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褥疮,中医称之为席疮,属于疮疡的一种,多好发于长期卧床、脊髓损伤、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各种消耗性疾病及老年病人,若有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骨折、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更易发生。由于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畅,溃疡形成,褥疮是一种十分难治的疾病,目前医院发病率为3%-14%。现代医学在这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治愈疮疡及褥疮仍是棘手的事情,特别是褥疮这种类型的疮疡,更是缠绵难愈,如果护理不当,不能勤于给患者翻身,创面的消毒等,都可能引起病情的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全身感染,危及生命。我国国内褥疮的分期为: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表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ⅰ期的特征:即使解除压迫状态,局部组织仍持续性地发红或发展为红斑;ⅱ期的特征:真皮组织受损,出现水疤、组织糜烂及浅表性溃疡;ⅲ期的特征:受损组织深达真皮层以下,累及皮下脂肪层;ⅳ期的特征:全层皮肤缺失,广泛性损伤,伴有组织坏死或肌肉、肌键、关节囊及骨的损伤。
目前对于褥疮的治疗,方法很多,药物繁杂,西医已从分子水平采用纳米技术治疗,中医亦在分子水平进行促进褥疮愈合药物的研究,另外对于褥疮护理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褥疮的西医治疗:褥疮创面的治疗是临床研究的关键,外用药物的选择影响愈合期的长短,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切入点,氟哌酸粉剂与庆大霉素是比较常用的抗生素,磺胺嘧啶银乳剂主要成分有磺胺嘧啶、银盐、十六醇、凡士林等,具有抑菌及收敛的双重作用。创面补锌可增加羟脯氨酸含量,令成纤维细胞增多,同时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和创面愈合。生物流体敷料是天然海洋生物材料,对皮肤创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创面形成透明薄膜,具有抗感染及促进组织生长及疮面愈合,同时还具有控制和吸收渗出物的独特功效。但生物流体敷料不适用于严重性疾患引起的皮肤溃疡。另外,密闭性敷料的研究已处于临床实验阶段,开创了湿性伤口护理新理念,由于湿润创面的自溶作用,可简化清创术,伤口渗出少,而且湿润创面可保护肉芽组织颗粒,有助于创面的上皮化,且敷料与创面不粘连,对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无损伤,分泌物减少,疼痛减轻,愈后无明显疤痕形成。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得此透气性隔离网膜中含有高度均匀分布的广谱抗生素,在防止再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能促进肉芽生长并促进细胞活化而大量产生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可迅速形成皮肤组织,因此能够更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创面的中医治疗:目前中医治疗疮疡主要是内治和外治结合,尤其是严重者如走黄,内陷等,同时还要给与支持治疗。中医内治法治疗疮疡的总则是消、托、补,即初期尚未成脓时,用消法使之消散,并针对病因病情运用清热解毒、合营行淤、行气、解表、温通、通里理湿等治则,其中清热解毒为最常用的治则;中期脓成不溃或脓出不畅,用托法以托毒外出,又分透托法和补托法;后期体制虚弱,用补法以恢复正气,使疮疡早日愈合。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等,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膏、回阳玉龙散、阳和解凝膏,半阴半阳证可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目前临床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疮疡的药物,其治疗效率依然很低,有效率只能达到10%。
褥疮的预防与辅助治疗:褥疮的发病机理比较单一清晰,主要是因为有外力长期压迫引起机体机能改变而造成皮肤破溃。故如果能够很好的预防,就能避免长期卧床和行动不便的患者罹患褥疮的痛苦。所以对于久卧于床的患者预防褥疮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根据褥疮发生的机理,对褥疮高危病人作出评估。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评估方法常用braden评分法进行评分。评分总分范围6-23分,分值越少,病人器官功能越差,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中药组合物治疗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麝香2-6份,马齿苋10-50份,大黄20-60份,黄柏10-50份,珍珠5-10份,葛根5-15份,白芷20-60份,冰片3-10份。
优选地,麝香3~5份,马齿苋30~50份,大黄30~50份,黄柏30~50份,珍珠5~10份,葛根10~15份,白芷30~50份,冰片5~7份。
优选地,麝香3份,马齿苋30份,大黄30份,黄柏30份,珍珠5份,葛根10份,白芷30份,冰片5份。
优选地,麝香5份,马齿苋50份,大黄50份,黄柏50份,珍珠10份,葛根15份,白芷50份,冰片10份。
所述麝香是指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马麝moschus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moschiferus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所述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l.,以全草入药。
所述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所述黄柏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的干燥树皮。
所述珍珠是指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所述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
所述白芷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yuan的干燥根。
