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5771发布日期:2018-11-14 02:2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顽固性疾病,属中医“痹症”范畴。痹症临床分型多以风、寒、湿、热四型为主,其中风气胜善游走者为行痹,寒气胜疼痛者为痛痹,湿气胜肿胀者为着痹,热气胜局部或全身发热者为热痹。现代医学认为,风湿和类风湿的发病因素除风、寒、湿外,还包括感染、免疫、代谢、内分泌、退行性变、遗传、肿瘤等。由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僵,严重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目前治疗风湿、类风湿主要采用膏药和抗炎症类的西药,但只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并且西药具有副作用,长期用药会带来身体机能的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对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20-30份、夜交藤15-20份、桑寄生10-15份、元胡8-14份、秦艽15-25份、续断8-12份、甘草10-16份、海桐皮5-10份、蛇床子8-12份、五加皮4-8份、三七12-18份、透骨草10-16份、稀莶草8-15份、苍术10-16份、桑枝4-8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25份、夜交藤18份、桑寄生12份、元胡10份、秦艽20份、续断10份、甘草14份、海桐皮8份、蛇床子10份、五加皮6份、三七15份、透骨草14份、稀莶草12份、苍术12份、桑枝6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0-70℃下干燥2-4h,之后粉碎,过30-5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混合: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药粉;

(3)提取:向混合药粉中加入药粉总量3-4倍量的白酒,搅匀,放置2-4h后,继续加入药粉总量5-6倍量的白酒,密闭浸泡,过滤得滤液,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过筛目数为4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白酒的度数为55-60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密闭浸泡时间为60-70天。

本发明中,各中药原料药材的功效如下: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等症。

夜交藤:甘、微苦、平,养心,归心、脾、肾、肝经,安神,通络,祛风。

桑寄生:苦、甘、平,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等症。

元胡:温,辛,苦,归心、脾、肝、肺,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跌打损伤等。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等症。

续断:微温、苦、辛,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等功效,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筋伤骨折等症。

甘草:甘、平,归脾、胃、肺经。具有养胃、补血、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

海桐皮:辛、苦、平,归肝、胃、肾经。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腿酸痛、肾虚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蛇床子:温、苦。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等症。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等症。

三七:温、甘、微苦,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滋补强壮、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透骨草:甘、辛,温,入肺、肝二经。本品辛温以祛风胜湿,归肝经行血脉而活血,风湿祛,血脉通则疼痛止,故又有活血止痛之效。

稀莶草:辛、苦、微寒,入肝、心经。祛风湿,通经络,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痈疮肿毒、风疹湿疹、高血压。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症。

桑枝:微苦、平,入肝经。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等症,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络等功效,对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膝酸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本发明的中药协同作用强,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服药量少,不易复发。

2.本发明选用酒剂作为药物剂型,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独特的优势,酒本身既是食品也是一味中药,酒甘辛大热,能通血脉,行药势散寒,药科借助酒的辛热之功可加快吸收速度,进一步加强药物疗效。

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25份、夜交藤18份、桑寄生12份、元胡10份、秦艽20份、续断10份、甘草14份、海桐皮8份、蛇床子10份、五加皮6份、三七15份、透骨草14份、稀莶草12份、苍术12份、桑枝6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70℃下干燥2h,之后粉碎,过4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混合: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药粉;

(3)提取:向混合药粉中加入药粉总量4倍量的读数为55度的白酒,搅匀,放置4h后,继续加入药粉总量5倍量的读数为55度的白酒,密闭浸泡70天后,过滤得滤液,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30份、夜交藤15份、桑寄生15份、元胡8份、秦艽25份、续断8份、甘草16份、海桐皮5份、蛇床子12份、五加皮4份、三七18份、透骨草10份、稀莶草15份、苍术10份、桑枝8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0℃下干燥4h,之后粉碎,过5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混合: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药粉;

(3)提取:向混合药粉中加入药粉总量3倍量的读数为60度的白酒,搅匀,放置2h后,继续加入药粉总量6倍量的读数为60度的白酒,密闭浸泡60天后,过滤得滤液,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20份、夜交藤20份、桑寄生10份、元胡14份、秦艽15份、续断12份、甘草10份、海桐皮10份、蛇床子8份、五加皮8份、三七12份、透骨草16份、稀莶草8份、苍术16份、桑枝4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5℃下干燥3h,之后粉碎,过3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混合: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药粉;

(3)提取:向混合药粉中加入药粉总量4倍量的读数为60度的白酒,搅匀,放置4h后,继续加入药粉总量6倍量的读数为60度的白酒,密闭浸泡70天后,过滤得滤液,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30份、夜交藤20份、桑寄生10份、元胡8份、秦艽25份、续断12份、甘草16份、海桐皮5份、蛇床子8份、五加皮8份、三七12份、透骨草10份、稀莶草8份、苍术16份、桑枝8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干燥及粉碎:分别将各原料药在60℃下干燥4h,之后粉碎,过40目筛,得各原料药粗粉;

(2)混合: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粗粉,将各原料药粗粉充分混合,得混合药粉;

(3)提取:向混合药粉中加入药粉总量3倍量的读数为55度的白酒,搅匀,放置3h后,继续加入药粉总量5倍量的读数为55度的白酒,密闭浸泡65天后,过滤得滤液,即得所述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20份、夜交藤15份、桑寄生10份、元胡14份、秦艽20份、续断11份、甘草16份、海桐皮5份、蛇床子8份、五加皮6份、三七18份、透骨草12份、稀莶草15份、苍术16份、桑枝4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防风25份、夜交藤16份、桑寄生15份、元胡14份、秦艽15份、续断12份、甘草10份、海桐皮5份、蛇床子8份、五加皮8份、三七16份、透骨草10份、稀莶草8份、苍术16份、桑枝6份。

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临床疗效总结:

1.一般性资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30-70岁,病程1年至12年不等。

2.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用本发明制得的中药组合物7-8ml,两周为一疗程,孕妇、年老体弱者及十二岁以下儿童禁用,酒精过敏者慎用。

3.诊断依据: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

(5)有皮下类风湿结节;

(6)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

(7)经x线检测证实手指关节发生变化;

符合上述4项或4项以上者可确诊。

4.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结合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如下:

(1)痊愈:晨僵消失,疼痛肿胀现象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无任何后遗症。

(2)显效:晨僵消失,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可参加劳动。

(3)好转:晨僵缓解,疼痛好转,关节肿胀减轻,可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

(4)无效:关节炎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5.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3个疗程,痊愈18例,显效5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治疗期间无毒副作用。

6.典型病例:

病例1:任某,男,48岁,晨起后双手关节发紧,僵硬,活动后缓解,双手多个指关节红肿疼痛,气候恶劣时病情加重,经多年治疗无效。在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后,症状缓解,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无疼痛,至今未复发。

病例2:赵某,女,55岁,症状表现为全身多关节痛,疼痛难忍,走路困难,阴雨天疼痛加重。被确诊为风湿性关节炎后一直进行治疗,但是病症一直没有完全消失。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后,疼痛减轻,行动自如,继续服用1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