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洗三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729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可冲洗三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的一种引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冲洗三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直肠低位手术后,需在肛门处置入引流肛管,防止排泄物污染创口,利于创口愈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直肠引流肛管多为普通样式,引流效果不好,易阻塞,容易引起吻合口污染,不能有效地防止吻合口泄漏,冲洗创口时需要专门的冲洗器械。此外,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引流肛管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完毕后,不方便从患者体内脱出,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可冲洗三腔引流管,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冲洗三腔引流管,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可冲洗三腔引流管不但可实现冲洗与引流的目的,而且通过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即三腔管套设于分水套,且二者之间通过丝线相连,能够实现拆除引流管时减小患者痛苦的目的。

本发明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包括:

三腔管,其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进水通道、排水通道及排泄物通道,所述三腔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内出水孔及至少一个内回水孔,所述内出水孔与所述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内回水孔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分水套,其能拆卸地套设于所述三腔管的一端,所述分水套与所述三腔管通过丝线连接,所述丝线的两端分别缝合于所述分水套与所述三腔管上;所述分水套上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外出水孔及多个外回水孔,所述外出水孔、所述外回水孔分别与所述内出水孔、所述内回水孔相连通。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分水套的外壁凹设有彼此相互连通的多个分流槽,所述外出水孔、所述外回水孔均与所述分流槽相连通。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多个所述分流槽与所述分水套的轴向方向相平行且沿所述分水套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外出水孔、所述外回水孔均位于两两相邻的所述分流槽之间。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分水套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环形出水槽,在所述三腔管插入所述分水套内的状态下,所述内出水孔及所述外出水孔均与所述环形出水槽相对连通。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分水套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回水槽,在所述三腔管插入所述分水套内的状态下,所述内回水孔及所述外回水孔均与所述环形回水槽相对连通。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分水套的一端形成广口部,所述广口部为自所述三腔管的一端至远离所述三腔管的一端渐扩形成的锥台体,所述锥台体的内腔与所述排泄物通道相连通。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可冲洗三腔引流管还包括水嘴套,所述水嘴套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三腔管的另一端,所述水嘴套的另一端形成进水口、出水口及排泄物出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及所述排泄物出口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及所述排泄物通道相连通。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进水管与排水管能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水嘴套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能固设多条固定带,多条所述固定带上分别贴合有水刺胶布。

如上述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其中,所述水嘴套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多个挂环,穿戴式固定装置能通过所述挂环固定于所述水嘴套上,所述穿戴式固定装置包括:腰带和连接于所述腰带的多条束带,所述束带能连接于所述挂环。

本发明提供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的特点及优点为:

其可实现冲洗与引流结合的目的,使用方便,而且通过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即三腔管套设于分水套,且二者之间通过丝线相连,能够实现拆除引流管时减小患者痛苦的目的,此外还具有佩戴舒适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部分结构仰视图。

图6为穿戴式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三腔管 4 水嘴套

11 进水通道 41 进水口

12 排水通道 42 出水口

13 排泄物通道 43 排泄物出口

14 内出水孔 44 固定槽

15 内回水孔 5 固定带

2 分水套 6 水刺胶布

21 外出水孔 7 挂环

22 外回水孔 8 穿戴式固定装置

23 分流槽 81 腰带

24 环形出水槽 82 束带

25 环形回水槽 83 前束带

26 广口部 84 后束带

3 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包括:三腔管1,其内部形成相互隔离的进水通道11、排水通道12及排泄物通道13,三腔管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内出水孔14及至少一个内回水孔15,内出水孔14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内回水孔15与排水通道12相连通;分水套2,其能拆卸地套设于三腔管1的一端,分水套2与三腔管1通过丝线3连接,丝线3的两端分别缝合于分水套2与三腔管1上;分水套2上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外出水孔21及多个外回水孔22,外出水孔21、外回水孔22分别与内出水孔14、内回水孔15相连通。其中,丝线3的直径仅0.1mm,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三腔管1和分水套2为采用可压缩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硅橡胶,本发明对此也不做限定。在实际应用时,进水管与排水管分别连接于进水通道11及排水通道12。在使用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时,将其由患者的肛门插入至患者的体内且位于患者的创口处,患者产生的排泄物经排泄物通道13排出,实现本发明的排泄功能(如图3所示,排泄物通道13中的箭头表示排泄物排出方向);在需要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冲洗时,由进水管将冲洗液送入三腔管1内部的进水通道11,冲洗液流经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的三腔管1上的内出水孔14,接着,冲洗液由与内出水孔14相连通的分水套2上的外出水孔21流出至患者的创口处,即可对创口的进行冲洗,实现本发明的冲洗功能(如图3所示,进水通道11中的箭头表示冲洗液的流动方向);在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冲洗后,冲洗液流入分水套2上的外回水孔22,再由三腔管1上的内回水孔15流回三腔管1内的排水通道12,最终流入排水管,即可排出冲洗液(如图3所示,排水通道12中的箭头表示冲洗液的流动方向)。完成引流与冲洗之后,需要将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由患者体内拆除,此时,先沿三腔管1的轴线将其抽出,当三腔管1完全脱出分水套2后,再由连接二者的丝线3将分水套2带出患者肛门,即完成了可冲洗三腔引流管的拆除,由于先抽出了三腔管1,分水套2内部便形成空腔,采用可压缩柔性材料制成的分水套2即变得柔软,分水套2被压缩后易于从患者的肛门脱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一体式引流管的取出,本发明可拆卸的三腔管1和分水套2的结构,使患者承受的痛苦有所减轻。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进水通道与排水通道位于三腔管的外部,因此其截面形状为橄榄球形,而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将进水通道11、排水通道12设置于三腔管1的内部,三腔管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圆形截面的三腔管1使患者括约肌受力均匀,使患者佩戴更加舒适。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可实现冲洗与引流结合的目的,使用方便,而且通过采用可拆卸式的结构,能够实现拆除引流管时减小患者痛苦的目的,此外还具有佩戴舒适的优点。

