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162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



背景技术:

传统固定输液针头的方法是用简单的数条医用胶布粘贴输液针头,针眼通常暴露于外界空气中。这种固定方法存在三方面的缺陷:第一,这种医用胶布没有抗菌效果,容易致导管相关性感染,而且医用胶布粘创面,表面粗糙,不易更换,患者疼痛;第二,长期使用,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针口感染,使留置针部位的针口红肿,发炎;第三,拔出针管后,医用胶布没有止血、消炎和抗菌的功效,通常还需要使用粘了酒精的棉签长按一段时间才能止血消毒,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本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结构使用方便,并且具有防针口粘连、抗菌、消炎和止血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包括:粘贴层,所述粘贴层为医用聚氨酯薄膜,所述粘贴层中央开设有凹槽;固定在粘贴层中央凹槽内的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为医用无纺布;贴覆在基材层上表面的止血层,所述止血层为壳聚糖纤维层或表面涂覆壳聚糖涂料的聚乙烯薄膜或含止血效果的无纺布;贴覆在止血层上表面的消炎层,所述消炎层为表面涂覆茶多酚涂料的聚乙烯薄膜或无纺布;贴覆在消炎层上表面的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所述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含有纳米银粒子;盖覆在抗菌层上表面的防粘连PE膜层,所述防粘连PE膜层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布的透孔;以及两个可开合对称固定在粘贴层左右两端且遮覆在防粘连PE膜层表面的离型纸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将离型纸层剥开,将粘贴层的中部对准针口插入人体血管的位置,然后将粘贴层左右两侧粘贴在相应位置即可,由于通过防粘连PE膜层与针口位置接触,可以有效防止抗菌层与针口粘连,抗菌层释放杀菌银离子快速穿过防粘连PE膜层上的透孔进入针口,对针口进行抗菌杀毒,同时止血层释放的壳聚糖分子、消炎层释放的茶多酚分子均透过防粘连PE膜层上的透孔与针口接触,实现消炎止血的功能。而防粘连PE膜又隔断了抗菌层与针口直接接触,可以防止抗菌层粘连针口,便于后期撕除粘贴层时扯动针口,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止血层的厚度为50-1000um。止血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壳聚糖分子量储存有限,止血效果不够突出;同时止血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止血层的厚度为50-1000um时,止血效果好,且性价比高。

优选的,所述消炎层的厚度为50-500um。消炎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茶多酚分子量储存有限,消炎效果不够突出;同时消炎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消炎层的厚度为50-500um时,消炎效果好,且性价比高。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50-1200um。抗菌层中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中的纳米银释放杀菌银离子量有限,抗菌杀毒的效果有限;同时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减慢茶多酚和壳聚糖的透过速率,不利于针口的消炎止血。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的厚度为50-1200um时,本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的消炎、止血和抗菌的效果最好。

优选的,所述防粘连PE膜层表面透孔为方孔或圆孔,所述方孔或圆孔的当量直径为0.5-2mm,相邻两透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3mm。实验证明,防粘连PE膜层表面透孔的直径为0.5-2mm,相邻两透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1-3mm时,既可以达到较好的防粘连效果,有利于纳米银、茶多酚和壳聚糖分子的通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通过防粘连PE膜层与针口位置接触,可以有效防止抗菌层与针口粘连,抗菌层释放的杀菌银离子、止血层释放的壳聚糖分子、消炎层释放的茶多酚分子均可以快速透过防粘连PE膜层上的透孔与针口接触,实现抗菌、消炎、止血的功能。而防粘连PE膜又隔断了抗菌层与针口直接接触,可以防止抗菌层粘连针口,便于后期撕除粘贴层时扯动针口,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粘连PE膜层的俯视图。

图中:10、粘贴层;20、基材层;30、止血层;40、消炎层;50、抗菌层;60、防粘连PE膜层;61、透孔;70、离型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包括:粘贴层10,所述粘贴层10为医用聚氨酯薄膜,所述粘贴层10中央开设有凹槽;固定在粘贴层10中央凹槽内的基材层20,所述基材层20为医用无纺布;贴覆在基材层20上表面的止血层30,所述止血层30为表面涂覆壳聚糖涂料的聚乙烯薄膜;贴覆在止血层30上表面的消炎层40,所述消炎层40为表面涂覆茶多酚涂料的聚乙烯薄膜;贴覆在消炎层40上表面的抗菌层50,所述抗菌层50为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所述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含纳米银粒子;盖覆在抗菌层50上表面的防粘连PE膜层60,所述防粘连PE膜层60表面开设有多个呈矩阵排布的透孔61;以及两个可开合对称固定在粘贴层10左右两端且遮覆在防粘连PE膜层60表面的离型纸层7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将离型纸层70剥开,将粘贴层10的中部对准针口插入人体血管的位置,然后将粘贴层10左右两侧粘贴在相应位置即可,由于通过防粘连PE膜层60与针口位置接触,可以有效防止抗菌层50与针口粘连,抗菌层50释放杀菌银离子快速穿过防粘连PE膜层60上的透孔61进入针口,对针口进行抗菌杀毒,同时止血层30释放的壳聚糖分子、消炎层40释放的茶多酚分子均透过防粘连PE膜层60上的透孔61与针口接触,实现消炎止血的功能。而防粘连PE膜层60又隔断了抗菌层50与针口直接接触,可以防止抗菌层50粘连针口,便于后期撕除粘贴层10时扯动针口,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血层30的厚度为100um。止血层30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壳聚糖分子量储存有限,止血效果不够突出;同时止血层30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止血层30的厚度为100um时,止血效果好,且性价比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消炎层40的厚度为80um。消炎层40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茶多酚分子量储存有限,消炎效果不够突出;同时消炎层40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消炎层40的厚度为80um时,消炎效果好,且性价比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菌层50的厚度为200um。抗菌层50中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中的纳米银释放杀菌银离子量有限,抗菌杀毒的效果有限;同时纳米银抗菌水刺无纺布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减慢茶多酚和壳聚糖的透过速率,不利于针口的消炎止血。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抗菌层50的厚度为200um时,本抗菌消炎止血的留置针型纳米银创伤贴的消炎、止血和抗菌的效果最好。

参照图2所示,所述防粘连PE膜层60表面透孔61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mm,相邻两透孔61之间的中心距离为2mm。实验证明,防粘连PE膜层60表面透孔61的直径为1mm,相邻两透孔61之间的中心距离为2mm时,既可以达到较好的防粘连效果,同时纳米银、茶多酚和壳聚糖分子的通过速率高。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