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高压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379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高压灭菌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用高压灭菌锅。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医疗、生物技术等方面广泛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装置对器具、物料等进行消毒灭菌,尤其在医疗器械方面,消毒灭菌是尤其重要的。

现有的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大多通过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不易控制,以至于除菌效果不好;而且存在蒸汽扩散速度较慢,蒸汽扩散不均匀,消毒灭菌时间长,安全性能不高等问题。

并且,现有的医疗用高压灭菌锅为了避免出现消毒死角,通常采用网筒进行消毒,然而器皿的形状各种各样,在进行器皿消毒容易出现碰撞摩擦的现象,容易损坏器皿。

而且,现有的医疗用高压灭菌锅没有专门的把手及移动设备,如果要转移灭菌锅就需要人工捧住锅体进行搬移,这样非常不方便,容易造成实验人员的身体伤害;锅体内没有独立的灭菌室,对于需要同时进行灭菌的器具等要叠放在一起放置在灭菌锅内,影响灭菌效果;并且,隔热保温效果不佳,不能实时查看锅体内的温度及压力变化情况并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通过控制器实时查看锅体内的温度及压力情况并加以控制;并且,散热均匀,隔热保温效果好,不会造成泄露,设备的移动也方便;旋转式灭菌使得消毒更彻底,独立有间隔的灭菌室使器具可以同时进行灭菌操作,并且不会发生器具间的碰撞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与锅盖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卡扣扣接;所述锅体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锅底,且所述锅底外接一控制锅底旋转的驱动装置,锅底上设置有多个灭菌室,每个所述灭菌室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所述锅体的底部与锅体内部的锅底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内安装有加热装置,锅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锅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加热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锅盖上设置有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弹簧卡扣开闭的按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采用弹簧卡扣连接,通过按钮打开锅盖,更方便开启灭菌锅;通过驱动装置控制锅底旋转,从而带动锅底上方的灭菌室旋转,实现更全面、无死角彻底的灭菌消毒,灭菌室外的挂钩可放置悬挂类的器具,合理利用了空间,又不会使旋转消毒过程中器具相互碰撞摩擦;在空腔结构中安装加热装置,不会造成温度均匀的现象;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实现实时查看锅内温度及压力的功能,且可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显示锅体内温度及压力的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通过显示屏可查看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再根据需求,控制锅内的温度,并可在灭菌消毒完成后进行器具冷却控制,使得取出器具时,不会烫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空腔结构靠近锅底的一侧设置有多孔板。

多孔板分散扩散温度,使温度均匀的传递到灭菌室进行灭菌,进一步使消毒更彻底。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锅盖与锅体的环形接触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硅胶密封圈。

当盖下锅盖后,硅胶密封圈紧紧贴合锅体,提高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锅内的气体不会溢出,同时外部的气体及尘埃不会进入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内,在保持锅内恒温的同时,提高了灭菌的效果、缩短了灭菌的时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每个所述灭菌室均为圆筒形结构,且每个圆筒形灭菌室之间有1-3cm的间隙。

该间隙使得灭菌室在旋转过程中,所放置或挂靠在其上的器具不会发生碰撞和摩擦,器具不会因此而受损,也不会发生细菌的交叉传播。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锅体内的侧壁以及空腔结构远离锅底一侧的内表面上均附有一层绝缘层。

绝缘层能隔绝热交换,保持锅内恒温,同时热气不会溢散;不会出现触碰锅体外表面而造成烫伤的情况。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锅体外表面的相对两侧设有把手。

锅体底部的四个滚轮以及锅体外表面两侧的把手起到了方便搬运移动灭菌锅的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把手上包裹设置有隔热塑料层。目的是防止烫伤,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实用,使用简单方便,提高了灭菌效果的同时,缩短了灭菌的时间。

2、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上的显示屏可实现实时查看锅内温度及压力变化的功能,且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当灭菌消毒完成后可对器具进行冷却控制,使得取出器具时,不会烫伤。

