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831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CT检查辅助器械领域,涉及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婴幼儿在原则上是不进行CT检查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必须经过检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疾病诊治,婴幼儿检查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为辐射,该种方式只能够通过防辐射服进行尽可能的避免,其二为婴幼儿躺在CT检查仪器的躺台上时,手脚会不由自主的乱动,大幅度的乱动很容易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幻影,目前应用于婴幼儿手脚的固定装置基本是通过绑带实现固定,直接将绑带固定在躺台上,该种方式局限性非常大,只能够固定一种手脚摆放位置,实用性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该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灵活性强,解决了目前对婴幼儿手脚的固定方式局限性大,不够灵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呈长方形框状的架框,所述架框滑动连接于CT检查仪器的躺台上,所述架框位于躺台的上方且能够沿着躺台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架框的两条长边底面上均滑动连接有一对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沿所述架框长边方向滑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呈长方形杆状竖立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架框长边底面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端部水平转动连接有呈圆环形的柔性的定位绑环,所述定位绑环上内壁和下内壁能够粘合在一起。

上述的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所述架框两条长边底面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接槽,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截面呈T形的滑接部,所述滑接部位于所述滑接槽内。

上述的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上开设有呈环形的嵌槽,所述定位绑环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壁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转动环,所述连接头的外壁固连在所述转动环下端内壁上,所述转动环上端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嵌环,所述嵌环位于所述嵌槽内。

上述的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所述定位绑环上内壁具有勾刺面,所述定位绑环下内壁具有毛刺面。

上述的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所述架框底部四角处均固连有呈长方形杆状的基杆,所述基杆的上端固连在所述架框底部,所述基杆的下端一侧上一体成型有卡入部,所述卡入部使所述基杆形成L状,躺台上端两侧上均固连有呈长方形板状竖立设置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的一侧上开设有呈长方形贯穿两端的插入槽,所述卡入部位于所述插入槽内。

上述的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所述架框的长度为130cm至140cm,所述架框距离躺台躺面的距离为15cm至25cm。

上述的一种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所述架框,连接杆和基杆均为塑料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通过两端滑接结构和一处转动连接结构实现定位绑环位置的灵活调节,灵活性强。

2、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呈圆环形的定位绑环使手脚固定方便快速,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定位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架框和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架框长边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中躺台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架框;1a、滑接槽;2、连接杆;2a、滑接部;2b、连接部;2b1、嵌槽;3、定位绑环;3a、连接头;3b、勾刺面;3c、毛刺面;4、转动环;4a、嵌环;5、基杆;5a、卡入部;6、躺台;6a、躺面;7、插接板;7a、插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呈长方形框状的架框1,架框1滑动连接于CT检查仪器的躺台6上,架框1位于躺台6的上方且能够沿着躺台6的长度方向运动,架框1的两条长边底面上均滑动连接有一对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能够沿架框1长边方向滑动,定位组件包括呈长方形杆状竖立设置的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架框1长边底面上,连接杆2的下端端部水平转动连接有呈圆环形的柔性的定位绑环3,定位绑环3上内壁和下内壁能够粘合在一起。本定位装置进行使用时婴幼儿躺在躺台6的躺面6a上,将架框1滑动至婴幼儿处,通过滑动结构的连接杆2使定位绑环3处于相关的手脚部位处,连接杆2一共有四根,分别对应双手双脚,定位绑环3位于躺台6的躺面6a上且受到挤压,因此定位绑环3未受到挤压的情况下定位组件的长度大于架框1距离躺台6的躺面6a的距离,该种结构使定位绑环3能够发生挤压变形,当手脚套入定位绑环3内时,能够方便的将定位绑环3两侧的上内壁和下内壁粘合在一起,使手脚在定位绑环3内实现箍紧,从而在连接杆2和定位绑环3的限制下防止手脚发生乱动,从而不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幻影,重影。定位绑环3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上,使定位绑环3与手脚的位置能到得到匹配,方便手脚的伸入固定。

架框1两条长边底面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接槽1a,连接杆2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截面呈T形的滑接部2a,滑接部2a位于滑接槽1a内。通过滑接部2a和滑接槽1a实现连接杆2和架框1的滑动连接。连接杆2的下端端部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连接部2b,连接部2b的外壁上开设有呈环形的嵌槽2b1,定位绑环3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形的连接头3a,连接头3a的外壁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转动环4,连接头3a的外壁固连在转动环4下端内壁上,转动环4上端内壁上一体成型有呈圆环形的嵌环4a,嵌环4a位于嵌槽2b1内。连接头3a和转动环4通过胶水实现粘连。通过嵌槽2b1和嵌环4a实现转动环4和连接杆2的转动连接。定位绑环3上内壁具有勾刺面3b,定位绑环3下内壁具有毛刺面3c。定位绑环3的材料和原理与现有普通的魔术贴绑带相同,通过勾刺面3b和毛刺面3c实现粘合。

架框1底部四角处均固连有呈长方形杆状的基杆5,基杆5的上端固连在架框1底部,基杆5的下端一侧上一体成型有卡入部5a,卡入部5a使基杆5形成L状,躺台6上端两侧上均固连有呈长方形板状竖立设置的插接板7,插接板7的一侧上开设有呈长方形贯穿两端的插入槽7a,卡入部5a位于插入槽7a内。通过卡入部5a和插入槽7a实现架框1与躺台6的滑动连接,且实现可拆卸连接结构。架框1的长度为130cm至140cm,架框1距离躺台6躺面6a的距离为15cm至25cm。上述数值适用于5岁以5岁一下的婴幼儿使用本装置,适用性广。架框1,连接杆2和基杆5均为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不会干扰检查光源而影响检查结构的准确性。优选材料为聚乙烯。

本CT检查时辅助定位装置通过两端滑接结构和一处转动连接结构实现定位绑环3位置的灵活调节,灵活性强。

本申请文件中未提及的细节结构以及原理均为现有公知的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选择能够得出的,不做赘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