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107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注射器通过固定装置被固定在注射泵上以方便实现注射功能。现有的注射器固定装置一般为手动。手动式注射器固定装置适用于可双手操作的场景,无法用单手操作来完成注射器的固定。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状况均有可能出现,现有的注射器固定装置因操作方式单一,无法适应多种复杂状况,不能供操作者灵活选择固定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注射器固定装置适用场景单一、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固定方式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

一种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用于将注射器固定至注射泵的壳体上,包括:

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钳夹,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能相对所述支架弹性伸缩,所述钳夹提供的弹性伸缩力将注射器夹持在壳体上;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丝杆、压板、离合件、主动件和从动件,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支架上并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压板设置在丝杆上并可由丝杆带着移动,所述离合件与丝杆轴向弹性滑动配合并跟随丝杆转动,当压板抵顶离合件使离合件克服轴向弹性力以与主动件配合时,所述主动件带动所述从动件跟随丝杆转动,所述从动件与钳夹滑动配合并能在转动方向上与钳夹一起转动;

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感应所述钳夹的位置;

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感应所述主动件的转动位置;以及

控制器,根据第一、第二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钳夹包括第一弹性件、夹持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穿设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持在所述支架和所述传动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的弹性伸缩力使夹持部朝向所述壳体位移从而使注射器可被固定在夹持部和壳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的一端设置顶块,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抵顶在所述支架和顶块之间,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顶块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套设在所述传动部上,所述第一弹性件抵顶在所述从动件和所述顶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感应所述注射器的位置,所述控制器还根据第三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对所述驱动源进行控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件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穿设所述支架,所述离合件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离合件相对丝杆的轴向弹性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件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穿设所述支架,所述主动件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提供主动件在丝杆上相对支架运动的盈余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合件、主动件均套设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从动件套设在所述钳夹上,所述离合件、主动件两者相邻的端面上设置互相配合的棘齿,所述主动件、从动件两者的周面上设置互相配合的轮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支架连接的挡块,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支架与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挡块上,所述挡块用于限位所述压板。

上述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通过在驱动组件中设置离合件、主动件和从动件,可使钳夹的自动固定注射器操作过程与手动固定注射器操作过程互不影响,以便操作者灵活选择注射器的固定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将一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的壳体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注射泵的壳体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用于将注射器12固定至注射泵的壳体10上。所述注射器12包括针筒13和活动设置在针筒13内的活塞14。固定注射器12一般是指固定注射器12的针筒13。如图1中所示,注射器12的针筒13被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固定在壳体10上,活塞14可相对针筒13运动以实现注射。

所述的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架20、钳夹30、驱动组件40、第一传感器50、第二传感器60和控制器。

支架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并作为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的钳夹30、驱动组件40、第一传感器50、第二传感器60等元件的载体。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支架20可以是注射泵的壳体10的一部分,或者由注射泵中的其他载体元件实现支架20的功能。

钳夹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并能相对所述支架20弹性伸缩,所述钳夹30提供的弹性伸缩力将注射器12夹持在壳体10上。

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源41、丝杆42、压板43、离合件44、主动件45和从动件46。驱动组件40用于实现钳夹30对注射器12的自动固定。同时驱动组件40通过设置离合件44、主动件45和从动件46与钳夹30配合,还可在自动固定注射器12的过程中,手动介入操作,使驱动组件40与手动操作不相互干涉和影响。

具体地,所述驱动源41设置在支架20上并与丝杆4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源41可为电机。所述驱动源41在接到控制器的指令后,开始运转,从而带动丝杆42转动。所述压板43设置在丝杆42上并可由丝杆42带着移动。驱动源41可根据实际需要带动丝杆42朝不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压板43朝两个不同方向移动。控制器的指令可以由操作者在注射泵的操作显示系统中输入。

