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型敷料及其胶层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982发布日期:2018-07-10 21: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气型敷料及其胶层涂布装置,属于透明敷料、留置针贴、无纺布敷贴、手术薄膜等需要涂胶的医用敷料等外科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是医疗工作以及护理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外科用品,通常是自外而内主要包括基材、胶层、离型保护层。为提高敷料的透气性,通常是采用打孔或者条纹涂布的方式。不论是打孔还是条纹涂布,都会破坏胶层的整体性,影响其隔离作用,限制了其使用用途,在很多需要较好的隔离作用的场合不能使用;同时,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损耗大。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敷料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气胶层涂布装置,采用该装置,可实现兼具隔离效果好、透气性佳敷料的一体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气胶层涂布装置,包括承载胶液的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涂布头、振荡仪和烘干机构,所述的烘干机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自入口进入,穿过烘干机构经出口送出,涂布头位于入口附近,振荡仪位于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下方的涂布头通往入口的行程上。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振荡仪与烘干机构入口之间距离L1为3-5mm。胶液经由涂布头,涂布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上,此时,振荡仪开启胶液在高频振动下,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上呈水波状分散开,与此同时,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由传动机构带动其上水波状的胶液层经入口进入烘干机构,在干燥条件下迅速定型,当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经出口送出时,胶液已经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上定型为厚薄交错的胶层,其中较薄的部分即形成透气区域。

所述的振荡仪一侧位于烘干机构外侧,一侧延伸入烘干机构内。更优选的,所述的振荡仪外侧与烘干机构入口之间距离L1为3-5mm,内侧距烘干机构入口的距离L2为4-8mm。胶液在烘干机构中凝固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为保持胶液的水波形状,可将振荡仪从入口外侧延伸入烘干机构中,在定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振动状态,避免因振动结束导致的水波形状消失。

所述的振荡仪可选用超声仪。以超声仪作为振荡仪,方便振动的控制。

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装置加工成型的透气型敷料,包括基材、胶层和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所述的胶层包覆于基材与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中间,包括凸起区和透气区,凸起区与透气区交替设置,且透气区的厚度小于凸起区。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透气区的厚度渐变,更优选的,所述的透气区边缘厚度与之边缘连接的凸起区厚度相同,且所构成的前一凸起区-透气区-后一凸起区单元中,前一凸起区与后一凸起区向对方方向延伸并呈厚度逐渐递减形成透气区。透气区呈高度渐变的结构,既有利于其与凸起区之间的连接牢度,避免出现镂空,又通过厚度的降低,提高了敷料整体的透气效果。更优选的,所述的透气区为前一凸起区与后一凸起区之间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透气效果,而这种镂空结构并没有破坏凸起区的整体结构。

所述的凸起区为环形条状结构,所述的透气区为环形凹槽结构。环形结构的凸起区与透气区设置,使之在敷料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该纹路与涂布成型一次性完成,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申请装置生产的敷料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剖面图。

其中标号:1. 离型保护层;2. 胶层;2a. 胶液层;21. 凸起区;22. 透气区;3. 涂布头;4. 振荡仪;41. 振荡仪一;42. 振荡仪二;43. 振荡仪三;5. 烘干机构;51. 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透气胶层涂布装置,结合图1,包括承载胶液的离型保护层(如离型纸或离型膜)1、涂布头3、振荡仪4和烘干机构5,烘干机构5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51,且入口与出口51同水平设置,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自入口进入,穿过烘干机构5经出口51送出,涂布头3位于离型纸或离型膜1上方的入口附近,振荡仪4位于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下方的入口附近,且涂布头3与入口的距离不大于其下方振荡仪4与入口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振荡仪4可采用超声仪,借助于超声波形成振动,振荡仪4与烘干机构5的入口之间距离L1为3-5mm。胶液经由涂布头3涂布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上形成胶液层2a,此时,胶液层处于液态,振荡仪4开启胶液层2a在振荡仪4的高频振动下,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上呈水波状分散开,与此同时,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带动其上水波状的胶液层2a经入口进入烘干机构5,在干燥条件下迅速定型,当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经出口51送出时,胶液层2a已经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上定型为厚薄交错的胶层2,其中较薄的部分即形成透气区域,且其与较厚的区域之间仍然保持一体式结构,因此,也不会影响胶层的隔离效果。

