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50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制黄精25-35份,麦冬10-20份,石斛10-20份,党参10-20份,佛手20-40份,荔枝核10-20份,灵芝孢子粉10-20份,淡竹叶10-20份,泽泻10-20份,三七10-20份,葛根25-35份,灰兜巴25-35份。

2.一种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称量好的荔枝核、石斛、党参、葛根、黄精、灰兜巴、淡竹叶、泽泻、麦冬、佛手和三七除杂,干燥;将所有药材粉碎,过筛,取粗粉;

步骤2、称量:按照质量份称量预处理好的粗粉:制黄精25-35份,麦冬10-20份,石斛10-20份,党参10-20份,佛手20-40份,荔枝核10-20份,灵芝孢子粉10-20份,淡竹叶10-20份,泽泻10-20份,三七10-20份,葛根25-35份,灰兜巴25-35份;

步骤3、制备浓缩液:

步骤4、将称量好的佛手、三七粗粉和灵芝孢子粉与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浓缩液进行混合,不断搅拌,使之均匀;恒温箱中干燥,取出干燥品,粉碎为粗粉,装袋,制备得到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粗粉能全部通过24目筛,通过65目筛的粉末的质量不超过总粗粉质量的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干燥温度为5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制备浓缩液具体为:

步骤3.1、将称量好的荔枝核,石斛,党参,葛根,制黄精,灰兜巴,淡竹叶,泽泻,麦冬粗粉混合,按照重量比1:6-1:8加入60度-65度食用酒精;加热回流0.5h-1.5h,取过滤液,浓缩;冷却后放置4℃冰箱保存,备用;

步骤3.2、将步骤3.1中的药渣,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2次,每次30-60min;然后合并两次水提液,加热浓缩,浓缩后体积与步骤2中的相同;冷却后放置4℃冰箱保存,备用;

步骤3.3、取步骤3.1和步骤3.2中制备得到的浓缩液混合,然后进行浓缩,浓缩后体积是步骤2中的三分之一;制备得到浓缩液,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消渴证的黄精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8h-10h。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