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拉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963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拉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助残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拉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老年人辅助产品的研究与设计将成为老龄化社会的热点与难点,尤其对迅猛增长的“空巢”、患病以及高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更是如此。起身作为老人日常活动的重要步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下肢肌力减弱与膝关节韧带损伤,起身对于大部分老年人而言却是艰辛而又难以避免的。对于长期艰难完成起身的老年人,容易造成膝盖韧带的加剧磨损和提高患体位性低血压的概率。对于无法由坐姿起立的老年人,将需要他人的照顾,同时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现有公开号为cn104274283b的发明专利一种辅助起坐的椅子,其包括椅面、连杆、连杆及摇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和椅子本体、滑块、连杆及摇杆组成的摇杆滑块机构。所述两种机构组合成六杆机构。推杆的一端与摇杆铰接,另一端与摇杆铰接,摇杆的一端与推杆铰接,另一端与蜗轮轴铰接,摇杆转动驱动六杆组合机构。当起身时,蜗轮、蜗杆传动带动摇杆顺时针转动,使推杆带动摇杆转动,使滑块沿内滑槽向上移动,同时椅面绕着销轴转动,辅助使用者站起。在坐下时,使用者臀部紧贴椅面,摇杆逆时针转动,使得摇杆带动滑块向下移动,同时椅面托着使用者坐下;所述辅助起坐的椅子在帮助人们起身时,椅座翻转,人的身体随椅座转动,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比如人们抓不稳椅子的扶手而摔倒,同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大,容易让人从椅座上滑倒,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小,人们又无法倚靠椅子站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辅助久坐起身困难的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站立的手拉提升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拉提升装置,其包括:

传动机构;

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

抬升架,其与所述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抬升架上升或下降;

自动分合棘轮机构,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与所述抬升架相连,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棘爪、第二传动轴和自动分合组件;

当第一棘轮顺时针转动且所述第一棘轮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使第一棘轮和第一棘爪分离;当第一棘轮逆时针转动且所述第一棘轮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使第一棘轮和第一棘爪啮合;

手动分合棘轮机构,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与手拉杆相连,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棘爪和手动分合组件;所述手拉杆用于驱动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并将动力传到所述齿轮组;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轮组或链轮组,所述同步带轮组包括主动轮、第一传动轴、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所述链轮组包括主链轮、第一传动轴、从链轮和链条;所述主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从链轮,所述从链轮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套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齿轮组还包括双孔轴承座,所述双孔轴承座包括底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底座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套在第一连接轴上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套在第二连接轴上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分合组件包括套在第一棘轮上的棘轮套、设置于所述第一棘轮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销和第二限位销、设置于所述棘爪顶部的第一弹簧片,所述棘轮套呈扇形,当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棘轮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一限位销推动所述棘轮套,所述棘轮套推动第一棘爪使第一棘爪与所述第一棘轮分离;当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棘轮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推动棘轮套,第一棘爪复位与所述第一棘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分合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分离套、设置于所述棘爪顶部的第二弹簧片,所述分离套呈扇形,且一侧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作为所述手拉杆顺时针转动的转动界限;当逆时针转动的第二棘爪处于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二棘爪推动第二棘轮转动;当顺时针转动的第二棘爪超过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分离套将第二棘爪与所述第二棘轮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架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固定在抬升架的上端,所述抬升架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横梁的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固定在第二传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架还包括左横块、右横块、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均固定在所述左横块上;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靠近所述左横块外侧,所述第一连杆靠近所述左横块的内侧,所述底板固定在椅架的底部,所述左横块与右横块对称。

所述抬升架还具有两个支撑杆、连接两个支撑杆的搭接杆和两个固定筒,两个固定筒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侧身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伸入所述对应的固定筒中,所述搭接杆位于所述固定筒的上方,所述固定筒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上下排成一排;所述抬升架还包括单向液压缓冲器,所述单向液压缓冲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内侧,其另一端与椅架后端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架中具有抬升调节器,所述抬升调节器包括卡销、卡销弹簧、铁丝、回位弹簧、顶杆、调节按钮和防扭套;所述防扭套固定在支撑杆的侧面并套住所述卡销弹簧;所述铁丝从一个支撑杆中伸入,经过搭接杆,从另一个支撑杆穿出,所述铁丝的两端均与所述卡销固接,所述卡销穿过限位孔;所述调节按钮具有顶杆,且与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固连;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铁丝上。

进一步的;所述手拉杆包括t形轴承座;所述t形轴承座与所述手拉杆的尾端采用可拆卸连接,并套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手拉杆头部呈u型。

本发明通过手拉杆驱动抬升架并带动起身不方便者起身,同时通过单向液压缓冲器辅助使用者坐下,通过自动分合棘轮机构防止抬升架往下翻转,所述抬升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所述提升装置协助人们起身,并让人们起身的重心前移,让人们更容易站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分合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抬升架中的抬升调节器内部连接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手动分合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例。

