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6695发布日期:2018-10-23 23:2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用来对活性成分的投用进行辅助的施放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用来透过皮肤投用活性成分的贴片部件。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贴敷剂、图1所示的微针贴片等。而且,还已知用来辅助贴片部件的贴敷的器具,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贴敷剂用的辅助器具。该辅助器具具备:具有比贴敷剂大的面的支撑体、在支撑体的一个面上涂布有感压性粘接剂而能暂时保持贴敷剂的粘着面部,以及非粘着面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2/002177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一例,在采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辅助器具的情况下,由于支撑体的粘着面部大致平坦,因此,将贴敷剂保持在那里后有时难以将剥离贴片除去。对此,考虑在将剥离贴片从贴敷剂剥离之后将该贴敷剂保持在辅助器具的粘着面部,但是,在此情况下,由于贴敷剂的柔软性,可能会发生贴敷剂的粘着剂层彼此附着、产生褶皱。

在作为另外例子所示的微针贴片(参照图1)中,多个微针沿贴片的主面形成,因此,为了将这些微针向皮肤穿刺必须将该微针从主面立起。

这样,对于贴片部件相应于其种类有各种要求。如果有能够与贴片部件的种类无关地将贴片部件适当地适用于皮肤的施放器会很方便。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施放器用来将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具备面对皮肤的底板、与底板相向且能朝向底板按下的顶板,和弯曲部,所述弯曲部通过使在顶板朝向底板移动后的按下状态下行进过来的上述贴片部件弯曲,从而将该贴片部件适用于上述皮肤。

在上述施放器中,在施放器(更具体来说,顶板)朝向皮肤移动后状态下向弯曲部前进过来的贴片部件被该弯曲部弯曲之后适用于皮肤。通过这样的构思,当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时对该贴片部件施加一定量以上的按压力,因此不论谁使用此施放器都可以将贴片部件恰当地适用于皮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将贴片部件恰当地适用于皮肤。

附图说明

图1是与第1及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一起使用的微针贴片的俯视图。

图2是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3是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六个面的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可动板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9是模式地表示穿刺的形态的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立体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六个面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使用方法的图。

图14是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15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的使用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说明中对于相同或是同等的构成组件标示以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施放器是用来将向活体内投用任意的活性成分(例如药剂)的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时使用的辅助器具。对与施放器一起使用的、适用于皮肤的贴片部件不做限定,例如可列举贴敷剂、微针贴片等。使用者通过使用施放器,能够以比用手直接使用贴片部件的场合更加恰当的力将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贴片部件的一例表示了微针贴片。参照图1,对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1一起使用的微针贴片90进行说明。图1是微针贴片的俯视图。如此图所示,微针贴片90为带状,具有大致沿贴片的主面91形成在该贴片上的多个微针92。这些微针92在贴片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分别整齐排列,所有微针92的前端无例外地朝向贴片的一端(图1中为左方)。微针92的前端的朝向,与微针贴片90使用时的该微针贴片90的行进方向一致。

微针贴片90及微针92的材料并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借助不锈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其他金属、其他树脂、生物分解性材料、陶瓷和活体吸收性材料其中的任何一种材料来制作微针贴片90及微针92。或者,也可以组合这些材料来制作微针贴片90及微针92。

微针92可以借助蚀刻技术来形成。贴片若为金属,可借助药液将该贴片局部溶解来形成微针92。贴片若为非金属,可借助激光对该贴片进行局部切割而形成微针92。在这些情况下,于各微针92的周围会产生空隙。当然,也可以借助蚀刻以外的任何手法来形成微针92。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微针92为三角形状,不过微针的形状并没有任何限定。无论哪一种微针,由于都不用预先使微针92从贴片的主面91立起,所以可以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微针贴片90。

微针贴片90的尺寸并没有限定。具体来说,厚度的下限可以是5μm也可以是90μm,厚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μm也可以是300μm。长度的下限可以是0.1cm也可以是1cm,长度的上限可以是50cm也可以是90cm。宽度的下限可以是0.1cm也可以是1cm,宽度的上限可以是60cm也可以是30cm。微针贴片90的长度及宽度的下限是考虑活性成分的投用量所决定,长度及宽度的上限是考虑活体的大小所决定。

对于微针92的参数并没有限定。具体来说,针的高度的下限可以是10μm也可以是100μm,其高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0μm也可以是1000μm。针的密度的下限可以是0.05根/cm2也可以是1根/cm2,该密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0根/cm2也可以是5000根/cm2。密度的下限,是由投用1mg活性成分所求得的针的根数及面积所换算出的值,而密度的上限,是考虑针的形状之后的限界值。

作为应用于皮肤的活性成分的准备方法,可考虑预先将活性成分涂布在微针贴片90自身上的手法、在将微针92穿刺于皮肤之前将活性成分涂布于该皮肤上的手法,以及将微针92在皮肤上进行穿刺之后将活性成分涂布于该皮肤上的手法。若是要预先将活性成分涂层于微针贴片90,虽是以尽可能将预定黏度的涂层液以均等的厚度涂布于贴片整体为佳,但由于微针92沿着主面91,所以沿着主面进行涂布可以容易地执行。涂布可以使用网版印刷的原理来实施,借助其他的方法来实施也可以。在使用生物分解性的贴片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贴片本身内含活性成分。

