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尿管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182发布日期:2019-01-04 23:42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尿管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尿管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输尿管软镜鞘不具备负压吸引清石功能,这使得目前的输尿管软镜手术只能将结石打碎成细小结石,而不能将结石吸引出来,致使患者体内留有大量细小结石,手术后须要依靠患者自身分泌的尿液冲洗将体内结石排出体外。但这种排石方法可能会引发结石排出时对输尿管的摩擦与损伤,产生输尿管区的疼痛、炎症、感染、狭窄或者形成石街(石街即被手术打碎的小结石在细长的输尿管中排成了队,犹如石头铺成的道路,故名石街),严重者还须要二次手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取出结石的输尿管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尿管冲洗装置,包括导引鞘,在所述导引鞘内耦合连接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内设有第一隔片,所述第一隔片把冲洗管的管腔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注水器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一端与空压器连通,另一端设有内窥镜;在所述第二腔室设置内窥镜一端的管壁上还设有一段条形槽,在该第二腔室对应侧的管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气孔,至少一个所述气孔设置在条形槽的周围。

采用以上结构,冲洗管由导引鞘带入输尿管,并由内窥镜传输的图像显示,到达并找到已碎结石的位置,接着,打开注水器,由于冲洗管的直径较小,水经第一腔室流出后会形成喷注状,喷注状的水流流入输尿管,并对已碎结石形成喷洗,能借此喷注力去移动已碎结石,此时,再打开空压器,进行抽气,在气流带动下,输尿管内的注水以及已碎的结石颗粒,经气孔或条形槽进入第二腔室,由于有水流的冲刷,减轻了已碎结石的移动对输尿管的摩擦与损伤,也就降低了输尿管区的疼痛、炎症、感染的发生几率,再加上气流作用,已碎结石能被快速吸走,同时,内窥镜还能观察结石区域是否冲洗、吸取干净,避免了取石盲区的产生,并降低了二次手术的几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手术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注水冲石和抽吸取石能同步进行,且互不干扰,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为了便于设置内窥镜,并避免损伤内窥镜的线束,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还设有第二隔片,所述第二隔片在第二腔室内分隔出第三腔室,在所述第三腔室内嵌设有内窥镜;在所述隔片对应第二腔室的一侧设有线槽,所述线槽与第三腔室连接贯通,所述内窥镜的线束穿设出第三腔室,并沿线槽伸出第二腔室,该伸出端设有线束插头。

为了控制水流大小,以免损伤输尿管壁,同时防止流水回流,避免结石颗粒堵塞第一腔室,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腔室与注水器之间设有单向阀。

为了控制气压,以便吸取不同大小的结石颗粒,同时也要避免损伤输尿管壁,作为优选,在所述空压器上设有气压阀。

为了便于分离吸出的流水与结石,以免损伤设备,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二腔室与空压器之间设有连接管,在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过滤片,在所述过滤片与冲洗管之间设有盛物带,所述盛物带与连接管连通。

为了便于吸取不同规格的已碎结石,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槽的长度为1~2cm,宽度为2~3mm。

为了便于多角度,多位置的吸取流水和已碎结石颗粒,作为优选,至少一个所述气孔的直径为0.5~1mm。

为了避免管件材质损伤输尿管壁,同时为了便于生产,作为优选,所述冲洗管、第一隔片以及第二隔片均由PE材料注塑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连接有注水器和空压器,并设有内窥镜以便观察取石,气孔和条形槽的设置便于多角度,多位置的吸取流水和不同大小的已碎结石颗粒,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导引鞘1等组成,在所述导引鞘1内耦合连接有冲洗管2,所述冲洗管2内设有第一隔片21,所述第一隔片21把冲洗管2的管腔分为第一腔室22和第二腔室23,所述第一腔室22与注水器3连通,在所述第一腔室22与注水器3之间设有单向阀31。

所述第二腔室23的一端设有带气压阀41的空压器4,另一端设有第二隔片24,在所述第二腔室23与空压器4之间设有连接管6,在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过滤片61,在所述过滤片61与冲洗管2之间设有盛物带62,所述盛物带62与连接管6连通;所述第二隔片24在第二腔室23内分隔出第三腔室25,在所述第三腔室25内嵌设有内窥镜5。

在所述隔片21对应第二腔室23的一侧设有线槽211,所述线槽211与第三腔室连接贯通,所述内窥镜5的线束穿设出第三腔室25,并沿线槽211伸出第二腔室23,该伸出端设有线束插头51。

在所述第二腔室23设置内窥镜5一端的管壁上还设有一段条形槽52,所述条形槽52的长度为1~2cm,优选为2cm,宽度为2~3mm,优选为2mm;在该第二腔室23对应侧的管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气孔53,至少一个所述气孔53设置在条形槽52的周围,且直径为0.5~1mm,优选为0.8mm。

所述冲洗管2、第一隔片21以及第二隔片24均由PE材料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3所示,冲洗管2耦合连接在导引鞘1上,内窥镜5的线束穿设出第三腔室25,并沿线槽211伸出第二腔室23,伸出端的线束插头51与图像设备连接。

冲洗管2由导引鞘1带入输尿管内,并由内窥镜5传输的图像显示,找到并到达已碎结石的位置,接着,打开注水器3,由于冲洗管2的直径较小,水经第一腔室22流出后会形成喷注状,喷注状的水流流入输尿管,并对已碎结石形成喷洗,能借喷注状流水的喷注力去移动已碎结石,此时,再打开空压器4,并由气压阀41控制负气压力进行抽气,也能根据已碎结石颗粒的大小,调整负气压力,以便吸附较大颗粒的结石并带出输尿管,在气流带动下,输尿管内的注水以及已碎的结石颗粒,经气孔53或条形槽52进入第二腔室23,由于有水流的冲刷,减轻了已碎结石的移动对输尿管的摩擦与损伤,也就降低了输尿管区的疼痛、炎症、感染的发生几率,再加上气流作用,已碎结石能被快速吸走,同时,内窥镜5还能观察结石区域是否冲洗、吸取干净,气孔53和条形槽52的设置便于多角度,多位置的吸取流水和不同大小的已碎结石颗粒,稍微转动下冲洗管2,更能全方位的进行清洗和取石,避免了取石盲区的产生,并降低了二次手术的几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手术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注水冲石和抽吸取石能同步进行,且互不干扰,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用范围广。

吸出的流水和结石颗粒进入连接管6,在负气压力的带动下,经过滤片61的过滤作用,流水穿过过滤片61进入空压器4并收集起来,而结石颗粒则被过滤片61挡下,落入盛物带62中。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