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586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人们由于受到饮食不规律、环境污染、加班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湿气重,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者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等。一大直接体现为造成了皮肤粗糙干裂及油脂分泌过多,很多人甚至患有雀斑、青春痘等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过其合理配伍可以具有嫩滑肌肤的作用,结合中国传统养生的宝贵经验和中医药在祛湿祛斑美白方面的良好积累,用现代科学的技术和方法,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发一款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美容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15份的丁香、5~15份的炒僵蚕、5~15份的炒白蒺藜、5~15份的白及、5~15份的白芷、3~7份的制白附子、3~8份的茯苓、3~8份的皂角、2~8份的升麻、2~8份的白蔹、2~6份的无患子、20~60份的绿豆。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的干燥根。性状: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厘米,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产于河北、安徽。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用于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

炒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本品略呈圆柱形,多弯曲皱缩。长2~5cm,直径0.5~0.7cm。表面灰黄色,被有白色粉霜状的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头部较圆,足8对,体节明显,尾部略呈二分歧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丝腺环4个。气微腥。味微咸。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用于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红棕色至暗棕色。分花萼与花冠两部分。花萼萼管圆柱状略扁,长0.7-1.4cm,直径0.3-0.6cm,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富油性,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片。花冠近圆球形,直径3-6mm,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将花蕾剖开后,可见多数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芳香气强烈,味辛,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原产印尼的摩鹿加岛及坦桑尼亚的桑哈巴尔岛。现在印尼的槟榔屿、苏门塔腊、爪哇以及马来半岛、越南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均产。我国海南省及雷州半岛、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味辛性温。归肺、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暖肾、降逆的功效。

蒺藜: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果实。果有分果瓣5,硬,长4-6毫米,无毛或被毛,中部边缘有锐刺2枚,下部常有小锐刺2枚,其余部位常有小瘤体。花期5-8月,果期6-9月。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用于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白及: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分布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性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制白附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或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产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东北各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有栽培。味辛性温。归胃、肝经。用于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菌核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缢缩纹,有时部分剥落。内部白色略带粉红,由无数菌丝构成。子实体呈伞形,直径0.5~2毫米,口缘略有齿。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产于安徽、云南、湖北。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用于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皂角:豆科植物皂荚的成熟果实。呈剑鞘状,略弯曲,长100~400mm,宽约40mm,厚10~15mm。表面红褐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两端略尖,基部渐窄而弯曲,有短果梗或果梗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种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光滑。质硬。气微,有刺激性,味辛辣。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时再分小枝,刺端锐尖,基部扁圆柱状,全长约10cm或更长,基部直径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红棕色。体轻,质坚硬,切断面木部黄白色,髓疏松,棕色,无臭,味淡。产于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广西、安徽。性味温、辛、咸。归肺、大肠经。用于开窍祛痰、消肿散结、润燥通便。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本品为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或淡黄白色。气微,味微苦而涩。产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西部、山西、蒙古。性味辛、甘,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用于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白蔹: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纵瓣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厘米,直径1~2厘米。切而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一突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卵圆形,长2.5~5厘米,宽2~3厘米。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甘。产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性味微寒,味苦。归心、胃经。用于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无患子: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蔃)、韧皮(无患树皮)、嫩枝叶(无患子叶)、果肉(无患子皮)、种仁(无患子中仁)亦供药用。种子球形,直径约14mm。外表黑色,光滑。种脐线性,周围附有白色绒毛。种皮骨质,坚硬。无胚乳,子叶2,叠生,黄色,肥厚;胚粗短,稍弯曲。气微,味苦。产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味苦性平。归心经、肺经。用于清热,祛痰,消积,杀虫。

绿豆: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的种子入药。荚果线状圆柱形,平展,长4-9厘米,宽5-6毫米,被淡褐色、散生的长硬毛,种子间多少收缩;种子8-14颗,淡绿色或黄褐色,短圆柱形,长2.5-4毫米,宽2.5-3毫米,种脐白色而不凹陷。产于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味甘性寒。归心,胃经。用于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

进一步地,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9~13份的丁香、8~12份的炒僵蚕、7~11份的炒白蒺藜、7~12份的白及、9~13份的白芷、5~7份的制白附子、4~6份的茯苓、5~7份的皂角、4~7份的升麻、5~7份的白蔹、3~5份的无患子、33~50份的绿豆。

