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940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可用于缺损组织的修复,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牙周疾病是人类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牙周炎,牙周疾病显著的病理变化是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牙槽骨吸收、附着在骨质上的结缔组织破坏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骨质吸收,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通常来说,临床上获得牙周组织再生的关键在于屏蔽膜的使用,这种屏蔽膜的作用是组织牙龈和上皮细胞咋根面的定值,并且给牙周膜组织的再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这种引导性组织再生的理论有利于组织结合上皮的重建;

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已广泛用于牙周手术中,被认为是引起牙周组织生理性再生的有效手段;目前,用于引导组织再生术的膜材料分为可降解膜材料和不可降解膜材料两类,不可降解膜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不能被组织吸收,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不被患者接受,生物可降解膜材料由于其具有可选择性地引导缺损组织再生,并且完全可降解,不需要二次手术,手术方便等优点,被受瞩目;但现有技术的生物可降解膜材料在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生物活性等问题,均无法满足骨组织和牙周组织缺损修复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该再生膜模拟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结构,为细胞提供生长空间;在不附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条件下诱导干细胞矿化分化,从而规避了常规组织工程技术必须附加诱导因子导致的免疫原性及缓释困难的问题,氟磷灰石缓释释放氟离子,可以抗菌。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5-0.7m的hedta、0.3-0.5m的ca(no3)2及0.65-0.7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3-0.5m的kh2po4及0.1-0.3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37-40℃,每3-5小时振荡10-20分钟,20-24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1-3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中,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5m的hedta、0.5m的ca(no3)2及0.65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3m的kh2po4及0.1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37℃,每3小时振荡10分钟,24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3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

前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中,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7m的hedta、0.3m的ca(no3)2及0.7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5m的kh2po4及0.1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40℃,每5小时振荡20分钟,20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1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

前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中,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6m的hedta、0.4m的ca(no3)2及0.68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4m的kh2po4及0.2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39℃,每4小时振荡15分钟,22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2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应用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是该反应中的成核剂,并且应用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是现有技术,按现有技术操作制得,因为纤维表面势能最低,故氟磷灰石结晶ca5f(po4)3依附纤维成核,hedta是钙离子螯合剂,控制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稳定,间断振荡,使晶体成核生长更均匀,控制结晶的尺寸。

本发明的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可以模拟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结构,为细胞提供生长空间;可以在不附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条件下诱导干细胞矿化分化,从而规避了常规组织工程技术必须附加诱导因子导致的免疫原性及缓释困难的问题,氟磷灰石缓释释放氟离子,可以抗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最终产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hedta指n-β-羟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pbs冲洗是指磷酸盐缓冲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5m的hedta、0.5m的ca(no3)2及0.65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3m的kh2po4及0.1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37℃,每3小时振荡10分钟,24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3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7m的hedta、0.3m的ca(no3)2及0.7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5m的kh2po4及0.1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40℃,每5小时振荡20分钟,20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1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

实施例3

前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中,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利用hedta、ca(no3)2、kf、koh及kh2po4化学反应,使氟磷灰石结晶于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具体操作为:

1)配制a液:选用0.6m的hedta、0.4m的ca(no3)2及0.68m的koh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

(2)配制b液:选用0.4m的kh2po4及0.2m的kf进行搅拌充分混合备用,然后将步骤(1)中的a液与b液进行混合充分反应,备用;

(3)将应用电纺丝方法制备得到的pcl纳米纤维支架浸入步骤(2)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并进行水浴,水浴温度为39℃,每4小时振荡15分钟,22小时后收获支架,然后将支架用pbs冲洗2次,最近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抗菌牙周组织再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