3、灭菌室之间设有一定间隙,使得在旋转灭菌过程中,所放置或挂靠在其上的器具不会发生碰撞和摩擦,器具不会因此而受损,也不会发生细菌的交叉传播。

4、锅内的绝缘层能隔绝热交换,保持锅内恒温,同时热气不会溢散;不会出现触碰锅体外表面而造成烫伤的情况。

5、锅盖上的硅胶密封圈紧紧贴合锅体,提高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锅内的气体不会溢出,同时外部的气体及尘埃不会进入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内,在保持锅内恒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灭菌的效果、缩短了灭菌的时间。

6、锅体底部的四个滚轮以及锅体外表面两侧的把手起到了方便搬运移动灭菌锅的作用,且在把手处包裹设置有隔热塑料层,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疗用高压灭菌锅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医疗用高压灭菌锅的锅体内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锅体;101-锅底;102-灭菌室;103-挂钩;104-加热装置;105-温度传感器;106-控制器;106a-显示屏;106b-控制按钮;107-多孔板;108-滚轮;109-把手;20-锅盖;201-安全阀;202-压力传感器;203-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包括锅体10和锅盖20,所述锅体10与锅盖20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卡扣扣接;所述锅体10的内部设置有可旋转的锅底101,且所述锅底101外接一控制锅底旋转的驱动装置,锅底101上设置有多个灭菌室102,每个所述灭菌室10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挂钩103;所述锅体10的底部与锅体10内部的锅底101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内安装有加热装置104,锅体10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5,锅体1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器106,所述温度传感器10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06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控制器10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加热装置10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安全阀201、压力传感器202和控制弹簧卡扣开闭的按钮203,所述压力传感器20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06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采用弹簧卡扣连接,通过按钮203打开锅盖20,更方便开启灭菌锅;通过驱动装置控制锅底101旋转,从而带动锅底101上方的灭菌室102旋转,实现更全面、无死角彻底的灭菌消毒,灭菌室102外的挂钩103可放置悬挂类的器具,合理利用了空间,又不会使旋转消毒过程中器具相互碰撞摩擦;在空腔结构中安装加热装置104,不会造成温度均匀的现象;加热装置104、温度传感器105以及压力传感器202分别连接控制器106,实现实时查看锅内温度及压力的功能,且可控制加热装置104的加热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106上设置有显示锅体内温度及压力的显示屏106a和控制按钮106b。

通过显示屏106a可查看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再根据需求,控制锅内的温度,并可在灭菌消毒完成后进行器具冷却控制,使得取出器具时,不会烫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结构靠近锅底101的一侧设置有多孔板107。

多孔板107分散扩散温度,使温度均匀的传递到灭菌室102进行灭菌,进一步使消毒更彻底。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盖20与锅体10的环形接触面上还固定设置有硅胶密封圈。

当盖下锅盖20后,硅胶密封圈紧紧贴合锅体10,提高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锅内的气体不会溢出,同时外部的气体及尘埃不会进入医疗用高压灭菌锅内,在保持锅内恒温的同时,提高了灭菌的效果、缩短了灭菌的时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灭菌室102均为圆筒形结构,且每个圆筒形灭菌室102之间有1cm的间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灭菌室102均为圆筒形结构,且每个圆筒形灭菌室102之间有3cm的间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灭菌室102均为圆筒形结构,且每个圆筒形灭菌室102之间有2cm的间隙。

优选为2cm的间隙,该距离的间隙既能最大限度放置多个灭菌室,又使得灭菌室102在旋转过程中,所放置或挂靠在其上的器具不会发生碰撞和摩擦,器具不会因此而受损,也不会发生细菌的交叉传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0内的侧壁以及空腔结构远离锅底一侧的内表面上均附有一层绝缘层。

绝缘层能隔绝热交换,保持锅内恒温,同时热气不会溢散;不会出现触碰锅体外表面而造成烫伤的情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0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108,锅体10外表面的相对两侧设有把手109。

锅体10底部的四个滚轮108以及锅体10外表面两侧的把手109起到了方便搬运移动灭菌锅的作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09上包裹设置有隔热塑料层。目的是防止烫伤,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