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897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脑电图检测是临床上诊断脑部疾病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在对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通常需要病人坐在椅子上,然后将电极放置在病人头部需要检测的位置上进行脑电波检测。然而现有的脑电波检查用的椅子上没有对病人头部进行固定的设施,尤其是小孩或容易躁动的精神病患者在进行脑电波检查时很容易晃动头部,从而导致脑电图图像质量差,检测结果不清晰的情况,给医务人员增加的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通过本装置可在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时对病人头部进行固定,有效避免因病人头部晃动而造成的脑电图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结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包括坐板和支腿,在所述坐板上表面一侧设有套杆,在所述套杆内设有与所述套杆相适配的支杆,在所述套杆一侧设有穿孔,在所述支杆下部一侧设有数个与穿孔相对应的定位螺孔,所述支杆与套杆通过转杆经由穿孔穿至定位螺孔内形成固定,在所述转杆内端设有与定位螺孔内的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在所述转杆外端设有旋拧头,在所述支杆上设有放置板,在所述支杆上端设有支板,在所述支板上表面分别设有两根连接杆,在所述支板上表面一侧设有滑槽,在所述支板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支板上的两根连接杆其中一根与支板固定连接,另一根连接杆底部与支板上的滑槽进行间隙配合,所述的另一根连接杆底部外侧面上设有滑动杆卡槽,在所述支板外侧面上的卡槽内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底部的滑动杆卡槽进行过盈配合,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头,在所述卡接头上设有六角转盘,所述六角转盘通过内表面上套接头与卡接头进行螺纹连接,在所述两根连接杆上部的向对面上分别设有夹持板,在所述两夹持板下部之间设有支撑布,在所述坐板底面设有数个支腿。

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所述的两夹持板与两连接杆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所述的滑动杆卡槽和滑动杆为矩形结构。

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在所述两夹持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海绵垫。

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所述的坐板为圆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通过支撑布和可调节间距的夹持板,病人只需将下颚放置在支撑布上,通过调节夹持板的间距即可对病人头部进行有效固定,有效防止因病人头部晃动而导致的脑电图图像不清晰的情况发生;通过可调节的支杆可根据病人的身高差异调节高度;通过放置板和坐板,使得病人在脑电图检测时,可较为舒适的趴坐在椅子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医务人员的脑电图检测工作提供了便利,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板,2、连接杆,3、支撑布,4、支板,5、滑槽,6、卡槽,7、支杆,8、放置板,9、定位螺孔,10、套杆,11、坐板,12、支腿,13、固定螺丝,14、六角转盘,15、套接头,16、卡接头,17、滑动杆卡槽,18、滑动杆,19、穿孔,20、外螺纹,21、转杆,22、旋拧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结合附图1~3所给出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在所述坐板11上表面一侧设有套杆10,在所述套杆10内设有与所述套杆10相适配的支杆7,在所述套杆10一侧设有穿孔19,在所述支杆7下部一侧设有数个与穿孔19相对应的定位螺孔9,所述支杆7与套杆10通过转杆21经由穿孔19穿至定位螺孔9 内形成固定,在所述转杆21内端设有与定位螺孔9内的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20,在所述转杆21外端设有旋拧头22,通过选择支杆7上不同的定位螺孔9,并将转杆21经由套杆10上的穿孔19旋钮至定位螺孔9内进行支杆7的定位,从而实现调节支杆7的长度,使其根据病人身高的差异调节高度;在所述支杆7上设有放置板8,在所述支杆7上端设有支板4,在所述支板4上表面分别设有两根连接杆2,在所述支板4上表面一侧设有滑槽5,在所述支板4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滑槽5相对应的卡槽6,所述支板4上的两根连接杆2其中一根与支板4 固定连接,另一根连接杆2底部与支板4上的滑槽5进行间隙配合,所述的另一根连接杆2底部外侧面上设有滑动杆卡槽17,在所述支板4外侧面上的卡槽 6内设有滑动杆18,所述的滑动杆卡槽17和滑动杆18为矩形结构,所述滑动杆18的一端与连接杆2底部的滑动杆卡槽17进行过盈配合,所述滑动杆18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头16,在所述卡接头16上设有六角转盘14,所述六角转盘14 通过内表面上套接头15与卡接头16进行螺纹连接,通过扭动六角转盘14,使得六角转盘14内侧的套接头16与支板4侧壁形成一定间距,这是通过推动滑动杆18即可使得连接杆2沿滑槽5进行滑动,从而实现两夹持板1之间的间距调节,在所述两根连接杆2上部的向对面上分别设有夹持板1,所述的两夹持板1与两连接杆2之间通过固定螺丝13进行固定连接,在所述两夹持板1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海绵垫,通过设置海绵垫可使得夹持板1更为舒适的夹持在病人脸部两侧,所述两夹持板1下部之间设有支撑布3,在所述坐板11底面设有数个支腿12。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神经内科用脑电图固定装置,在对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时,病人先坐在坐板11上,面部朝向夹持板1,医务人员根据病人身高条件,先转动旋拧头22将转杆21拔出,通过上下移动支杆7调节高度,使得病人下颚可较为舒适的放置在支撑布3上,调节到适用于病人的高度后,将转杆 21经由套杆10上的穿孔19穿至支杆7上的定位螺孔9内,并通过旋拧头22旋拧固定;当支杆7高度调节完毕后,病人可将下颚放置在两夹持板1之间的支撑布3上,通过旋钮六角转盘14,六角转盘14内表面上的套接头15与支板4 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形成间隙后可推动滑动杆18使得夹持板1下端的连接杆2 沿滑槽5滑动,调节两夹持板1之间的间距,当两夹持板1刚好夹持在病人脸部两侧后,通过旋钮六角转盘14,使得六角转盘14内表面的套接头15与支板 4侧面仅仅贴合,从而避免滑动杆18继续滑动,实现两夹持板1的固定夹持;头部固定后,病人可将手臂放置在支杆7上的放置板8上,通过手臂放置在放置板8上,下颚放置在支撑布3上使得病人可完全放松的坐在坐板11上,医务人员只需将电极固定在病人头部即可进行脑电图检测;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在病人进行脑电图检查时对病人头部进行固定,有效避免因病人头部晃动而造成的脑电图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结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