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手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157发布日期:2018-07-10 21:3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术床。



背景技术:

手术床是手术室的基本配备之一,在手术设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及机械加工能力与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多功能化和专业化已是手术床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直以来,医护人员对眼科手术体位的理解是能达到头面部呈水平位的仰卧体位即可。所以使用的手术床只要具备头枕的高低及床体高度的调节即可满足所需。故外科通用的多功能手术床曾普遍应用于眼科。但随后发现,外科手术床的高度调节范围达不到眼科手术的要求,与床体同宽的平面头枕不能很好的固定患者的头部,且使坐着手术的眼科医生双腿难以舒展而影响操作。从而,以水平直线型的手术床加枕托的简单设计的眼科手术床应运而生。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及眼科临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适应症不断增加,眼科手术治疗量逐年提升。眼科手术向更加微创化的发展,手术医生对操作精细度和稳定性的把握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眼科手术的特殊性在于,除了小儿及不能配合手术的成人外,内眼手术及大部分的外眼手术首选选择局部麻醉,所以,局麻是眼科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大部分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安静配合手术。白内障等简单的眼表麻醉下的手术,患者术中需配合手术眼的固视。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患者体位是否舒适可影响其术中的配合。目前眼科手术床狭窄,仰卧位患者双手在身体两侧放置的空间狭小。为了避免术中患者污染无菌铺巾,通常使用约束带给予患者的双手制动,增加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另外,眼科手术铺设的无菌巾覆盖患者头面部,口、鼻部都紧贴手术巾,患者在铺巾下的自主呼吸环境差,感觉缺氧、憋闷不适。年老、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术中往往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临床上内眼手术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常规给予固定鼻导管,通过鼻导管吸氧提高患者术中的通气质量,避免缺氧。但鼻导管吸氧通常让患者难以接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紧张,还可能带来置入鼻导管的不适及胶布固定处皮肤的发痒难受等不适,另外增加了巡回护士的工作量。目前国产眼科手术床都有配置的L形支架,虽可支撑头面部的布巾,但因影响手术显微镜下的操作,难以使用。故临床医护人员自制的各种通气和吸氧支架、面罩等,但自制的装置在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大多存在局限,如果手术床带有合理、科学的通气支架的设计,实用性会更好的体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术床,依次包括腿板、座板、背板以及头板,所述的腿板和背板分别铰接在座板上,所述的背板由若干块连接块组成,所述的若干块连接块之间铰接连接,相邻的一组连接块之间设有一个电机,所述的电机的一端设有伸缩杆,所述的电机的一端铰接在一块连接块上,所述的电机的伸缩杆的远端铰接在相邻的另一连接块上。

所述的座板的两侧还设有扶手部,所述的扶手部上还设有用于患者手拉缓解压力的手托。

所述的手托为包括两个支撑柱以及与支撑柱相连的手握部,所述的手握部为弧形,所述的弧形的手握部圆弧方向朝外。

所述的座板的两侧设有导轨,所述的扶手部与导轨之间还设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与导轨间滑移配合,所述的扶手部安装在连接部上。

所述的连接部包括支座和连接杆,所述的支座与导轨间滑移配合,所述的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支座上,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与扶手部铰接配合。

所述的背板的一侧还设有氧气导管,所述的氧气导管前端设有出氧孔,所述的氧气导管的外侧包覆有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任何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的金属定型软管。

所述的背板的背板的一侧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的金属定型软管末端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有金属定型软管的安装座铰接在安装支架上。

所述的背板与头板之间还设有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的一端连接在背板顶部,所述的头板铰接在安装杆的另一端。

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铰接座,所述的电机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的伸缩杆上铰接有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

所述的连接件为折线形,所述的折线形的连接件一端铰接在伸缩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术床,通过调节相邻的一组连接块之间的电机的伸缩杆的伸缩量,从而使背板的几块连接块形成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适配的弧度,使脊柱后凸畸形困难患者能获得很舒适的仰卧位,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设置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任何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的金属定型软管制成的氧气导管,实现手术病人在铺巾下非接触式吸氧,而不影响手术操作。另外,管体前端采用可自由弯折的结构设计,便于医生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操作,促进铺巾下空气流通,对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可提高其舒适度,有利于病人的安全。该装置结构简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腿板,2-座板,3-背板,4-头板,5-电机,6-安装杆,21-扶手部,22-手托,23-支撑柱,24-手握部,25-导轨,26-连接部,27-支座,28-连接杆,31-连接块,32-安装支架,33-安装座,34-铰接座,35-连接件,36-氧气导管,51-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多功能手术床,依次包括腿板1、座板2、背板3以及头板4,所述的腿板1和背板3分别铰接在座板2上,所述的背板3由若干块连接块31组成,所述的若干块连接块31之间铰接连接,相邻的一组连接块31之间设有一个电机5,所述的电机5的一端设有伸缩杆51,所述的电机5的一端铰接在一块连接块31上,所述的电机5的伸缩杆51的远端铰接在相邻的另一连接块31上。所述的座板2的两侧还设有扶手部21,所述的扶手部21上还设有用于患者手拉缓解压力的手托22。所述的手托22为包括两个支撑柱23以及与支撑柱23相连的手握部24,所述的手握部24为弧形,所述的弧形的手握部24圆弧方向朝外。所述的座板2的两侧设有导轨25,所述的扶手部21与导轨25之间还设有连接部26,所述的连接部26与导轨25间滑移配合,所述的扶手部21安装在连接部26上。所述的连接部26包括支座27和连接杆28,所述的支座27与导轨25间滑移配合,所述的连接杆28一端固定在支座27上,所述的连接杆28另一端与扶手部21铰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相邻的一组连接块之间的电机的伸缩杆的伸缩量,从而使背板的几块连接块形成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背部适配的弧度,使脊柱后凸畸形困难患者能获得很舒适的仰卧位,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和风险。通过设置手托22,减少了患者手术时的压力。

所述的背板3的一侧还设有氧气导管36,所述的氧气导管36前端设有出氧孔,所述的氧气导管36的外侧包覆有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任何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的金属定型软管。所述的背板3的一侧设有安装支架32,所述的金属定型软管末端设有安装座33,所述的安装有金属定型软管的安装座33铰接在安装支架32上。通过设置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任何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的金属定型软管制成的氧气导管,实现手术病人在铺巾下非接触式吸氧,而不影响手术操作。另外,管体前端采用可自由弯折的结构设计,便于医生针对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进行操作,促进铺巾下空气流通,对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可提高其舒适度,有利于病人的安全。该装置结构简易。

所述的背板3与头板4之间还设有安装杆6,所述的安装杆6的一端连接在背板3顶部,所述的头板4铰接在安装杆6的另一端。

所述的连接块31上设有铰接座34,所述的电机5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34上,所述的伸缩杆51上铰接有连接件35,所述的连接件3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31连接。所述的连接件35为折线形,所述的折线形的连接件35一端铰接在伸缩杆5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块3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