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17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积液体外引流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引流方法,其将连接引流袋的一或多根多孔导管置入创腔或体腔,腔内的积液自动引出至引流袋内,能够防止感染,解除毗邻器官和组织的压迫,改善症状,并可促进创口愈合。根据临床经验和检索的大量文献共同表明:积液体外引流的过程中间断、定量引流非常重要。例如胸腔积液大量过快排液可导致复张性肺水肿和纵膈摆动,腹腔积液过度引流则可导致腹压骤降,诱发肝性脑病。此外,在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10%左右。其发生原因较多,主要与医源性操作、硬脊膜潜在病理因素、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术后引流量异常增多,呈淡红色血性液或清亮液体。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低颅压症状。临床上,针对术后脑脊液漏多进行非手术治疗为主,通常采取头低脚高位卧床休息,加强补液,同时每天要控制引流量,达到一定引流量后,应予以夹闭。避免因引流量过多,脑脊液丢失过多,进一步加重低颅压症状。此外,引流量过大甚至会导致硬膜外出血、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控制引流量,间断地夹闭引流管,夹闭时脑脊液会外流到周围组织,而组织压力升高达到椎管内压力后,硬膜口可以闭合,有助于促进硬脊膜愈合。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负压引流球作为伤口或者体腔积液的引流装置,同时可在负压引流球的末端,连接带刻度的集液袋,用以计数每天的引流量。或者采用sb排液包,作为伤口引流装置,但是这些引流装置在设计和应用上仅为了引流渗血渗液,并未考虑到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的问题。故此,存在以下缺陷:

1.无法自动控制每天的引流量,同时由于引流袋必须悬垂于低处,不易观察。造成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过度紧张,医务人员需要不定期、反复查看引流量,达到一定量后再手动予以夹闭,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2.若术后伤口或者腔内积液发生感染,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单管冲洗和引流,一旦无法控制伤口的局部感染,感染则会蔓延和扩散至临近的组织和器官。例如,脊柱术后伤口存在有脑脊液漏的情况下,若伤口感染,细菌和病毒可能会逆行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中枢感染。

3.无法检测引流装置的负压大小,容易导致引流速度过大或者不足,引发相应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装置,适用于各种伤口或者体腔积液(如尿管、腹水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心包引流管、脑室引流管、t管引流管、各类造瘘管引流管等)的引流和冲洗。利用自动控制引流量装置,能够在达到每天预设的引流量后,自动夹闭,同时还可调节和监测引流装置内的负压大小,实现较为精确的引流,避免引流量过多或者不足所造成的并发症,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装置,包括引流箱,设置于引流箱上用于调节引流箱内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监测装置,引流管,能够夹紧和松开引流管的夹闭器,引流量控制器和浮球;

所述引流管连通至引流箱内,所述夹闭器包括固定设置于引流管一侧的固定夹闭器和可移动式设置于引流管另一侧的移动夹闭器;通过移动夹闭器接近和远离固定夹闭器,实现对引流管的夹紧和松开。

所述引流量控制器包括串联的电池,液压电动推杆,启动开关和调节闸刀;所述液压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推出方向背对移动夹闭器,且伸缩杆前端通过硬杆连接移动夹闭器;电路通电,伸缩杆推出,带动移动夹闭器和固定夹闭器分离松开引流管;电路断电,伸缩杆回缩,带动移动夹闭器和固定夹闭器闭合夹紧引流管;所述调节闸刀的瓷手柄与瓷底座之间设置有使得瓷手柄与瓷底座常态下处于分离状态的第二回位弹簧,所述调节闸刀的瓷手柄下方通过悬索连接浮球,所述浮球的重力能够克服第二回位弹簧的阻力使得瓷手柄与瓷底座接触从而闭合调节闸刀;

所述引流箱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监测装置包括橡胶球和设置于引流箱内的负压指示计;所述橡胶球上设置有一个连接至外部大气的第一通气管和一个连接至引流箱内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连接第一单向气体阀门的进气口,所述第二通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面向引流箱出气口面向橡胶球的第二单向气体阀门。按压橡胶球,引流箱内气体自第二单向气体阀门和第一单向气体阀门流通至外部,从而排出引流箱内空气,形成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指示计为u形管状结构,一端穿过引流箱与外部大气通过第一阀门隔离,另一端设置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箱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与外部大气通过导气孔阀门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量控制器外壳上设置有显示和调节引流量大小的刻度盘。