如图3、图4所示,多个外出水孔21沿分水套2的圆周方向形成一个环形出水部,多个外回水孔22沿分水套2的圆周方向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回水部,环形出水部位于多个环形回水部的上方,且与多个环形回水部相互平行。在使用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引流时,由环形出水部流出的冲洗液对创口进行冲洗之后,冲洗液流入位于环形出水部下方的多个环形回水部,接着经由三腔管1上的内回水孔15流回三腔管1内的排水通道12,最终流入排水管,即可排出冲洗液。多个外出水孔21形成的环形出水部,使冲洗液能够均匀地冲洗肠道的内表面,而位于环形出水部下方的多个环形回水部,在冲洗液完成冲洗后,使冲洗液能够更有效地流回排水通道12中。

如图2所示,分水套2的外壁凹设有彼此相互连通的多个分流槽23,外出水孔21、外回水孔22均与分流槽23相连通。分水套2的外壁凹设的多个分流槽23,能够防止患者肠壁紧贴外出水孔21和外回水孔22,以便冲洗液均匀地冲洗肠道内表面;而且这种分流式结构能使冲洗液与直肠内壁接触充分,可有效冲洗直肠吻合部位,防止吻合口污染和渗漏,使二次手术的概率降低,减轻患者痛苦。

较佳地,多个分流槽23与分水套2的轴向方向相平行且沿分水套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外出水孔21、外回水孔22均位于两两相邻的分流槽23之间,以使冲洗液能均匀地冲洗肠道内表面。

如图3、图4所示,分水套2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环形出水槽24,在三腔管1插入分水套2内的状态下,内出水孔14及外出水孔21均与环形出水槽24相对连通。在需要使用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冲洗时,由进水管将冲洗液送入三腔管1内部的进水通道11,冲洗液流经与进水通道11相连通的三腔管1上的内出水孔14,流至分水套2内壁上的环形出水槽24并形成环状水流,接着,再由分水套2上的外出水孔21均匀分散并流至患者的创口处,以使冲洗液能均匀地冲洗肠道内表面。

其中,分水套2的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回水槽25,在三腔管1插入分水套2内的状态下,内回水孔15及外回水孔22均与环形回水槽25相对连通。在使用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冲洗后,冲洗液流入分水套2上的外回水孔22,随即在分水套2内壁的环形回水槽25中形成环状水流,然后,冲洗液分别流至与各个环形回水槽25相对应的三腔管1上的内回水孔15中,接着流回三腔管1内的排水通道12,最终,冲洗液流入排水管,即可排出冲洗液。由于内回水孔15及外回水孔22均与各个环形回水槽25相对连通,因此,在冲洗液由肠道内流回三腔管1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冲洗液流回的更完全,减少冲洗液在患者体内的存留。

较佳地,分水套2的一端形成广口部26,广口部26为自三腔管1的一端至远离三腔管1的一端渐扩形成的锥台体,锥台体的内腔与排泄物通道13相连通。广口部26使患者的排泄物能够更完全地流入排泄物通道13内。

如图5所示,可冲洗三腔引流管还包括水嘴套4,水嘴套4的一端密封连接于三腔管1的另一端,水嘴套4的另一端形成进水口41、出水口42及排泄物出口43,进水口41、出水口42及排泄物出口43分别与进水通道11、排水通道12及排泄物通道13相连通。水嘴套4与三腔管1可为密封粘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在使用本发明的可冲洗三腔引流管时,将其由患者的肛门插入至患者的体内且位于患者的创口处,患者产生的排泄物经排泄物通道13,最终由排泄物出口43排出,实现本发明的排泄功能。

其中,进水管与排水管能分别连接于进水口41及出水口42。

进一步地,水嘴套4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固定槽44,固定槽44内能固设多条固定带5,多条固定带5上分别贴合有水刺胶布6。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固定带5可为三条,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两条,可提高本发明可冲洗三腔引流管固定至患者身体时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水嘴套4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凹设有固定槽44,固定槽44内设有多个挂环7,穿戴式固定装置8能通过挂环7固定于水嘴套4上,穿戴式固定装置8包括:腰带81和连接于腰带81的多条束带82,束带82能连接于挂环7。其中,束带82可具体又包括前束带83和后束带84。束带82的长度可按照患者体型调节,使患者佩戴更舒适;而且,腰带81和多条束带82的结构可以类似内裤的方式穿戴在患者身上,这种固定方式能避免长时间粘贴胶布对患者皮肤造成的刺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发明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