请参照图1-图4,本发明一种提升装置,其包括传动机构110、齿轮组130、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40和抬升架100。

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与手拉杆121相连,所述手拉杆121用于驱动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并将动力传到所述齿轮组130;所述齿轮组130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110;所述传动机构110包括同步带轮组或链轮组,并带动所述抬升架100上升或下降。

实施例1:

传动机构110;所述传动机构110包括同步带轮组或链轮组,所述同步带轮组包括主动轮111、第一传动轴114、从动轮113和同步带112;所述主动轮111通过同步带112带动从动轮113,所述从动轮113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14上;所述链轮组包括主链轮111、第一传动轴114、从链轮113和链条112;所述主链轮111通过链条112带动从链轮112,所述从链轮112套在所述第一传动轴114上。该传动机构110中主动轮111的直径小于从动轮113的直径,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

齿轮组130,所述齿轮组130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110;所述齿轮组130包括第一连接轴132、第二连接轴131、套在第一连接轴132上的第一齿轮134、套在第二连接轴131上的第二齿轮133,所述第一齿轮134和第二齿轮133啮合。

所述齿轮组130还包括双孔轴承座135,所述双孔轴承座135包括底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底座安装在底板136上,所述第一轴承套在第一连接轴114上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套在第二连接轴114上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4小于第二齿轮133,故所述齿轮组进一步达到省力的效果。

抬升架100,其与所述传动机构110相连,所述传动机构110带动所述抬升架100上升或下降;所述抬升架100包括海绵垫101;所述海绵垫101固定在抬升架100的上端,所述抬升架100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107,所述第一横梁107的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杆102,所述第一连杆102固定在第二传动轴106上;所述第一横梁107的前端铰接有第二连杆102,所述第二连杆102固定在第一传动轴114上;

第一传动轴114以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连杆103也以顺时针转动,所述抬升架100从初始位置以顺时针转动到终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抬升架100先升高再下降,所述初始位置为第一连杆102以及第二连杆103和第一横梁107平行时的位置。所述终点位置为第一连杆102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的所在位置,所述第一连杆102转动的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转动范围与所述第一棘轮144的预设的转动范围相对应。

所述抬升架还包括左横块114、右横块、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传动轴114和第二传动轴145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均固定在所述左横块105上;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40靠近所述左横块105外侧,所述第一连杆102靠近所述左横块105的内侧,所述底板136固定在椅架的底部,所述左横块105与右横块对称。

所述抬升架100还具有两个支撑杆、连接两个支撑杆的搭接杆和两个固定筒108,两个固定筒108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107的侧身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均伸入所述对应的固定筒108中,所述搭接杆位于所述固定筒108的上方,所述固定筒108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上下排成一排。所述抬升架100还包括单向液压缓冲器104,所述单向液压缓冲器10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103的内侧,其另一端与椅架后端铰接。

所述抬升架100中具有抬升调节器109,所述抬升调节器包括卡销109a、卡销弹簧、铁丝109b、回位弹簧、顶杆、调节按钮109c和防扭套;所述防扭套固定在支撑杆的侧面并套住所述卡销弹簧;所述铁丝109b从一个支撑杆中伸入,经过搭接杆,从另一个支撑杆穿出,所述铁丝109b的两端均与所述卡销109a固接,所述卡销109a穿过限位孔;所述调节按钮109c具有顶杆,且与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固连;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铁丝109b上。所述防扭套防止卡销弹簧折弯。

所述抬升架100的高度可以通过所述抬升调节器109来调节的。按动调节按钮109c,顶杆顶住所述铁丝109b,铁丝109b两端向中间收缩,卡销弹簧处于压缩状况,所述卡销109a从所述限位孔缩进去,再调节支撑杆与所述固定筒108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抬升架100的高度,松开所述调节按钮109c,两个回位弹簧自然伸长,所述卡销弹簧自然伸长,所述卡销109a固定筒108中伸出限位孔,从而使得支撑杆在固定筒108中固定。通过抬升调节器108调节抬升架100的高度,让抬升架100的高度可以与不同身长的人相匹配。

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40,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40与所述抬升架100相连,所述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40包括第一棘轮144、第一棘爪141、第二传动轴145和自动分合组件;所述自动分合组件包括套在第一棘轮144上的棘轮套147、设置于所述第一棘轮144的端面上的第一限位销143和第二限位销146、设置于第一棘爪141顶部的第一弹簧片142,所述棘轮套147呈扇形。当顺时针转动的第一棘轮144超过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一限位销143推动所述棘轮套147,所述棘轮套147推动第一棘爪141使第一棘爪141与所述第一棘轮144分离;此时,第一棘爪141从第一棘轮144的齿槽中退出;其中,第一棘轮144在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之内转动时,第一棘轮144只能顺时针转动,第一棘爪141卡住第一棘轮144使第一棘轮144不能逆时针转动。

