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症。痘痘产生内在原因主要有:(1)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活跃;(2)消化功能的紊乱:如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等;(3)微量元素不足: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摄入不足。痘痘产生的外在原因主要有:(1)皮肤水油不平衡,明显出油,未及时清理的游离脂肪酸等油脂成分易引发皮肤炎症;(2)毛囊孔角质化亢进,堵塞毛孔;(3)细菌因素等。
祛痘产品包括药品和化妆品。祛痘药品可采用“内服外用”的治疗方式,临床上治疗痤疮的药物主要是化学药物如维A酸及其衍生物类、过氧化苯甲酰、硫磺和外用抗生素等,虽然效果比较好,但是使用过多往往会出现过敏、红斑、脱屑等刺激性反应,给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但是祛痘化妆品只能采用“外用”的改善方式,即用一种或多种活性物作用于皮肤表层,通过清洁、杀菌、美化和舒缓等达到祛痘效果。祛痘化妆品中的活性物主要有:(1)抑制皮脂分泌剂:如氧化锌、葡糖酸锌、PCA锌等;(2)杀菌剂:如纳米银、硫磺等;(3)角质剥落剂:如果酸、水杨酸等;(4)消炎舒缓剂:如甘草酸二钾、尿囊素等;(5)天然提取物:如丹参、苦参、甘草、金银花和黄檗树皮等提取物。
现在含有水杨酸和上述某些活性物的祛痘化妆品虽然有一定的祛痘功效,但是其体系pH一般低于5.5,往往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具有良好祛痘功效,且具有良好温和性的祛痘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祛痘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水杨酸 1-2份;
精氨酸 1.2-2.8份;
波尔多树叶提取物 0.1-2份;
银杀菌剂 0.2-0.5份;
其他祛痘功效成份 1.2-10份;
其他基料 0-90份。
其中,所述其他祛痘功效成份,包括如下组分:
黄檗树皮提取物 0.1-2份;
欧蓍草提取物 0.1-2份;
烟酰胺 1-5份;
茶树精油 0.0001-0.05份;
其中,所述银杀菌剂选自胶态银或银的离子溶液,优选为3000ppm浓度的胶态银水溶液、550ppm浓度的氧化银水溶液、1000ppm浓度的氧化银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其他基料包括水75-85重量份、卡波姆0.4-1重量份、丁二醇3-7重量份、黄原胶0.05-0.3重量份、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0-0.8重量份、PPG-26-丁醇聚醚/PEG-40氢化蓖麻油0-0.3重量份。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杨酸、精氨酸、波尔多树叶提取物、银杀菌剂、其他祛痘功效成份中的烟酰胺按照配比用水预溶解完全后加入搅匀即可;
2)其他祛痘功效成份中的茶树精油用醇或增溶剂预溶解完全后加入搅匀即可;
3)然后加入其他基料以及其他祛痘功效成份的黄檗树皮提取物、欧蓍草提取物搅匀,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特定含量的水杨酸用特定含量的精氨酸中和,复配特定含量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并辅以银杀菌剂作为温和有效的防腐杀菌剂,再添加其他祛痘成分到祛痘基料中,制备得到的祛痘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祛痘功效,且体系pH为5.5-7,接近人体皮肤的pH范围,另外,精氨酸本身为一种温和的保湿剂,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刺激性小,具有良好的温和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各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
祛痘功效的测试方法或评价方法:
受试人群:面部明显有痘痘
受试人数:20-30人
试用部位:面部,特别是长痘的部位
使用方法:早晚洁面后,取适量受试样品涂抹于面部,特别是长痘部位,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使用时间:0-4W
评价方法:通过皮肤面部分析仪VISIA CR(Canfield,美国)和面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Media Cybernetics, Inc.)对受试者试用前和使用后进行拍照分析,计算人均炎症性丘疹数或人均脓疱数的减少量;若减少80%或以上,则为优良;若减少50%-80%,则为良好;若减少50%以下,则为较差。
体系的pH值的测试方法: GB/T 13531.1
温和性的测试方法或评价方法:
受试人群:面部明显有痘痘
受试人数:20-30人
试用部位:面部,特别是长痘的部位
使用方法:早晚洁面后,取适量受试样品涂抹于面部,特别是长痘部位,轻轻按摩至吸收即可
评价方法:
1、使用样品过程中或使用样品0-15分钟后,若有明显刺、热、痒或痛等刺激反应,则评为明显刺激;若有轻微刺、热、痒或痛等轻微反应,则评为轻微刺激;若完全无刺、热、痒或痛等刺激反应,则评为无刺激。(所有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采用此方法评价刺激性)
2、斑贴测试法:选用合适的斑贴试器,以封闭式斑贴实验方法,将受试物约0.03ml涂于斑试器内,外用专用胶带贴敷于受试者背部,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分别于斑贴实验后0.5、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结果。(实施例1和实施例6除了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法评价刺激性外,还通过斑贴测试法验证,结果为无任何不良反应。)
实施例1-6及对比例1-5:祛痘组合物的制备
将水杨酸、精氨酸、波尔多树叶提取物、银杀菌剂、其他祛痘功效成份中的烟酰胺按照配比用水预溶解完全后加入搅匀即可;其他祛痘功效成份中的茶树精油用醇或增溶剂预溶解完全后加入搅匀即可;然后加入其他基料以及其他祛痘功效成份的黄檗树皮提取物、欧蓍草提取物搅匀,即得祛痘组合物;所得祛痘组合物的祛痘功效、温和性等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及对比例1-5的各组分配比及各性能指标测试结果
续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