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松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的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抗核抗体阳性不孕联合药物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3271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及疾病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强的松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的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抗核抗体阳性不孕联合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自从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以来,全球出生的试管婴儿接近500万,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夫妇带来了希望。近年来随着不孕夫妇的增多和中国二胎政策的开放,辅助生殖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辅助生殖中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者卵胞浆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治疗的周期临床妊娠率约为40%-50%,说明造成辅助生殖失败的原因多样,例如:解剖因素,内分泌状态,胚胎质量,实验室技术,免疫异常等。辅助生殖治疗中,免疫失常与不孕,流产,种植失败等有关,许多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因素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相关,如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和抗胎盘抗体等,然而上述抗体引起生殖失败的具体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1989年,gleicher和elroeiy提出生殖免疫缺陷综合症(reproductiveautoimmunefailuresyndrome)的概念,它指的是妇女体液中检测到抗体但是并没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症状,这种免疫异常可导致生殖缺陷如不孕及流产等,虽然患者无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是当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治疗的不孕妇女抗体水平异常且存在ivf-et治疗失败时应当将此作为自身免疫失衡的临床表现。大量文献证明机体免疫状态异常为影响成功妊娠的主要因素,早至1989年有学者提出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可对生殖结局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的研究同样发现抗核抗体阳性妇女mii卵子数,2pn胚胎数,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和高质量胚胎数均比抗核抗体阴性妇女低,种植率和妊娠率更低,流产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抗核抗体常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ana并不是作用于特定的器官,而是在机体处于免疫失衡的状态下出现,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santibody;apl)的产生类似,导致ana产生的抗原也是表达于凋亡细胞的表面,诱导机体出现免疫反应从而产生ana,因此体内凋亡细胞的增加或者对凋亡细胞的清除减少均可导致机体ana的升高。ticconi等发现约50%自发性流产患者表达ana。ana被证明与许多生殖不良结局有关,如流产,不孕,种植失败及卵巢机能障碍等,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ana阳性患者、抗着丝粒抗体(anticentromereantibody;aca)阳性患者的成熟卵子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显著低于ana和aca阴性患者,ana和aca阳性患者的妊娠率和种植率也显著低于ana和aca阴性患者。进一步研究发现抗核抗体阳性妇女卵泡液和胚胎中存在ana,且与血清ana浓度正相关,ana可对ivf-et结局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虽然文献报道抗核抗体影响卵子成熟,易导致胚胎卵裂率、种植率、妊娠率下降,但是关于ana阳性不孕妇女行ivf/icsi-et是否有必要行辅助治疗仍然没有统一的观点,同时现有技术中对相关药物的选择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药物剂量及治疗时间均无明确

存在不同观点,也有研究认为抗核抗体阳性患者不经过任何药物治疗累积妊娠率与抗核抗体阴性组无明显差异。因此本课题第一部分在我们之前对抗核抗体和抗着丝粒抗体阳性患者对生殖结局影响的研究基础上探讨抗核抗体阳性不孕妇女行ivf-et的辅助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强的松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的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抗核抗体阳性不孕联合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的松与阿司匹林在制备治疗抗核抗体阳性不孕联合药物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在联合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强的松的用量为10mg/天,阿司匹林为100mg/天。

优选地,联合药物是对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辅助使用。

优选地,联合药物是对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促排卵前3个月开始服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抗核抗体阳性不孕的联合用药物,联合药物包含不同规格单位制剂的用于同时、分别或者依次给药的强的松与阿司匹林及可要用的载体,其中强的松与阿司匹林的重量配比为1:10。

优选地,联合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强的松的用量为10mg/天,阿司匹林为100mg/天。

优选地,联合药物是对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辅助使用。

优选地,联合药物是对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促排卵前3个月开始服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强的松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抗核抗体阳性不孕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强的松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时辅助治疗,联合药物是对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促排卵前3个月开始服用。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联合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强的松的用量为10mg/天,阿司匹林为100mg/天。