进一步地,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9份的丁香、9份的炒僵蚕、9份的炒白蒺藜、9份的白及、9份的白芷、6份的制白附子、6份的茯苓、6份的皂角、6份的升麻、6份的白蔹、5份的无患子、40份的绿豆。

进一步地,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10~20份的蜂蜜,3~10份的珍珠粉。

进一步地,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20~80份的辅料,该辅料包括去离子水、丙三醇、硬脂酸、二甲基硅油、生育酚乙酸脂、鲸蜡醇、三异丙醇胺、失水山梨醇油酸脂、香精、尿囊素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其中,丙三醇俗称甘油,有良好的吸水性;硬脂酸作为化妆品中的添加剂,可以形成稳定洁白的膏体;二甲基硅油用于防止水分丢失;生育酚乙酸酯可以保护肌肤,消除印痕,令肌肤有弹性;鲸蜡醇用于增强肌肤吸水,起稳定、增稠作用;三异丙醇胺和失水山梨醇油酸脂作为乳化剂,用于各种油性和水性的成分均匀混合;尿囊素可以使皮肤保持水份,滋润和柔软角质的作用,对于皲裂、痤疮和冻疮具有显著的效果;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防腐剂,可以防止产品变质。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丁香、炒僵蚕、炒白蒺藜、白及、白芷、制白附子、茯苓、皂角、升麻、白蔹、无患子和绿豆进行选材,混合后打粉并用120目药筛过筛,得第一混合物;

(2)将离子水、丙三醇、硬脂酸、二甲基硅油、生育酚乙酸脂、鲸蜡醇、三异丙醇胺、失水山梨醇油酸脂、香精、尿囊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蜂蜜和珍珠粉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二混合物;以及

(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均匀,调为糊状产品,即得。

本发明采用了中医配药(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药之谓君,使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元代李杲在《脾胃论》中再次申明:“君臣有序,相与宜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在该发明中,丁香、炒僵蚕、炒白蒺藜、白及、和白芷是君药,具有祛湿、补血,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消除水肿作用,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并可以散结止痛,生肌敛疮,美白肌肤,除痘祛斑;制白附子、茯苓、升麻和白蔹是臣药,既生津益肺、补气养血、清热、祛痰、消积,又能助君药补气润脾,美容祛斑;绿豆、皂角和无患子为使药,不仅可改善色斑、雀斑,痘痘,清洁肌肤,维持皮肤弹力,且绿豆营养丰富,具有解毒功效,可以行温补调和、化瘀通络之力。

本发明可以解决脸部斑痕、皮肤干燥、出油、暗哑无光、皮肤松弛、青春痘、内分泌失调等问题。具有美白、保湿、祛斑、紧肤一体化和纯天然无刺激的优点。其配方新颖科学,成分配比合理,无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方法成熟,适应人群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5份的丁香、5份的炒僵蚕、5份的炒白蒺藜、5份的白及、5份的白芷、3份的制白附子、3份的茯苓、3份的皂角、2份的升麻、2份的白蔹、2份的无患子、20份的绿豆。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5份的丁香、15份的炒僵蚕、15份的炒白蒺藜、15份的白及、15份的白芷、7份的制白附子、8份的茯苓、8份的皂角、8份的升麻、8份的白蔹、6份的无患子、60份的绿豆。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9份的丁香、8份的炒僵蚕、7份的炒白蒺藜、7份的白及、9份的白芷、5份的制白附子、4份的茯苓、5份的皂角、4份的升麻、5份的白蔹、3份的无患子和33份的绿豆。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3份的丁香、12份的炒僵蚕、11份的炒白蒺藜、12份的白及、13份的白芷、7份的制白附子、6份的茯苓、7份的皂角、7份的升麻、7份的白蔹、5份的无患子和50份的绿豆。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9份的丁香、9份的炒僵蚕、9份的炒白蒺藜、9份的白及、9份的白芷、6份的制白附子、6份的茯苓、6份的皂角、6份的升麻、6份的白蔹、5份的无患子和40份的绿豆。

实施例1至5的使用方法为将各原料组分经选材、打粉、过筛后混合,加入适量纯净开水浸泡20-60分钟,然后加入乳剂、蜂蜜或蛋液调和后涂敷于清洁擦干后的脸上,涂好后等待四十至五十分钟后,将涂在面部的面膜轻微搓下一部分,剩余一部分用温水清洗效果更佳。