进一步的,所述悬索上设置有可收放悬索的转轮。因为当引流箱内的引流液给浮球浮力后,调节闸刀失去浮球的重力作用后,会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断开,因此浮球位置的高低决定了引流量的大小,旋转转轮,调节浮球的高度,则能够改变所需要控制的引流量,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三通阀。通过闭合通向引流箱的阀口,连通面向伤口的阀口和第三个阀口。则第三个阀口连接冲洗管时,可实现冲洗功能。第三个阀口连接外部测压装置时,可测量伤口压力。第三个阀口连接外管道时,可取引流液送去培养等。方便快捷,大大的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节约劳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前端通过硬杆连接移动夹闭器以及连接第一回位弹簧一端,第一回位弹簧另一端连接固定挡板。这样当电路断电后,在第一回位弹簧的回收力作用下,伸缩杆能够顺利回缩,移动夹闭器和固定夹闭器也能够快速闭合夹紧引流管,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箱包括设置有压力调节监测装置的左箱体、设置有引流管的中箱体和设置有浮球的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和中箱体通过第一挡板隔离,所述第一挡板顶端与引流箱顶部距离不接触形成通气孔;所述中箱体和右箱体通过第二挡板隔离,所述第二挡板底端与引流箱底部距离不接触形成通液孔。保证了引流箱内气体和液体流动通畅的同时,又不影响各部件的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调节闸刀在浮球的重力下闭合,电路通电,伸缩杆推出,带动移动夹闭器和固定夹闭器分离松开引流管。引流液流入引流箱内,当引流箱内的引流液给浮球浮力后,调节闸刀失去浮球的重力作用后,会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断开,电路断电,伸缩杆回缩,带动移动夹闭器和固定夹闭器闭合夹紧引流管。因此能够通过控制浮球位置的高低预设每天需要控制的最大引流量,当每天的引流量达到预设量后,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夹闭。医务人员无需时刻关注患者的引流情况,减轻工作人员的精神和工作压力。

2、引流箱内能够同时具有常压和负压引流两种功能,根据临床需求分别予以选用。在负压引流时,能够通过压力调节监测装置调整和监测引流装置内的负压大小,保持相对恒定的负压,避免引流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在存在脑脊液漏的情况中可避免加重低颅压症状,防止出现硬膜外出血、脑疝等严重并发症。同时,每天控制引流量,间断地夹闭引流管,有助于促进硬脊膜愈合。

3、在引流管上设置有三通阀。通过闭合通向引流箱的阀口,连通面向伤口的阀口和第三个阀口。则第三个阀口连接冲洗管时,可实现冲洗功能。第三个阀口连接外部测压装置时,可测量伤口压力。第三个阀口连接外管道时,可取引流液送去培养等。不需要额外的装置,方便快捷,大大的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节约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力调节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引流量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引流管,2为三通阀,3为橡胶球,4为第一单向气体阀门,5为第二单向气体阀门,6为导气孔,7为引流箱,8为固定夹闭器,9为移动夹闭器,10为引流量控制器,11为刻度盘,12为浮球,13为出液口,14为悬索,15为转轮,16为第二阀门,17为导气孔阀门,18为第一阀门,19为负压指示计,20为固定挡板,21为电池,22为第一回位弹簧,23为液压电动推杆,24为启动开关,25为调节闸刀,26为压力调节监测装置,27为第二回位弹簧,28为第一挡板,29为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自动控制引流量的装置,包括引流箱7,设置于引流箱上用于调节引流箱内压力大小的压力调节监测装置26,引流管1,能够夹紧和松开引流管的夹闭器,引流量控制器10和浮球12。所述引流管1连通至引流箱7内,所述夹闭器包括固定设置于引流管1一侧的固定夹闭器8和可移动式设置于引流管1另一侧的移动夹闭器9;通过移动夹闭器9接近和远离固定夹闭器8,实现对引流管1的夹紧和松开。所述引流量控制器10包括串联的电池21,液压电动推杆23,启动开关24和调节闸刀25;所述液压电动推杆23的伸缩杆推出方向背对移动夹闭器9,且伸缩杆前端通过硬杆连接移动夹闭器9;电路通电,伸缩杆推出,带动移动夹闭器9和固定夹闭器8分离松开引流管1;电路断电,伸缩杆回缩,带动移动夹闭器9和固定夹闭器8闭合夹紧引流管1;所述调节闸刀25的瓷手柄与瓷底座之间设置有使得瓷手柄与瓷底座常态下处于分离状态的第二回位弹簧27,所述调节闸刀25的瓷手柄下方通过悬索14连接浮球12,所述浮球12的重力能够克服第二回位弹簧27的阻力使得瓷手柄与瓷底座接触从而闭合调节闸刀25;所述引流箱7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3。