以下将以正转表示带动压板43朝向钳夹30的方向运动,正转可使压板43抵压钳夹30使钳夹30远离壳体10,从而在钳夹30与壳体10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以便固定好的注射器12可被取出,或者将待固定的注射器12放置在钳夹30与壳体10之间;以反转表示带动压板43远离钳夹30的方向运动,反转可以使压板43撤消对钳夹30的抵顶,钳夹30借助自身相对所述支架20弹性伸缩设置所产生的弹性伸缩力,朝着靠近壳体1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钳夹30回位至夹紧位置,以将注射器12夹持在壳体10与钳夹30之间。

所述离合件44与丝杆42轴向弹性滑动配合并跟随丝杆42转动。丝杆42在正转时,离合件44跟着转动的同时,压板43会移动逐渐靠近离合件44。当压板43抵顶离合件44后,继续运动则可使离合件44克服轴向弹性力相对丝杆42滑动以与主动件45配合。之后,所述主动件45由离合件44带动跟随丝杆42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从动件46跟随丝杆42转动。所述从动件46与钳夹30滑动配合并能在转动方向上与钳夹30一起转动,因而当丝杆42带动从动件46转动时,也可带动钳夹30一起转动,从而实现钳夹30相对壳体10正转,具体地,可使钳夹30相对壳体10产生90度的旋转,在钳夹30与壳体10之间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避免取出注射器12或者放置注射器12时造成干涉。

丝杆42反转时,钳夹30也相对壳体10反转,使钳夹30回归到与壳体10夹持注射器12的方位,随着丝杆42反转的继续进行,压板43与离合件44脱离,离合件44由于自身的轴向弹性力而与主动件45脱离,因而钳夹30不再转动。在此过程中,由于压板43对钳夹30的抵顶力的消退,钳夹30因自身产生的弹性伸缩力,会朝着靠近壳体10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钳夹30回位至夹持位置,以将注射器12夹持在壳体10与钳夹30之间。

第一传感器50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用于感应所述钳夹30的位置。第一传感器50可以是位置传感器,用于感应钳夹30在特定位置时作出相应的反馈,也可以是位移传感器,用于感应钳夹30在特定位移量后作出相应的反馈。控制器根据第一传感器50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驱动源41。

第二传感器60设置在所述支架上20上用于感应主动件45的转动位置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第二传感器60的反馈控制驱动源41。第二传感器60可以是角度传感器,当主动件45发生特定角度的转动后即作出相应的反馈;第二传感器60也可以是位置传感器,当感应到主动件45上的某参考点转动到特定位置后即作出相应的反馈。

初始状态下,钳夹30处于夹紧位置。以下将以注射器12从夹紧位置取出为例说明该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的自动释放注射器12的操作过程。

首先,控制器接收释放注射器12的指令。在实际应用中,该控制器可与注射泵的操作显示系统连接,操作者可借助操作显示系统输入指令,使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1正转。丝杆42带动压板43朝向钳夹30、离合件44的方向运动,钳夹30逐渐远离壳体10以减小钳夹30与壳体10施加在注射器12上的夹持力度。当离合件44被压板43抵顶与主动件45配合后,钳夹30开始跟随丝杆42正转。当第二传感器60感应主动件45转动特定角度到达特定位置后,说明钳夹30也已相对壳体10转动适当的角度,此时第二传感器60提供反馈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1停止转动,并使钳夹30保持在释放位置,于是可方便地将注射器12从壳体10上取出。

该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将空置的钳夹30从夹紧位置带动至释放位置的操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此不赘述。

如果在自动释放注射器12或者自动释放钳夹30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手动介入,操作者可使用一只手相对壳体10拉出钳夹30,使钳夹30与压板43脱离,到达释放位置,另外一只手取出注射器12或者装入注射器12。钳夹30到达释放位置时,第一传感器50提供反馈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1停止转动并使压板43保持在其停止的位置。该停止的位置位于夹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中间的某一位置,压板43未使得离合件44与主动件45配合。由上可知,手动介入后,驱动组件40暂停,不会造成手动与自动两种操作的冲突。

