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体位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576发布日期:2018-09-28 18:35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床体位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床体位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很多情况下,需要调节床头或床尾至15度、20度、30度、45度……,目前的角度调节方式都是通过肉眼观看大概的度数,这种操作方式无法达到合理的调节标准。护理工作要求严谨、准确,作为护理工作者往往在调节床头、床尾时也很苦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病床体位调节器,以达到可视化和操作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病床体位调节器,在床体的靠板末端设置挂接座,并在挂接座上安装有垂线,所述垂线中部套装有气鸣器,气鸣器下端设置有卡装在垂线上的防滑部件;在与垂线交接处的床体上设置有对称的挡台,垂线从对称挡台之间通过,对称挡台之间的间隙略小于气鸣器的宽度。

所述气鸣器包括一个锥形气囊,锥形气囊的中心设置有轴孔,气囊的内腔与轴孔隔离,气囊的下端设置有孔并安装有气鸣嘴。

所述防滑部件包括一个弹性外壳,弹性外壳内侧设置有扁孔,扁孔的内壁上安装有防滑牙,垂线从防滑牙中间通过并被防滑牙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让抬高床头、床尾的角度可视化,便于观察和操作。所有需要调节床头、床尾的患者都可以使用。

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囊式的结构,通过气囊与挡台接触挤压后产生气鸣,提醒调节到位。本实用新型又通过在气鸣器下方设置防滑部件,实现了气鸣器高度的可调性和固定性相结合,实现最佳的角度调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床体,2为靠板,3为挂接座,4为垂线,5为气鸣器,6为挡台。51为锥形气囊,52为轴孔,53为气鸣嘴,54为弹性外壳,55为防滑牙,56为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病床体1位调节器与可调节病床结合使用时,在床体1的靠板2末端设置挂接座3,并在挂接座3上安装有垂线4。垂线4中部套装有气鸣器5,气鸣器5下端设置有卡装在垂线4上的防滑部件。

气鸣器5的具体结构参见图2所示,气鸣器5包括一个锥形气囊51,锥形气囊51的中心设置有轴孔52,气囊的内腔与轴孔52隔离,气囊的下端设置有孔并安装有气鸣嘴53。气囊式的结构,通过气囊与挡台6接触挤压后产生气鸣,提醒调节到位。

防滑部件的具体结构参见图3所示,防滑部件包括一个弹性外壳54,弹性外壳54内侧设置有扁孔56,扁孔56的内壁上安装有防滑牙55,垂线4从防滑牙55中间通过并被防滑牙55压紧。防滑部件实现了气鸣器5高度的可调性和固定性相结合,实现最佳的角度调节效果。

在与垂线4交接处的床体1上设置有对称的挡台6,垂线4从对称挡台6之间通过,对称挡台6之间的间隙略小于气鸣器5的宽度。

使用方法:把做好的病床体1位调节器上端系到床板的挂接座3位置,调节床头,可也将各气鸣器5设置为不同颜色,例如:红色串珠与床挡平行,即为床头抬高15度、紫色串珠为30度、黄色串珠为45度。或者设置气鸣器5控制气鸣嘴53的音长变化确定调节程度。气鸣嘴53是一种依靠气流发生的小喇叭。从而床尾的角度可视化,便于观察和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