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5704发布日期:2018-06-12 03:3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和大小粗隆。由股骨颈基底以远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称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原因一: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粗隆间部位的骨质为海绵质骨,老年时这部分骨质也会脆而疏松,所以容易发生骨折,一旦发生骨折皆为粉碎性骨折较多。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中老年人的骨折疏松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有关资料显示,国内人均寿命已达73岁,而中老年的活动量逐渐减小,也是导致中老年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渐增多的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90%以上的髋部(指股骨粗隆及股骨颈间)骨折的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其中3/4为女性。原因二:高能量损伤(车祸、工伤)日益增多,多易造成合并股骨粗隆外侧壁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难度大,内固定不确切,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动力髋为主,即DHS加压套筒鹅头钉,虽说其治疗效果早已得到认可,但在临床安装时较为复杂,并对骨架损伤太大,股骨颈与球头固定部分为一根拉力钉,相对的稳定性能差,临床应用发生产品断裂的现象较多;拉力钉安装后只产生拉力,术时要达到正确复位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接骨板与骨表面接触太少,导致复位不正确,固定不稳定,治疗效果差;DHS套筒鹅头钉的头部套筒直径为13mm,长度25~30mm,在安装时骨架粗隆间打孔较大,安装好后鹅头钉套筒基本将粗隆间的髓腔堵塞,阻止了髓腔内血液和骨髓流通, 同样影响了骨折处再生长速度,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了病患痛苦。

现有一些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医疗器械,如专利号为201420238134.2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股骨粗隆间固定装置,包括股骨近端髓内主钉,穿过股骨近端髓内主钉的股骨头颈加压螺钉和股骨距远端锁钉,所述髓内主钉于股骨头颈加压螺钉的上端还开设有两侧相通的斜孔以及前后相通的固定螺钉孔,所述斜孔内设置有从外侧旋入内侧进一步对骨折的大粗隆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螺钉,固定螺钉孔内设置有从前向后旋入用于对粗隆间骨折的后壁骨折块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螺钉。但是这个装置不能完全贴合粗隆,且对于犁状肌内侧粉碎性骨折,因髓内钉进针点近,骨质粉碎后影响操作,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愈合不能起到最好的作用,而且使得两者之间容易产生松动以及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特别是针对合并危险型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提出一种固定效果更好、牢固固定、不易松动、髋关节功能好、恢复快、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的骨折固定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其包括: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和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的辅助固定结构;所述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固定板固定到患处的主钉和副钉;所述固定板包括粗隆贴合部和设置在所述粗隆贴合部下方并与所述粗隆贴合部一体连接的竖直固定部;所述粗隆贴合部设有适于所述主钉穿置的主孔;所述竖直固定部设有适于所述副钉穿置的副孔;所述主钉包括旋进部和限位部;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通过所述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对所述竖直固定部的抱式加固,实现辅助固定结构对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的辅助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辅助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辅助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方便将辅助固定结构与竖直固定部相连接,从而加强了固定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辅助板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孔横向排列;所述第二辅助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纵向排列。一方面加强了固定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上设有一对抱爪,通过所述抱爪实现对所述竖直固定部的抱式加固。即使辅助固定结构不与竖直固定部直接连接,也能够通过抱爪加强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的固定作用。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辅助板上的抱爪与所述第二辅助板上的抱爪交错排列。减少与患处的接触面积的同时,不会影响辅助固定结构的适用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粗隆贴合部包括上曲部和下曲部,所述上曲部与下曲部是弯曲方向相反的曲部。将粗隆贴合部分成两部分,且两部分弯曲方向不同,是为了更好地贴合粗隆,而且能够让主钉以更好地角度固定,让患者更舒适,也使得股骨、固定板、主钉都不易松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主孔设置在所述下曲部上。主孔相对于副孔来说,在固定时,起到一个最大的固定作用,下曲部位于上曲部与竖直固定部之间,在此设置锁钉主孔,能够加大固定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副孔的使用,保证固定作用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适。

作为优选,所述粗隆贴合部设有适于所述副钉穿置的副孔。能够加强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旋进部包括尖端和螺旋区,所述限位部包括增粗区和尾端。尖端在操作时,方便将主钉进入主孔与患者股骨内,螺旋区为了旋入股骨内;增粗区是为了匹配主孔的大小,将主钉稳定在一个位置,尾端与加粗区连接处比加粗区还要粗一点,保证主钉不易脱落、滑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螺旋区由多条平行的螺旋凹槽构成。减少主钉与患者股骨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患者的不适。

作为优选,所述粗隆贴合部的厚度比所述竖直固定部的厚度薄。这样能够更好地抗应力。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与辅助固定结构一起使用,单独使用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时,很可能因为患者的翻身、走动使得竖直固定部发生松动等情况,而且容易让粗隆贴合部对患处产生挤压;单独使用辅助固定结构时,不能很好地治疗粗隆间发生的骨折,治疗效果不加。两个结构一起使用,使得此装置与患处更加不会发生松动、脱落的情况,患者恢复的也会越好。

2.固定板包括粗隆贴合部和竖直固定部,粗隆贴合部根据股骨的形状设计成两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固定作用并且避免主钉和副钉的松动,竖直固定部可以加强固定效果,竖直固定部能够结合可辅助固定结构协同作用。