实施例6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6份的丁香、8份的炒僵蚕、13份的炒白蒺藜、12份的白及、5份的白芷、7份的制白附子、4份的茯苓、7份的皂角、5份的升麻、6份的白蔹、5份的无患子、39份的绿豆、10份的蜂蜜、3份的珍珠粉和20份的辅料,其中辅料包括去离子水、丙三醇、硬脂酸、二甲基硅油、生育酚乙酸脂、鲸蜡醇、三异丙醇胺、失水山梨醇油酸脂、香精、尿囊素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制备方法为:

(1)对丁香、炒僵蚕、炒白蒺藜、白及、白芷、制白附子、茯苓、皂角、升麻、白蔹、无患子和绿豆进行选材,混合后打粉并用120目药筛过筛,得第一混合物;

(2)将离子水、丙三醇、硬脂酸、二甲基硅油、生育酚乙酸脂、鲸蜡醇、三异丙醇胺、失水山梨醇油酸脂、香精、尿囊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蜂蜜和珍珠粉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二混合物;以及

(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均匀,调为糊状产品,即得。

实施例7

一种用于美容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3份的丁香、10份的炒僵蚕、8份的炒白蒺藜、9份的白及、9份的白芷、6份的制白附子、4份的茯苓、6份的皂角、5份的升麻、5份的白蔹、5份的无患子、40份的绿豆、20份的蜂蜜、10份的珍珠粉和80份的辅料,其中辅料包括去离子水、丙三醇、硬脂酸、二甲基硅油、生育酚乙酸脂、鲸蜡醇、三异丙醇胺、失水山梨醇油酸脂、香精、尿囊素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制备方法为:

(1)对丁香、炒僵蚕、炒白蒺藜、白及、白芷、制白附子、茯苓、皂角、升麻、白蔹、无患子和绿豆进行选材,混合后打粉并用120目药筛过筛,得第一混合物;

(2)将离子水、丙三醇、硬脂酸、二甲基硅油、生育酚乙酸脂、鲸蜡醇、三异丙醇胺、失水山梨醇油酸脂、香精、尿囊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蜂蜜和珍珠粉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二混合物;以及

(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与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均匀,调为糊状产品,即得。

实施例6或7的使用方法为:

(1)用香皂或洗面奶清洗面部,清洗后擦干面部。

(2)将调和好的糊状成品,均匀涂于面部(不需要涂很厚)。

(3)涂好后等待四十至五十分钟后,将涂在面部的面膜轻微搓下一部分,剩余一部分用温水清洗效果更佳。

上述各实施例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通过科学配比而得,在充分发挥各个原料成分的自身药用价值的基础上,具有显著的祛湿美容养颜等功效,适合痰湿、湿热体质等内分泌失调的亚健康人群长期使用。

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美白效果实验

为了直观的反应本发明的美容养颜效果,本发明征集了120名24-50岁的家庭妇女进行祛斑美白实验,试验时间为100天。

试验方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的中药组合物前每人拍素颜照备案,然后每人每日睡前使用本发明产品一次。

100天后在同样的的灯光照明亮度的条件下重新拍素颜照,将前后照片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经过使用中药组合物100天,120名受试者中有96位受试者色斑明显淡化,16名年轻的受试者色斑明显改善,皮肤暗黄、干燥、黄褐斑、毛孔大等问题均得以改善,有8位受试者效果不明显。所有受试者皮肤均细腻,有光泽。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明显的美容养颜的作用。

以下为列举的几例典型案例:

案例一:侯某,女,39岁,颧骨至鼻梁处有黄褐斑、面部整体暗黄无光已有十余年。

自2016年7月至今使用本发明,每次使用40-60dim,使用本发明15日后,面部整体有30%的增白改变;使用本发明40日后,颧骨至鼻梁处黄褐斑有50%的淡斑改变;使用120日后,面部整体增白80%,黄褐斑淡化90%;使用150日后,目前面部问题全无。

案例二:张某,女,28岁,面部无光出油,毛孔松弛已有八年之久。

自2017年9月使用本发明15日后,面部有光泽,出油减少75.3%,毛孔全部紧致。

案例三:田某,女,60岁,过敏体质,面部发红,出油,无光数十年。

自2017年8月使用本发明十余日后,面部发红变淡,出油减少,略有光泽;使用二十日后,上述问题基本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