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206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一、普通感冒。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三、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四、急性咽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五、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 以上。查体可发现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领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而肺部查体无异常体征。六、并发症。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警惕。部分年轻人由于发生了病毒性心肌炎,造成猝死,值得重视。上感病人若出现胸口发闷都应该密切关注,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针对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不但价格昂贵,疗效一般,而且存在较大的副作用,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引起细菌耐药性。虽然也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但种类繁多,鱼龙混杂,且普遍存在药效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2-5份、连翘8-12份、金银花8-12份、板蓝根6-10份、积雪草5-8份、蓝叶棵7-11份、赛金刚4-7份、胖血藤5-9份、甘草3-6份、椒蒿11-14份、土荆皮7-10份、儿茶2-5份、酸枣仁3-6份、佩兰2-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3-4份、连翘9-11份、金银花9-11份、板蓝根7-9份、积雪草6-7份、蓝叶棵8-10份、赛金刚5-6份、胖血藤6-8份、甘草4-5份、椒蒿12-13份、土荆皮8-9份、儿茶3-4份、酸枣仁4-5份、佩兰3-4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3份、连翘10份、金银花9份、板蓝根8份、积雪草7份、蓝叶棵9份、赛金刚5份、胖血藤7份、甘草4份、椒蒿12份、土荆皮9份、儿茶3份、酸枣仁5份、佩兰4份。

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胖血藤、土荆皮,清洗,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2-3倍重量的醋,浸泡5-7天取出,烘焙30-40min,获得第一粉末;

2)称取板蓝根、赛金刚、儿茶和酸枣仁,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第一粉末,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粉末;

3)向第二粉末内加入8-10倍重量的食用酒精,加热回流提取50-60min,过滤,获得回流提取液和回流滤渣,将回流提取滤渣再次加入3-4倍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40-50min,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和超声滤渣;

4)称取薄荷、连翘、金银花、积雪草、蓝叶棵、甘草、椒蒿和佩兰,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超声滤渣,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加入10-15倍重量的水,浸泡1-2h,煎煮1-2h,获得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药渣再次加入6-8倍重量的水,浸泡1-2h,煎煮1-2h,获得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获得煎煮总液;

6)将煎煮总液、回流提取液和超声波提取液合并,过滤,然后蒸发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药液;

7)将药液辐照灭菌后,分装,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的滴剂为外用药物,通过患处给药,用药方便,且药效持久,对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滴剂为纯中药成分,不含抗生素,不会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且毒副作用小,更易被广大患者的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2份、连翘8份、金银花8份、板蓝根6份、积雪草5份、蓝叶棵7份、赛金刚4份、胖血藤5份、甘草3份、椒蒿11份、土荆皮7份、儿茶2份、酸枣仁3份、佩兰2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胖血藤、土荆皮,清洗,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2倍重量的醋,浸泡5天取出,烘焙30min,获得第一粉末;

2)称取板蓝根、赛金刚、儿茶和酸枣仁,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第一粉末,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粉末;

3)向第二粉末内加入8倍重量的食用酒精,加热回流提取50min,过滤,获得回流提取液和回流滤渣,将回流提取滤渣再次加入3倍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40min,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和超声滤渣;

4)称取薄荷、连翘、金银花、积雪草、蓝叶棵、甘草、椒蒿和佩兰,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超声滤渣,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加入10倍重量的水,浸泡1h,煎煮1h,获得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药渣再次加入6倍重量的水,浸泡1h,煎煮1h,获得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获得煎煮总液;

6)将煎煮总液、回流提取液和超声波提取液合并,过滤,然后蒸发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0的药液;

7)将药液辐照灭菌后,分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3份、连翘9份、金银花11份、板蓝根9份、积雪草6份、蓝叶棵8份、赛金刚5份、胖血藤8份、甘草5份、椒蒿13份、土荆皮8份、儿茶3份、酸枣仁5份、佩兰4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胖血藤、土荆皮,清洗,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2倍重量的醋,浸泡6天取出,烘焙32min,获得第一粉末;

2)称取板蓝根、赛金刚、儿茶和酸枣仁,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第一粉末,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粉末;

3)向第二粉末内加入8倍重量的食用酒精,加热回流提取53min,过滤,获得回流提取液和回流滤渣,将回流提取滤渣再次加入3倍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45min,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和超声滤渣;

4)称取薄荷、连翘、金银花、积雪草、蓝叶棵、甘草、椒蒿和佩兰,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超声滤渣,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加入12倍重量的水,浸泡1.5h,煎煮2h,获得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药渣再次加入6倍重量的水,浸泡2h,煎煮1.5h,获得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获得煎煮总液;

