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626发布日期:2019-01-13 16:5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织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皮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隔离的屏障,不仅负责人体的感知,尚有机械防护、分泌、非特异性免疫等功能。当前临床上应对皮肤损伤的方法主要有皮肤移植和人造皮肤补片2种。皮肤移植可有效帮助小面积的皮肤损伤快速恢复,如用于局部烧伤,但如果用于大面积的皮肤损伤或反复性较强的慢性伤口,则可能受到健康皮肤来源有限的限制。尽管目前也有组织工程学皮肤产品可弥补这一缺陷,如dermagraft,surgisis,但其造价高昂,使用效果一般,难以被广大患者接受。

基于此,目前对于替代皮肤移植的材料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中,羊膜是胎盘的最内层,其基底膜和基质层含有大量不同的胶元,主要为i、iii、iv、v、vii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成份,这些成份使羊膜可以充当"移植的基底膜"而发挥一种新的健康合适的基质作用。去细胞化后的羊膜贴片具有通透性适宜、免疫原性低、生物亲和性好等优点,而且因为其可为细胞生长提供部分营养,是良好的用于创面覆盖的医用材料。

另外,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且可以通过定向迁移和旁分泌作用改善细胞微环境,促进创伤组织修复,加之其免疫原性低、来源丰富等优点,是再生医学中的热点开发对象。

当前临床上已经成功试用通过负载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贴片修复角膜损伤,但还没有成功制备大面积负载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贴片用于临床的报道。由于去细胞化羊膜本身的物理特性,将其浸泡在细胞悬液中时本身会形成大量褶皱,不利于细胞向其内部迁移,并且均一的细胞悬液中缺少诱导细胞定向迁移的化学信号或物理驱动力,从而也不利于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至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这些都是制备大面积负载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贴片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该装置克服了去细胞化羊膜本身的物理特性,并设置了血清浓度梯度,使得细胞向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率增高,易操作,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容器,其用于盛放第一材料;

支撑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容器内部底面上;和

渗漏装置,其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渗漏部,所述渗漏装置通过支撑部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从而被支撑,所述渗漏部用于盛放第二材料并且当所述渗漏部盛放有第二材料时能与第一材料接触。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为培养皿,直径为90-150mm,容积为11.0-15.0mL、底部面积为40-48cm2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的材质为聚乙烯材质。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为开口圆环,并且所述开口圆环的两端之间开口处的圆心角为10°-110°。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为可形变的。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漏装置为圆盘形,所述支撑部为圆盘边缘,所述渗漏部为圆盘下凹部位,渗漏装置通过将圆盘边缘卡在所述开口圆环上,圆盘下凹部位穿过开口圆环向容器内部底面的方向下凹。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漏部为弹性渗漏部。因此由于重力作用,当渗漏部中盛放有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时,渗漏部能向容器内部底面的方向下垂。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漏部由膜组成,所述膜的孔径为2-4μm,厚度为8-12μm,外观为白色不透明,其下方用于附着去细胞化羊膜贴片。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组成渗漏部的膜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需在使用前装填第一材料,如含有2%-10%(v/v)人类AB型热灭活血清的HDMEM培养基、含有2%-10%(v/v)人类AB型热灭活血清的DF-12培养基等。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漏装置需在使用前装填第二材料,如:适宜浓度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如使用无血清HDMEM培养基稀释至0.1M/mL并悬浮均匀的人类脐带wharton jelly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使用无血清DF-12培养基稀释至0.1M/mL并悬浮均匀的人类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等。使得第一材料中血清的浓度小于第二材料中血清的浓度,从而形成血清梯度,使间充质干细胞由第二材料向第一材料迁移。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其来源为经适当周期贴壁培养并纯化后的人类间充质干细胞,其获取方法为使用适当浓度的胰蛋白酶或相同功能的分散试剂消化使细胞悬浮。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培养基需在该装置使用过程中适时更换。

上述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漏装置需在使用前将去细胞化的羊膜贴片固定于其渗漏部的下方,所述去细胞化羊膜贴片有效面积不小于所述渗漏部所附着的膜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至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的装置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装填于渗漏装置的渗漏部中,所述渗漏部与容器中装填的用于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培养基接触进而在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和用于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培养基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血清浓度梯度,从而作为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化学信号,同时将羊膜垂直固定于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方向上,因此,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即可实现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的迁移诱导,不仅使制作可用于临床的大面积羊膜贴片成为可能,而且实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的高效率迁移。

另外,本装置中支撑装置可将大小形状适宜的去细胞化羊膜贴片支撑或固定于渗漏部下方,保证了渗漏装置上下层之间仅有非常缓慢的血清梯度扩散,长时间保持足够强度的化学信号梯度,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

附图说明

图1为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容器,2-支撑装置,3-渗漏装置,31-支撑部,32-渗漏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内部迁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容器1,其用于盛放第一材料;支撑装置2,其设置在所述容器1内部底面上;和渗漏装置3,其包括支撑部31和与所述支撑部31连接的渗漏部32,所述渗漏装置3通过支撑部31与支撑装置2连接从而被支撑,所述渗漏部32盛放有第二材料时能与第一材料接触。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为培养皿,直径为90-150mm,容积为11.0-15.0mL、底部面积为40-48cm2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容器1的材质为聚乙烯材质,外观为圆形无色透明。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2为开口圆环,并且所述开口圆环的两端之间开口处的圆心角为10°-110°,所述开口圆环的最宽处为70-80mm,开口圆环的厚度为0.5-1.5mm。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2为可形变的。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渗漏装置3为圆盘形,所述支撑部31为圆盘边缘,所述渗漏部32为圆盘下凹部位,渗漏装置3通过将圆盘边缘卡在所述开口圆环上,圆盘下凹部位穿过开口圆环向容器内部底面的方向下凹。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渗漏部32为弹性渗漏部。因此由于重力作用,当渗漏部32中盛放有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时,渗漏部32能向容器内部底面的方向下垂。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渗漏装置3的内直径为70-80mm,容积为8-10mL。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渗漏部32由膜组成,所述膜的孔径为2-4μm,厚度为8-12μm,其下方用于附着去细胞化羊膜贴片。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组成渗漏部32的膜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实施例2

人类脐带wharton jelly间充质干细胞负载的羊膜贴片制备

经去细胞化处理和适当裁剪,将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剪成面积为50cm2,数量4片。使用3.0微乔线或“C”形聚乙烯环将所述去细胞化羊膜贴片固定在所述渗漏部的下方,裁去所述去细胞化羊膜贴片边缘冗余部分。将人类脐带wharton jelly间充质干细胞机械分离和贴块培养获得原代细胞,并于添加10%人类AB型血清的DF-12培养基中传代至P3。使用酶消法使细胞悬浮并经离心、重悬调整细胞密度为0.1M/mL,取适量细胞悬液注入所述渗漏装置。向下层细胞培养皿内添加适量含有10%(v/v)人类AB型血清的DF-12培养基,将渗漏装置置于培养皿内,盖好培养皿盖,将整个装置置于37℃,5%CO2环境培养。于培养开始后的第三天,全量更换下层细胞培养皿内的培养基和渗漏装置内的无血清培养基。于培养开始后的第六天收获负载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贴片。HE染色镜检及视野计数显示羊膜贴片有效面积内的细胞密度为20000/cm2-24000/cm2,IF染色显示羊膜贴片内细胞显示CD44+,CD90+,CD105+,CD14-,CD34-,CD45-,为间充质干细胞特征性表面标志物组合,无细胞早期分化或变异。如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大面积负载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贴片的制备,其过程易操作且成本较低,为临床使用大面积、廉价的皮肤移植替代物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