敷料结构一般为三层结构,即基材、胶层2、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其中,基材可以是薄膜也可以是无纺布、弹力布等材料,加工过程中,胶液涂布在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上,烘干后再与基材复合;因此,采用上述装置形成的透气型敷料,结合图3,包括基材(图中未显示)、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和胶层2,胶层2包覆于基材和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中间,包括凸起区21和透气区22,凸起区21与透气区22交替设置,且透气区22的厚度小于凸起区21;凸起区21为环形条状结构,透气区22为凹槽结构。环形结构的凸起区21与透气区22设置,使之在敷料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该纹路与涂布成型一次性完成,加工效率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所形成的透气型敷料,结合图3和图4,包括基材、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和胶层2,胶层2包覆于基材和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中间,包括凸起区21和透气区22,凸起区21与透气区22交替设置,且透气区22的厚度小于凸起区21。其中,透气区22的厚度渐变,透气区22边缘厚度与与之边缘连接的凸起区21厚度相同,且所构成的前一凸起区-透气区-后一凸起区单元中,前一凸起区与后一凸起区向对方方向延伸并呈厚度逐渐递减形成透气区。该种形态的形成,可借助于振荡仪振动频率进行调整,即可实现,透气区22呈高度渐变的结构,既有利于其与凸起区21之间的连接牢度,出现镂空(可局部镂空,也可大范围镂空,具体依使用需求而定),又通过厚度的降低,提高了敷料整体的透气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2,振荡仪4一侧位于烘干机构5外侧,一侧延伸入烘干机构5内。这种布局可采用规格较宽的单台振荡仪4实现,也可如图2所示方式,以多个振荡仪如振荡仪一41、振荡仪二42、振荡仪三43…形成振荡仪组,此时,振荡仪4外侧与烘干机构5入口之间距离L1为3-5mm,内侧距烘干机构5的入口的距离L2为5mm。

胶液在烘干机构5中凝固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为保持胶液的水波形状,可将振荡仪4从入口外侧延伸入烘干机构5中,在定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振动状态,避免因振动结束导致的水波形状消失。振荡仪4可选用超声仪,借助于超声仪的超声波形成振动源,方便振动效果的控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2,振荡仪4一侧位于烘干机构5外侧,一侧延伸入烘干机构5内。这种布局可采用规格较宽的单台振荡仪4实现,也可如图2所示方式,以多个振荡仪如振荡仪一41、振荡仪二42、振荡仪三43…形成振荡仪组,此时,振荡仪4外侧与烘干机构5入口之间距离L1为3-5mm,内侧距烘干机构5的入口的距离L2为5mm。

结合图3和图4,所形成的透气型敷料包括基材、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和胶层2,胶层2包覆于基材和离型保护层(离型纸或离型膜)1中间,包括凸起区21和透气区22,凸起区21与透气区22交替设置,且透气区22的厚度小于凸起区21。其中,透气区22的厚度渐变,透气区22边缘厚度与与之边缘连接的凸起区21厚度相同,且所构成的前一凸起区-透气区-后一凸起区单元中,前一凸起区与后一凸起区向对方方向延伸并呈厚度逐渐递减形成透气区。该种形态的形成,可借助于振荡仪振动频率进行调整,即可实现,透气区22呈高度渐变的结构,既有利于其与凸起区21之间的连接牢度,可以出现镂空(可局部镂空,也可大范围镂空,具体依使用需求而定),又通过厚度的降低,提高了敷料整体的透气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