所述冰片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balsamiferadc.)的鲜叶经蒸气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又称“艾粉”或“结片”。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粉末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中药提取物,所述中药提取物包含上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中药提取物及一种或者多种常规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中药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褥疮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具有消炎、祛肿、拔脓、去腐生肌之功效,可促进局部上皮组织愈合、减少瘢痕形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其治疗有效率可达到100%。本发明的组合物组方简单,易于取材,造价低,治疗褥疮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的配伍符合中药的“君臣佐使”原则,本发明采用的下述各中药互作配伍,能发挥其协同治病作用,所用中药原料各成分之间具有药效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和协调效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或药材)均可从普通医药商店或中药材销售公司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或符合中国药典等有关规定。所采用的药材除另有说明,均为中药材饮片,该中药材饮片也可以是获得后经加工而成。
本发明所称的“患者”指患有疾病的人、野生动物和家畜。野生动物为自然状态下未经人工驯化的动物。家畜是为了提供食物来源而人工饲养的动物,如猴、猿、狗、鼠、仓鼠、猪、兔、马、奶牛、水牛、公牛、绵羊和山羊等。给予诊断的“患者”优选选择哺乳动物,尤其是人。
本发明的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或者经提取该组合物所得的最终提取液可经常规工艺进一步制备成的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软胶囊、丸剂、合剂、糖浆剂、凝胶剂及缓控释制剂等。为使上述剂型能够实现,需在制备这些剂型时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等。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原则上运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运用现代制剂新技术提取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入药,添加一些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载体。
实施例1:
将麝香3千克,马齿苋30千克,大黄30千克,黄柏30千克,珍珠5千克,葛根10千克,白芷30千克,冰片5千克,粉碎,过筛均匀混合,密闭保存备用,麻油调敷或麻油纸包裹。
使用方式:对i型褥疮患者采用常规消毒褥疮周围皮肤、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将本品用麻油调匀后均匀敷于创面,厚度约0.1-0.2cm左右,外以无菌油纱布和无菌干敷料覆盖,每日换药1次;对ⅱ、ⅲ型褥疮患者则先彻底清创、分次剪除坏死组织,继以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待创面吹干,取药粉均匀敷于创面,其厚度约0.1-0.2cm左右,以麻油纸和无菌干敷料覆盖、固定,每日视创面分泌物多少换药1-2次;对洞穴状伤口,以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将无菌油纱条沾上药粉,填塞于伤口内,尽量使创面完全接触药粉,以无菌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l-2次。
临床病例
实验对象:患者50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3.5岁,男33例,女17例,淤血红润期24例,炎性浸润期15例,浅度溃疡期9例,坏死溃疡期2例。
诊断标准:患者均按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好发于骶尾、背脊、肘踝等骨突易受压迫及摩擦部位;②初起皮肤上出现褐色红斑,微肿,继而紫暗水肿,坏死溃烂;③继发染毒时组织坏死迅速,脓水淋漓,相应部位并发臖核疼痛;④多见于昏迷、瘫痪、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久病卧床的患者。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创面完全愈合,i型褥疮红肿淤血完全消退。
显效:创面或红肿淤血比治疗前缩小80%以上,,无渗出物。
有效:创面或红肿淤血缩小30%以上,渗出物少许。
无效:面积缩小小于30%或创面色泽灰暗,周围无肉芽组织生长,或红肿淤血未消退。
药品制备及给药方式参照实施例1。每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3-5疗程。
临床试验结果:
50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21例,显效17例,好转12例。
实施例2:
将麝香5千克,马齿苋50千克,大黄50千克,黄柏50千克,珍珠10千克,葛根15千克,白芷50千克,冰片10千克,粉碎,过筛均匀混合,密闭保存备用,麻油调敷或麻油纸包裹。
使用方法如实施例1中所述。
患者1:李某某,男1956年2月18日生,浦东新区芦潮港镇人,2014年3月就诊。该患者2年前中风后卧床,之后尾骶部出现直径6厘米左右溃烂。创面灰白,四周皮肤漫肿,腐肉已脱,形成溃疡,无明显疼痛。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外用。后经过3个月治疗痊愈。至今三年未复发。
实施例3:
将麝香2千克,马齿苋50千克,大黄20千克,黄柏50千克,珍珠10千克,葛根5千克,白芷20千克,冰片7千克。粉碎,过筛均匀混合,密闭保存备用,麻油调敷或麻油纸包裹。
使用方法如实施例1中所述。
患者2:朱某某,男,1943年5月12日生,浦东新区芦潮港镇人,2016年11月就诊。该患者因股骨头骨折长期卧床,半年前背部生褥疮,直径5厘米左右,日久不愈,皮肤逐渐变黑、坏死、溃烂。采用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经过2个多月治疗痊愈。
实施例4:
将麝香6千克,马齿苋10千克,大黄60千克,黄柏10千克,珍珠5千克,葛根15千克,白芷60千克,冰片3千克。粉碎,过筛均匀混合,密闭保存备用,麻油调敷或麻油纸包裹。
使用方法如实施例1中所述。
患者3:刘某某,男,73岁,浦东新区书院镇人,诊为中风后遗症。查体:右髋部红斑直径约6cm左右,背部多处红斑,略高于皮肤,触痛明显,属ⅰ期褥疮;左髋部有直径8cm左右紫红色瘀斑,表面形成水疱,属ⅱ期褥疮。采用本实施例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右髋部ⅰ期褥疮经过10天治疗痊愈,左髋部ⅱ期褥疮1个多月治疗痊愈。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