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7018发布日期:2018-06-02 02:2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主要是用于麻醉以及临床危重病人抢救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适应可视化操作,目前临床使用的气管插管导丝基本设置有可视摄像头,通过可视摄像头将图像信息传送至显示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影像实时输出到固定设备,提供医务工作人员可视化操作,对抢救危重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导丝直径较大,需要专设显示器结构复杂,摄像视频光线暗淡,成像效果差,影响了医务工作人员的正常操作观察判断。并且不能判断是否插管成功、插管深度是否过深或过浅。另外,其体部不具有吸引通道,不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解决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医务工作人员操作,具有较高操作性,提高气管插管工作效率的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包括导丝前部、导丝体部、导丝尾部、显示端、铁质导丝、外层和通道,导丝体部设置有外层,铁质导丝设置在外层内侧,导丝体部内中部设置有通道,导丝体部前端为导丝前部后端为导丝尾部,导丝前部设置有LED光源、防水摄像头和吸引孔,防水摄像头设置在导丝前部中部,LED光源和吸引孔交错设置导丝前部边缘上,导丝尾部设置有吸引端口和数据线,吸引端口位于导丝尾部中部,显示端与数据线连接,吸引端口通过通道与吸引孔连接,LED光源与数据线连接。

进一步,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LED光源和吸引孔为1至3个。

进一步,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外层材料为绝缘无毒塑料层。

进一步,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显示端为PC或手机。

进一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导丝体部长度为30cm,导丝体部直径小于5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通过智能导丝前部摄像头录制的影像并可实时输出到显示端,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实时观察患者咽喉部情况,便于成功实施气管插管术,还可作为判断是否插管成功、插管深度是否过深或过浅的依据。导丝前部有吸引孔,体部有吸引通道,尾部吸引端口连接负压吸引器,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通过显示端的蓝牙或网络可共享插管录像,有利于为更多的医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体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体部透视图。

在图中,1、导丝前部;2、导丝体部;3、导丝尾部;4、吸引端口;5、显示端;6、数据线;7、LED光源;8、防水摄像头;9、吸引孔;10、铁质导丝;11、外层;12、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包括导丝前部1、导丝体部2、导丝尾部3、显示端5、铁质导丝10、外层11和通道12,所述导丝体部2设置有外层11,铁质导丝10设置在外层11内侧,所述导丝体部2内中部设置有通道12,导丝体部2前端为导丝前部1后端为导丝尾部3,导丝前部1设置有LED光源7、防水摄像头8和吸引孔9,防水摄像头8设置在导丝前部1中部,LED光源7和吸引孔9交错设置导丝前部1边缘上,导丝尾部3设置有吸引端口4和数据线6,吸引端口4位于导丝尾部3中部,显示端5与数据线6连接,吸引端口4通过通道12与吸引孔9连接,LED光源7与数据线6连接。

为使摄像成像更为清晰,便于医务工作人员操作;为使吸引分泌物更为方便。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LED光源7和吸引孔9为1至3个。

为使利于患者康复治疗,避免感染中毒,影响患者治疗。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外层11材料为绝缘无毒塑料层。

为方便于医务工作人员操作,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显示端5为PC或手机。

为方便于医务工作人员操作。该新型气管插管数字智能导丝的导丝体部2长度为30cm,导丝体部2直径小于5mm。。

通过智能导丝前部摄像头录制的影像并可实时输出到显示端,可为医护人员提供实时观察患者咽喉部情况,便于成功实施气管插管术,还可作为判断是否插管成功、插管深度是否过深或过浅的依据。导丝前部有吸引孔,体部有吸引通道,尾部吸引端口连接负压吸引器,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通过显示端的蓝牙或网络可共享插管录像,有利于为更多的医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