6)将煎煮总液、回流提取液和超声波提取液合并,过滤,然后蒸发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1的药液;

7)将药液辐照灭菌后,分装,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3份、连翘10份、金银花9份、板蓝根8份、积雪草7份、蓝叶棵9份、赛金刚5份、胖血藤7份、甘草4份、椒蒿12份、土荆皮9份、儿茶3份、酸枣仁5份、佩兰4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胖血藤、土荆皮,清洗,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3倍重量的醋,浸泡7天取出,烘焙35min,获得第一粉末;

2)称取板蓝根、赛金刚、儿茶和酸枣仁,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第一粉末,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粉末;

3)向第二粉末内加入9倍重量的食用酒精,加热回流提取55min,过滤,获得回流提取液和回流滤渣,将回流提取滤渣再次加入4倍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45min,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和超声滤渣;

4)称取薄荷、连翘、金银花、积雪草、蓝叶棵、甘草、椒蒿和佩兰,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超声滤渣,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加入13倍重量的水,浸泡1.5h,煎煮1.5h,获得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药渣再次加入7倍重量的水,浸泡1.5h,煎煮1.5h,获得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获得煎煮总液;

6)将煎煮总液、回流提取液和超声波提取液合并,过滤,然后蒸发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1的药液;

7)将药液辐照灭菌后,分装,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4份、连翘11份、金银花9份、板蓝根7份、积雪草7份、蓝叶棵10份、赛金刚6份、胖血藤6份、甘草4份、椒蒿12份、土荆皮9份、儿茶4份、酸枣仁4份、佩兰3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胖血藤、土荆皮,清洗,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3倍重量的醋,浸泡6天取出,烘焙38min,获得第一粉末;

2)称取板蓝根、赛金刚、儿茶和酸枣仁,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第一粉末,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粉末;

3)向第二粉末内加入9倍重量的食用酒精,加热回流提取57min,过滤,获得回流提取液和回流滤渣,将回流提取滤渣再次加入4倍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45min,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和超声滤渣;

4)称取薄荷、连翘、金银花、积雪草、蓝叶棵、甘草、椒蒿和佩兰,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超声滤渣,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加入14倍重量的水,浸泡2h,煎煮1.5h,获得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药渣再次加入7倍重量的水,浸泡2h,煎煮1.5h,获得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获得煎煮总液;

6)将煎煮总液、回流提取液和超声波提取液合并,过滤,然后蒸发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2的药液;

7)将药液辐照灭菌后,分装,即可。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由以下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薄荷5份、连翘12份、金银花12份、板蓝根10份、积雪草8份、蓝叶棵11份、赛金刚7份、胖血藤9份、甘草6份、椒蒿14份、土荆皮10份、儿茶5份、酸枣仁6份、佩兰5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称取胖血藤、土荆皮,清洗,烘干,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3倍重量的醋,浸泡7天取出,烘焙40min,获得第一粉末;

2)称取板蓝根、赛金刚、儿茶和酸枣仁,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第一粉末,混合均匀后,获得第二粉末;

3)向第二粉末内加入10倍重量的食用酒精,加热回流提取60min,过滤,获得回流提取液和回流滤渣,将回流提取滤渣再次加入4倍重量的食用酒精,超声波提取50min,过滤,获得超声波提取液和超声滤渣;

4)称取薄荷、连翘、金银花、积雪草、蓝叶棵、甘草、椒蒿和佩兰,分别清洗、烘干、粉碎,合并后加入超声滤渣,混合均匀后,获得混合物;

5)将混合物放入容器内,加入15倍重量的水,浸泡2h,煎煮2h,获得第一煎煮液和第一药渣,将第一药渣再次加入8倍重量的水,浸泡2h,煎煮2h,获得第二煎煮液和第二药渣,将第一煎煮液和第二煎煮液合并,过滤,获得煎煮总液;

6)将煎煮总液、回流提取液和超声波提取液合并,过滤,然后蒸发浓缩为60℃下相对密度为1.12的药液;

7)将药液辐照灭菌后,分装,即可。

本发明制备的滴剂的使用方法为:一日两次,使用前,患者先喝适量的温开水,然后将滴剂滴入口中。

经过临床试验,本发明制备的滴液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达到了96%,且见效快,用药后一到两天即可见效。

本发明制备的滴剂为外用药物,通过患处给药,用药方便,且药效持久,对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制备的滴剂为纯中药成分,不含抗生素,不会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且毒副作用小,更易被广大患者的接受。

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