器中安装导电电极,当里面液体用尽时则报警。然而,电极要和药液接触,导致污染,违背了非侵入式要求,引发安全隐患。另一类产品如中国专利CN102019021A,通过测量输液瓶重量的变化,当重量低于一定值的时候,进行报警,但是,输液瓶大小不一样,不同厂家有不同尺寸的玻璃输液瓶、塑料输液瓶、聚氯乙烯(PVC)输液袋,聚烯烃多层共挤膜(非PVC)输液袋,每一个厂家有给成人和儿童的多个型号,所以各类产品无法一一安装适配,适用性差,不具有实际推广意义。最后一类产品如中国专利CN202654481U,利用区分光线在空气中和光线在液体中折射率的差别报警,但是根据这种简单的设计思路设计的产品,准确性差,虚假报警次数过多,医护人员多次以为输液结束过来检查,发现只是虚假警报,所以此类产品也不具有实用意义。

而且,这些产品都只针对一个患者的输液管,无法同时监控一个病房的多个患者,更无法远程监控多个病房的多个患者。这种缺陷,无法满足护士站对多个病房的远程监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适用性强、能够远程监控、可以自动报警并止液、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换药的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其包括自动报警装置和关闭装置,所述的关闭装置设在输液管滴壶下方,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报警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控制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报警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控制器和控制开关设在粘扣带上,通过粘扣带固定在输液管滴壶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分别设在输液管滴壶的两侧;所述的关闭装置包括分别设在输液管两侧的微型电磁铁和衔铁,所述的微型电磁铁和衔铁设在粘扣带上,通过粘扣带固定在输液管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报警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微型电磁铁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其还包括设在护士站的远程终端,所述的远程终端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病床号显示器、蜂鸣器和控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病床号显示器和蜂鸣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能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

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红外线发射端和红外线接收端分别设在输液管滴壶的两侧,红外线接收端用于接收来自红外线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所述的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报警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控制器和控制开关均设在粘扣带上,其通过粘扣带固定在输液管滴壶的外侧壁上部,采用粘扣带进行固定,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输液管的固定,且还能起到防止外部光线对对该报警装置干扰的作用,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报警器、无线信号发射器、控制开关均与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运行。微型电磁铁和衔铁分别设在滴壶下方约10cm处的输液管两侧,其通过粘扣带进行固定,拆卸方便,可反复使用。

输液时,先开启控制开关接通整个装置的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能被红外线接收端感应,当输液即将完成,滴壶中的液面低于红外线的位置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启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接通微型电磁铁开关,电磁铁吸引衔铁,关闭输液管路,停止输液,同时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无线信号给护士站的远程终端,控制器控制远程终端启动,发出蜂鸣报警,并显示病人所在房间及床号,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换接输液瓶进行连续输液,或是拔出针头停止输液,再次输液时,医护人员更换好需继续输液的输液瓶后,需再按一次控制开关,使其恢复为原始状态。

输液停止时,先拔出穿刺针头,然后关闭控制开关,再拆开粘扣带,取下所述的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供下次再此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粘扣带将所述的输液报警关闭装置固定在输液管的外侧壁上,其安装拆卸方便、适用性强,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输液管,还可以反复使用,采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感应输液液面的改变,精确性强,减少了错误报警发生的概率,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自动报警,还能够同时实现截流,防止患者出现回血的现象,同时设在护理站的远程终端发出报警,提醒医护人员有病人输液完成,给医护人员充足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医疗处理,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护理强度,同时减少了患者陪同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用药量的准确性,减少医疗事故,提高了医疗质量。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可远程监控,可反复使用,能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护理强度,提高了医疗质量。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其包括自动报警装置和关闭装置,所述的关闭装置设在输液管1的滴壶2下方,所述的自动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3、报警器4、无线信号发射器5、控制器6和控制开关7,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3、报警器4、无线信号发射器5、控制器6和控制开关7设在粘扣带8上,通过粘扣带8固定在输液管滴壶2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3包括红外线发射端31和红外线接收端32,红外线发射端31和红外线接收端32分别设在输液管滴壶2的两侧;所述的关闭装置包括分别设在输液管两侧的微型电磁铁9和衔铁10,所述的微型电磁铁9和衔铁10设在粘扣带8上,通过粘扣带8固定在输液管1的外侧壁上;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3、报警器4、无线信号发射器5、微型电磁铁9与控制器6通讯连接。

其还包括设在护士站的远程终端11,所述的远程终端11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图中未示出)、病床号显示器12、蜂鸣器13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无线信号接收器、病床号显示器12和蜂鸣器13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的报警器4为声光报警器,能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

本实用新型挂瓶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输液时,先开启控制开关接通整个装置的电路,红外线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能被红外线接收端感应,当输液即将完成,滴壶中的液面低于红外线的位置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启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接通微型电磁铁开关,电磁铁吸引衔铁,关闭输液管路,停止输液,同时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无线信号给护士站的远程终端,控制器控制远程终端启动,发出蜂鸣报警,并显示病人所在房间及床号,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换接输液瓶进行连续输液,或是拔出针头停止输液,再次输液时,医护人员更换好需继续输液的输液瓶后,需再按一次控制开关,使其恢复为原始状态。

输液停止时,先拔出穿刺针头,然后关闭控制开关,再拆开粘扣带,取下所述的输液自动报警关闭装置,供下次再此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