在手动介入自动释放注射器12或自动释放钳夹30的操作过程中,也有可能操作者在拉出钳夹30的同时对钳夹30进行转动,钳夹30的转动会因为从动件46的转动而带动主动件45的转动。主动件45的转动位置会触发第二传感器将反馈信息提供给控制器,使驱动源41停止运转。在自动释放注射器12或自动释放钳夹30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传感器感应主动件45的转动状态,只要主动件45到达特定转动位置就立即可让驱动组件40暂停,不必使得钳夹30到达释放位置后再停止驱动源41。

当手松开钳夹30时,钳夹30会因自身的弹性伸缩力朝向壳体10运动,直至钳夹30与处在停止位置的压板43抵顶。此后驱动源41可由控制器再一次接收指令而重新正转或反转;或者也可设置为使得驱动源41带动丝杆42正转使钳夹30到达释放位置后停止运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注射器手自一体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70,所述第三传感器70设置在壳体10上用于感应所述注射器12的位置。当钳夹30到达释放位置后,操作者可将注射器12放置在壳体10上而被第三传感器70感应,第三传感器70可将反馈信息提供给所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驱动源41反转,使钳夹30反转的同时,压板43对钳夹30的抵顶力消退,钳夹30因自身产生的弹性伸缩力,会朝着靠近壳体10的方向运动,直至钳夹30到达夹紧位置,使注射器12被固定在钳夹30与壳体10之间。第一传感器50在感应到钳夹30处于夹紧位置时,再次反馈信息给控制器,使驱动源41停止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钳夹30包括第一弹性件31、夹持部32和传动部33,所述传动部32穿设所述支架20,所述第一弹性件31抵持在所述支架20和所述传动部3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31提供的弹性伸缩力使夹持部32朝向所述壳体10位移从而使注射器12可被固定在夹持部32和壳体10之间。第一弹性件31可为柱状弹簧,并套设在传动部33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33的一端设置顶块34,所述传动部33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3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1抵顶在所述支架20和顶块34之间,所述第一传感器50用于感应所述顶块34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件46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并套设在所述传动部33上,所述第一弹性件31抵顶在所述从动件46和所述顶块34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件44为端部带有棘齿的离合棘齿轮,套设在所述丝杆42上。可以理解,丝杆42具有设置螺纹的螺纹段和无螺纹的配合段。离合件44与所述配合段滑动配合,但周向上可跟随丝杆42转动。

所述丝杆42穿设所述支架20,所述离合件44与所述支架20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441,所述第二弹性件441提供离合件44相对丝杆42的轴向弹性力。所述第二弹性件441可为柱状弹簧,并套设在丝杆42上。

所述主动件45为端部设有棘齿的齿轮,并套设在所述丝杆42上。主动件45与离合件44上的棘齿互相配合,因而离合件44可带动主动件45转动。

主动件45的周面上设置轮齿。所述从动件46套设在所述钳夹30上,从动件46的周面上设置与主动件45的轮齿配合的轮齿,因而主动件45可带动从动件46转动。所述从动件46可套设在所述钳夹30的传动部33上。

所述主动件45与所述支架20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451,所述第三弹性件451提供主动件45在丝杆42上相对支架20运动的盈余空间。当钳夹30已经到达释放位置后,钳夹30无法再转动。通过设置第三弹性件451,可使离合件44与主动件45发生空转,即便驱动源41驱动丝杆42使离合件44还在转动,因主动件45具有相对支架30运动的盈余空间而与离合件44脱离,防止离合件44被从动件46(即钳夹30)强制卡死而损伤驱动源41等元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支架20连接的挡块22,所述丝杆42的一端穿设所述支架20与所述驱动源41传动连接,所述丝杆4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挡块22上,所述挡块22用于限位所述压板43。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