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阻滞用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187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阻滞用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输注泵。



背景技术:

麻醉是在手术当中利用药物使患者的痛觉或知觉暂时性的消失,让患者在在手术的过程中感觉不到痛楚,方便医生进行手术。目前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由于神经周围常有血管伴生,为避免局部麻醉药物注入血管,需要先回抽注射器,形成一定负压,判断注射器针头是否在血管中,当不在血管中,才能推进注射器,进行输注局部麻醉药物。

随着超声技术的介入,区域神经阻滞在围术期的镇痛、术中减少全身麻醉用药量,及术后快速苏醒、快速康复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在影像手段的指导下更精确的治疗,整个穿刺过程中需要助手通过穿刺针延长管遵操作者医嘱推注局部麻醉药物以达到精确阻滞。

因此现代的医疗工作中经常会用到输注泵。输注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注速度和压力,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同时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注装置。输注泵一般由驱动电机、丝杆、螺母、推进块、夹持件、显示器和控制器构成。螺母和推进块相连,注射器的活塞可以固定在推进块上,夹持件用于固定注射器的针筒部分,控制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用于控制活塞的行进速度和行进压力,最终实现药液的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显示器用于显示给药模式、给药速度、给药量、故障信息等信号。现有结构的输注泵虽然能通过控制器比较精确的控制输注量、输注速度、输注压力,但是其手段均是基于对驱动电机的控制,当其中某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出现理论输入的输注量、输注速度、输注压力等信息,和实际从注射器出来的药液的输注量、输注速度、输注压力等信息存在一定的误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医疗人员在进行局部神经阻滞过程中,需要进行变换输注角度,在变换角度和移动时很可能造成连接注射器的输注管发生弯折、压扁,影响输注质量。还有,医疗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同时使用双手,因此没有空余的手去操作输注泵。

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输注泵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能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变换注射器角度,且具有实时监测功能,方便用脚操控的神经阻滞用输注泵。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阻滞用输注泵,包括泵体和推进部件,所述推进部件用于推动注射器进行输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泵体;

所述输注泵还包括脚踏控制器,所述脚踏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泵体和所述推进部件;

所述输注泵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注射器的出液口,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输注管;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液压测量件和流速测量件,所述液压测量件用于测量流出注射器的药液的压强,所述流速测量件用于测量流出注射器的药液的流速。

作为改进,所述泵体还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推进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推进部件在所述泵体上的转动。

具体的,所述推进部件包括壳体、丝杆、推进件、夹持件和推进电机,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泵体上,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电机上,所述推进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推进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和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夹持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包括进液段、测量段和出液段,所述进液段和注射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段和输注管连通,所述测量段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液压测量件和所述流速测量件的测量孔;进液段内径等于注射器的出液口外径,所述测量段内径等于输注管内径,所述出液段外径等于注射器的出液口外径。

进一步优选,所述脚踏控制器包括前进脚踏、后退脚踏、正转脚踏和反转脚踏,所述前进脚踏控制所述推进电机正转,使所述推进件向前运动,所述后退脚踏控制所述推进电机反转,使所述推进件向后运动,所述正转脚踏控制所述转动电机正转,使所述推进部件正向转动,所述反转脚踏控制所述转动电机反转,使所述推进部件反向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管为一次性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通过推进部件的转动设置,可以实现注射器在水平面任意转动,在不移动输注泵的情况下,满足医疗人员进行不同角度输注的工作需要,避免了输注管发生弯折、压扁,提高了输注质量。2、脚踏控制器的设置,可以方便医疗人员通过脚去操控输注泵,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配置。3、连接管及液压测量件和流速测量件,可以对注射器流出的药液进行直接测量(现有的输注泵仅仅是通过测量推进件的压力、推进的行进速度等参数进行的间接测量),在输注泵发生故障时也能及时、准确的进行测量,是整个输注泵二次保险,进一步避免了输注意外的发生;还有一个作用是通过液压测量件的设置,可以在回抽时测量输注管内的负压,用于判断注射器针头是否在血管中,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测量段和输注管道的内径相同,使测量的数据能更加真实的反应输注管内药液的压强和流速。而且连接管是一次性部件,满足每次输注过程中无菌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状态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状态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推进部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管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泵体1、推进部件2、转动电机3、脚踏控制器4、连接管5、液压测量件6和流速测量件7、具体的:

推进部件2用于推动注射器100进行输注,推进部件2转动连接于泵体1。脚踏控制器4电性连接泵体1和推进部件2;连接管5一端连接注射器100的出液口,连接管5另一端连接输注管200;连接管5上安装有液压测量件6和流速测量件7,液压测量件6用于测量流出注射器100的药液的压强,流速测量件7用于测量流出注射器100的药液的流速。转动电机3固定连接推进部件2,用于控制推进部件2在泵体1上的转动。

进一步具体的,推进部件2包括壳体21、丝杆22、推进件23、夹持件24和推进电机25,壳体21转动连接于泵体1上,且固定连接于转动电机3上,推进电机25带动丝杆22转动,推进件23滑动设置于壳体21上,且和丝杆22螺纹连接,夹持件24固定于壳体21上。连接管5包括进液段51、测量段52和出液段53,进液段51和注射器100的出液口连通,出液段53和输注管200连通,测量段52上开设有连通液压测量件6和流速测量件7的测量孔521;进液段51内径等于注射器100的出液口外径,测量段52内径等于输注管200内径,出液段53外径等于注射器100的出液口外径。脚踏控制器4包括前进脚踏41、后退脚踏42、正转脚踏43和反转脚踏44,前进脚踏41控制推进电机25正转,使推进件23向前运动,后退脚踏42控制推进电机25反转,使推进件23向后运动,正转脚踏43控制转动电机3正转,使推进部件2正向转动,反转脚踏44控制转动电机3反转,使推进部件2反向转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