3.粗隆贴合部设有主孔和副孔,主孔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副孔协同主孔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在达到需要的固定作用时,可以减少副孔的使用,减少患者的不适与痛苦,也能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4.竖直固定部设有副孔,起到一个固本培元的作用,使得整个装置更加不会松动,且对于患者来说更加舒适,不会因为小的移动等情况产生疼痛感,并可以通过副孔与辅助固定结构上的第一固定孔或者第二固定孔连接,使得整个装置与患处更加稳定。

5.主钉包括旋进部和限位部,旋进部用于进入股骨,限位部用于放置旋转主钉滑动、脱落。

6.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相互铰接,可以根据患者患处的需要,调节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之间的角度,适合不同需要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板的正视图

图3为固定板的侧视图;

图4为主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辅助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副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11、固定板,111、粗隆贴合部,1111、上曲部,1112、下曲部,112、竖直固定部,12、主钉,12h、主孔,121、旋进部,1211、尖端,1212、螺旋区,122、限位部,1221、增粗区,1222、尾端,13、副钉,13h、副孔,2、辅助固定结构,21、第一辅助板,21h、第一固定孔,22、第二辅助板,22h、第二固定孔,23、抱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到6所示的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包括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1和辅助固定结构2。单独使用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时,很可能因为患者的翻身、走动使得竖直固定部发生松动等情况,而且容易让粗隆贴合部对患处产生挤压;单独使用辅助固定结构时,不能很好地治疗粗隆间发生的骨折,治疗效果不加。两个结构一起使用,使得此装置与患处更加不会发生松动、脱落的情况,患者恢复的也会越好。

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1包括固定板11、用于将固定板11固定到患处的主钉12和副钉13,副钉可以是与主钉形状一致,规格不同的旋转钉,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固定钉,且副钉可以大小不一致,本实施例中的副钉选用与主钉形状一致的旋转钉;固定板11包括粗隆贴合部111和设置在粗隆贴合部111下方并与粗隆贴合部111一体连接的竖直固定部112,粗隆贴合部根据股骨的形状设计成两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固定作用并且避免主钉和副钉的松动,竖直固定部可以加强固定效果,竖直固定部能够结合可辅助固定结构协同作用;粗隆贴合部111设有适于主钉12穿置的主孔12h;竖直固定部112设有适于副钉13穿置的副孔13h,主孔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副孔协同主孔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在达到需要的固定作用时,可以减少副孔的使用,减少患者的不适与痛苦,也能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主钉12包括旋进部121和限位部122,旋进部用于进入股骨,限位部用于放置旋转主钉滑动、脱落;辅助固定结构2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辅助板21和第二辅助板22,可以根据患者患处的需要,调节第一辅助板和第二辅助板之间的角度,适合不同需要的患者,通过第一辅助板21和第二辅助板22对竖直固定部112的抱式加固,实现辅助固定结构2对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1的辅助固定。

优选地,第一辅助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21h,第二辅助板22上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22h,方便将辅助固定结构与竖直固定部相连接,从而加强了固定效果。

进一步优选,第一辅助板21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孔21h横向排列;第二辅助板22上的第二固定孔22h纵向排列,一方面加强了固定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操作方便。

优选地,第一辅助板21和第二辅助板22上设有一对抱爪23,通过抱爪23实现对竖直固定部112的抱式加固,即使辅助固定结构不与竖直固定部直接连接,也能够通过抱爪加强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的固定作用。本实施例采用固定板与第二辅助板通过副钉连通两者的副孔实现辅助固定结构对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的加固作用。

优选地,粗隆贴合部111包括上曲部1111和下曲部1112,上曲部1111与下曲部1112是弯曲方向相反的曲部,将粗隆贴合部分成两部分,且两部分弯曲方向不同,是为了更好地贴合粗隆,而且能够让主钉以更好地角度固定,让患者更舒适,也使得股骨、固定板、主钉都不易松动。

优选地,粗隆贴合部111设有适于副钉13穿置的副孔13h,能够加强固定效果。

优选地,旋进部121包括尖端1211和螺旋区1212,限位部122包括增粗区1221和尾端1222,尖端在操作时,方便将主钉进入主孔与患者股骨内,螺旋区为了旋入股骨内;增粗区是为了匹配主孔的大小,将主钉稳定在一个位置,尾端与加粗区连接处比加粗区还要粗一点,保证主钉不易脱落、滑动。

进一步优选,螺旋区1212由多条平行的螺旋凹槽构成,减少主钉与患者股骨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患者的不适。

优选地,粗隆贴合部111的厚度比所述竖直固定部112的厚度薄,这样能够更好地抗应力。

实施例2:

如图1到6所示的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包括粗隆外侧壁及干性部分固定结构1和辅助固定结构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更加优选了部分结构。

第一辅助板21上的抱爪23与第二辅助板22上的抱爪23交错排列,减少与患处的接触面积的同时,不会影响辅助固定结构的适用大小。

主孔12h设置在下曲部1112上,主孔相对于副孔来说,在固定时,起到一个最大的固定作用,下曲部位于上曲部与竖直固定部之间,在此设置锁钉主孔,能够加大固定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副孔的使用,保证固定作用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