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案以曾有一次ivf-et治疗失败史且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133名为研究的对象基础,并分为两组,一组为促排卵三个月前接受强的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共60人,另一组为促排卵三个月前未接受强的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共73人,发现受精率、妊娠率及种植率在治疗组更高,而流产率在未治疗组更高,收集60名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本周期数据以及上周期未使用药物治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促排卵天数、总的促性腺激素使用量、h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在两个周期间无统计学差异,受精率、妊娠率及种植率在药物治疗周期中高于未治疗周期,而流产率在未治疗周期更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表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治疗比对试验研究对象均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不孕治疗的患者,纳入曾有一次ivf-et治疗失败史且抗核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133名,纳入标准为年龄小于38岁,窦卵泡数6-15个,基础fsh小于10iu/l,正常宫腔形态。133名患者被分为两组,一组为促排卵三个月前接受强的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共60人,另一组为促排卵三个月前未接受强的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共73人。若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则排除。所有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临床研究通过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实施例1、ana检测:

患者血清中的ana使用抗核抗体试剂盒检测(trinitybiotech,ireland),这种试剂盒检测的抗核抗体包括anti-dsdna、anti-scl-70、anti-pm-scl、anti-rib-p、anti-jo-1和anti-centromere、组蛋白抗体、anti-ssa、anti-ssb、anti-rnp。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od值)代表ana在血液中的浓度,ana浓度=样本od值/校正od值,若此值大于1则为ana阳性,小于1则ana阴性。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2.8%。所有的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流程。所有患者在进行促排卵前再次检测血清中ana。

实施例2、ivf-et方案及临床数据的收集

所有患者均采用垂体降调节长方案,即黄体中期使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当垂体达完全降调节后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进行超促排卵,促性腺激素的启动剂量根据患者年龄,窦卵泡数及基础fsh水平来定,并于超促排卵过程中依据患者的卵巢反应适当调整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当阴道超声见至少2个卵泡直径达18mm或者至少3个卵泡直径达17mm,于当天肌肉注射hcg5000-10000iu,hcg注射后36小时取卵,根据取卵当天男方精液情况选择体外受精或者卵胞浆单精子注射方案行卵子受精,所有患者均行ivf-et治疗。取卵后第三天,最多3个胚胎被移植进患者的子宫,取卵当天开始给予hcg或者孕酮作为黄体支持药物,胚胎移植后14天检测尿和血液中hcg结果判断妊娠,若hcg为阳性,2周后行超声检查确定临床妊娠。数据的收集包括患者年龄,窦卵泡数,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在ivf-et治疗期间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促性腺激素总剂量,hcg日雌激素的水平,获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等。

实施例3、治疗方案及统计分析方式的确定

1、药物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本临床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对照研究,纳入患者被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药物非治疗组,收集两组有关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另一部分为自身前后对照,其中包括治疗组周期数据与其上周期未治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未治疗组周期数据与其上周期未治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方案选择每天强的松10mg联合阿司匹林100mg,促排卵前三个月开始进行治疗,若b超确认胎心搏动,强的松及阿司匹林均停药,如果b超未见胎心搏动或ivf-et失败也停止药物治疗。

2、样本量计算及统计分析:

若以妊娠率为主要指标,根据文献中抗核抗体阳性妇女治疗与不治疗组间妊娠率的差异作为总体差异参考值,检验水准α定为0.05,双侧检验,检验功效定为0.9,β为0.1,算出样本量为92例。统计分析使用软件为spss20,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tudent’st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s精确检验,p小于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对比治疗结果:

3.1两次ana血清水平的比较:

所有患者在开始促排卵治疗前均再次检测血清中ana水平,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由ana阳性转为ana阴性的患者只有6名,在未治疗组所有73名患者无转为ana阴性者,均为ana阳性。

3.2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ivf-et结局的比较:

本研究中,133名ana阳性患者被分为两组,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两组之间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水平、促排卵天数、总促性腺激素使用量、hcg日雌激素水平及获卵数无统计学差异。受精率、妊娠率及种植率在治疗组更高,而流产率在未治疗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ivf-et结局的比较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药物治疗组患者本周期数据与上周期未治疗数据自身前后对比:

我们收集60名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本周期数据以及上周期未使用药物治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促排卵天数、总的促性腺激素使用量、h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在两个周期间无统计学差异,受精率、妊娠率及种植率在药物治疗周期中高于未治疗周期,而流产率在未治疗周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药物治疗组患者本周期数据与上周期未治疗数据自身前后对比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药物未治疗组两次连续周期数据自身前后对照:

比较未进行药物治疗的73个患者本周期数据与上周期未进行药物治疗数据发现促排卵天数、总的促性腺激素使用量、hcg日雌激素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妊娠率、种植率及流产率在两个周期间无统计学差异(表3)。

表3:药物未治疗组两次连续周期数据自身前后对照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内容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依本发明设计思想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