如图2所示,所述压力调节监测装置26包括橡胶球3和设置于引流箱7内的负压指示计19;所述橡胶球3上设置有一个连接至外部大气的第一通气管和一个连接至引流箱内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连接第一单向气体阀门4的进气口,所述第二通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面向引流箱出气口面向橡胶球的第二单向气体阀门5。按压橡胶球,引流箱内气体自第二单向气体阀门和第一单向气体阀门流通至外部,从而排出引流箱内空气,形成负压。所述负压指示计19为u形管状结构,一端穿过引流箱与外部大气通过第一阀门18隔离,另一端设置第二阀门16。所述引流箱7上设置有导气孔6,所述导气孔6与外部大气通过导气孔阀门17隔离。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量控制器10外壳上设置有显示和调节引流量大小的刻度盘11。所述悬索14上设置有可收放悬索的转轮15。因为当引流箱内的引流液给浮球浮力后,调节闸刀失去浮球的重力作用后,会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断开,因此浮球位置的高低决定了引流量的大小,旋转转轮,调节浮球的高度,则能够改变所需要控制的引流量,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管1上设置有三通阀2。通过闭合通向引流箱的阀口,连通面向伤口的阀口和第三个阀口。则第三个阀口连接冲洗管时,可实现冲洗功能。第三个阀口连接外部测压装置时,可测量伤口压力。第三个阀口连接外管道时,可取引流液送去培养等。方便快捷,大大的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节约劳动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液压电动推杆23的伸缩杆前端通过硬杆连接移动夹闭器9以及连接第一回位弹簧22一端,第一回位弹簧22另一端连接固定挡板20。这样当电路断电后,在第一回位弹簧的回收力作用下,伸缩杆能够顺利回缩,移动夹闭器9和固定夹闭器8也能够快速闭合夹紧引流管1,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流箱7包括设置有压力调节监测装置26的左箱体、设置有引流管1的中箱体和设置有浮球12的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和中箱体通过第一挡板28隔离,所述第一挡板28顶端与引流箱顶部距离不接触形成通气孔;所述中箱体和右箱体通过第二挡板29隔离,所述第二挡板29底端与引流箱底部距离不接触形成通液孔。保证了引流箱内气体和液体流动通畅的同时,又不影响各部件的工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闭合启动开关24,通过转动转轮15,来设置每天需要控制的引流量,以300ml为例。当一开始引流时,浮球12只受到自身重力下沉,使得调节闸刀25合上,电路启动,液压电动推杆23推动移动夹闭器9向右运动,压缩第一回位弹簧22,打开被夹闭的引流管1。

步骤2:打开三通阀2,打开第二阀门16和第一阀门18,启动负压指示计,按压橡胶球3,根据负压指示计的检测情况,调整引流箱内负压至合适大小,伤口引流液在持续恒定的负压的吸引下,逐渐流入引流箱内。

步骤3:当引流液达到300ml时,浮球12受到浮力上升,调节闸刀失去浮球的重力作用后,会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断开,电路断电,伸缩杆回缩,带动移动夹闭器和固定夹闭器闭合夹紧引流管。

步骤4:第二天早上,将引流液从出液口13排放,排放完后,浮球12再次只受到自身重力下沉,使得调节闸刀25闭合,电路启动,液压电动推杆23推动移动夹闭器9向右运动,压缩第一回位弹簧22,打开被夹闭的引流管1,开始第二天的引流。

注释:当若干天以后,引流量减少,不再需要控制过多的引流量时,可以关闭启动开关24,仅通过负压,持续引流即可;若暂时不需要引流,则在关闭启动开关24的同时,关上三通阀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