当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棘轮144超过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第二限位销146推动棘轮套147,第一棘爪141复位(第一棘爪141伸入第一棘轮144的齿槽中)与第一棘轮144啮合,其中第一棘轮144在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之内转动时,第一棘爪141不限制第一棘轮144的转动方向。

第一棘轮144转动时,所述第一棘轮144上的第一限位销143或第二限位销146推动第一棘轮套147转动,所述第一棘爪141伸入第一棘轮144的齿槽中以限制第一棘轮144逆时针转动。

所述第一弹簧片142一端固定在左横块105上,另一端压向第一棘爪141的顶部,所述第一棘爪141与所述左横块105的外侧铰接,当第一棘轮144以顺时针转动时,第一棘爪141反复的伸入第一棘轮144的齿槽以及退出第一棘轮144的齿槽这两个动作,所述第一弹簧片142为第一棘爪141伸入第一棘轮144的齿槽提供动力,同时当第一限位销143推动棘轮套147使第一棘爪141与第一棘轮144分离时,第一弹簧片142提供压力压住棘轮套147使其不因重力下落。

第一预设的转动范围为第一棘轮144和第一棘爪141啮合,第一棘轮144只能顺时针转动,第一棘轮144转动超过该范围,第一棘轮144便可逆时针转动。

第二预设的转动范围为第一棘轮144和第一棘爪141处于分离状态,在这个范围内,第一棘轮144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极限通过控制第一连杆102的转动极限来控制,逆时针转动的极限为第二限位销146推动棘轮套147,让棘轮套147从第一棘爪141与第一棘轮144之间脱离,第一棘爪141复位与所述第一棘轮144啮合。

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与手拉杆121相连,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包括第二棘轮123、第二棘爪122和手动分合组件;所述手拉杆121用于驱动所述手动分合棘轮机构120,并将动力传到所述齿轮组130;所述手拉杆121包括t形轴承座137;所述t形轴承座137与所述手拉杆121的尾端采用可拆卸连接,并套在所述第二连接轴131上;所述手拉杆121头部呈u型。当使用者完成起身过程后,可将手拉杆121拆卸并作为拐杖使用。

所述手动分合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136上的分离套125、设置于第二棘爪122顶部的第二弹簧片124,所述分离套125呈扇形,且一侧包括挡块126,所述挡块126作为所述手拉杆121顺时针转动的转动界限;当顺时针转动的第二棘爪122超过第三预设的转动范围时,所述分离套125将第二棘爪122与所述第二棘轮123分离。此时,第二棘爪122从第二棘轮123的齿槽中退出;其中,手拉杆121推动第二棘爪122在第三预设的转动范围之内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棘爪122卡住第二棘轮123使第二棘轮123逆时针转动。

所述抬升架100在提升过程:反复拉动手拉杆121,实现抬升架121间歇性抬升,手拉杆121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二棘爪122带动第二棘轮123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接轴132逆时针转动,与之固连的第一齿轮134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33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轴131随着第二齿轮133顺时针转动,带动主动轮113顺时针转动,从动轮112随着同步带112顺时针转动,第一传动轴11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连杆103顺时针转动,抬升架100上升,手拉杆121只有逆时针转动时,抬升架100才会抬升,当手拉杆121顺时针转动时,因为第二棘爪122无法卡住第二棘轮123的缘故,不能带动所述第二棘轮123转动,故手拉杆121的顺时针转动时,抬升架100在自动分合棘轮机构140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不升不降)。当抬升架100上升到预设高度时(第二连杆103转动角度大于90°),第一棘轮144与第一棘爪141分离,且单向液压缓冲器104处于最大伸长状态。

本装置安装在例如轮椅上。在使用手拉提升装置时,所述抬升架100支撑在使用者的腋下,左手与右手同时拉动所述手拉杆121,驱动齿轮组130,齿轮组130将动力传到抬升架100,所述抬升架100转动,其中抬升架100上的第一连杆102和第二连杆103顺时针转动。

所述抬升架100在提升过程:使用者首先拉动抬升架100至第二连杆103转动角度小于90°位置,再把手拉杆121顺时针转动到与挡块126接触,此时分离套125将第二棘轮123、第二棘爪122分离。其次将腋下放置于抬升架100的海绵垫101上,抬升架100在重力作用下随单向液压缓冲器104缓慢下降,因第二棘轮123与第二棘爪122分离,故在抬升架100下降时,第二棘轮123顺时针转动,手拉杆121保持不动。当第二连杆103处于水平位置时,单向液压缓冲器104处于压缩最短状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