微针贴片90也可以以被衬套保护的形态提供。作为衬套的材质的例子可列举丙烯等的塑料,但是对其材质不做任何限定,例如也可以用金属或其它种类的树脂等制作衬套。微针贴片90通过带片或粘着剂等固定在或临时粘在此衬套的一个面上。

微针贴片90直至被施放器弯曲为止呈微针92大致沿着贴片的主面91延伸的状态。因此,只要不使用施放器,就不用担心微针92碰到其它物体(例如使用者的皮肤、衣服等)或被钩挂住。其结果,可以确保微针92操作时的安全性。例如,使用者可以安全地进行微针贴片90的保管、搬送,即将使用时的准备等。

接着,参照图2~图6对施放器1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从施放器1的上方看的立体图。图3是从施放器1的下方看的立体图。图4是施放器1的六个面的图。图5是施放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后述的可动板10的立体图。

施放器1整体呈长方体状,具备使用时面对活体的皮肤的可动板10,和覆盖该可动板10的盒体20。可动板10与盒体20在一端通过连结部15连结,通过此构造,施放器1可以采取如订书机(日文:ステイプラ)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盒体20侧定义为施放器1的上侧,将可动板10侧定义为施放器1的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施放器1的上面相当的盒体20的部分称作顶板21。将存在连结部15的那侧(可动板10与盒体20连结的那侧)定义为施放器1的后侧,将其相反侧(以连结部15作为旋转轴使可动板10与盒体20相互接近、分离的那侧)定义为施放器1的前侧。而且,将与施放器1的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施放器1的宽度方向。

可动板10具备底板11、弯曲部12、导向部13、阻力部14,及连结部15。

底板11是在使用施放器1时面对活体的皮肤的部分。在底板11的下面的前端附近,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突起11a。通过这样地使底面的一部分向皮肤隆起,将微针贴片90(贴片部件)向皮肤按压,因此,可以将微针贴片90(贴片部件)更加确实地适用于皮肤。但是,此突起11a不是必要的要素。

弯曲部12是使微针贴片90弯曲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12是在形成在底板11上的孔11b的前侧的缘部沿宽度方向延伸地设置的细的圆柱部件。此圆柱部件可以为了使微针贴片90的行进更加圆滑而设置成可以旋转,也可以设置成不能旋转。

导向部13是设置在底板11的上面的前端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贯通孔(但是,在图中由一条线表示导向部13)。微针贴片90从此导向部13进入施放器1的内部,沿底板11的上面前进,由弯曲部12被弯曲约180°,适用于皮肤。

阻力部14是对朝弯曲部12前进的微针贴片90施加阻力的机构,设置在底板11的上面。设置阻力部14的目的是,通过对朝向弯曲部12的微针贴片90施加张力来消除该微针贴片90的松弛。阻力部14具备配置在导向部13与弯曲部12之间的滚轮14a、在滚轮14a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地配置的压缩弹簧14b,和用来将压缩弹簧14b的弹性力向滚轮14a传递的传递板14c。传递板14c的前端被成形为滚轮14a的旋转轴,滚轮14a通过此轴与传递板14c一体化。压缩弹簧14b的一端安装在底板11的上面,压缩弹簧14b的另一端被传递板14c的后端部按压。在传递板14c的中央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件14d,此轴件14d固定在底板11上,从而将阻力部14与底板11一体化。压缩弹簧14b的弹性力经传递板14c向滚轮14a传递,由此滚轮14a向底板11被按压。即,压缩弹簧14b提供将滚轮14a向底板11按压的弹性力。滚轮14a为按压部件的一例,压缩弹簧14b为弹性部件的一例。

从导向部13进入施放器1中的微针贴片90,在底板11与滚轮14a之间通过并向弯曲部12前进。滚轮14a也可以设置成可以旋转,从而能一边向微针贴片90施加滚动摩擦、滑动摩擦等阻力一边将该微针贴片90圆滑地送出。但是,滚轮14a的旋转并不是必须的。滚轮14a被压缩弹簧14b的弹性力向底板11按压,因此其微针贴片90被底板11与滚轮14a夹住。当压缩弹簧14b的弹性力过强时,难以将微针贴片90插入底板11与滚轮14a之间,或使微针贴片90向弯曲部12前进。另一方面,如果其弹性力过于弱,则微针贴片90可能会松弛,微针贴片90可能无法恰当地适用于皮肤(例如,微针92不能充分立起)。压缩弹簧14b的构造或弹性力也可以被设计成,将微针贴片90张紧而不会松弛,而且使使用者能简单地使施放器1动作。

连结部15是用来将盒体20与可动板10连结的构造。连结部15具备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件15a,和安装在此轴件15a的一端的螺旋弹簧15b。盒体20及可动板10通过轴件15a而一体化,使用者可以将此轴件15a作为旋转轴使盒体20及可动板10的前端接近和离开。螺旋弹簧15b的弹性力使盒体20的前端与可动板10的前端向分离的方向运动。螺旋弹簧15b为弹性部件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对施放器1施加外力,为此将盒体20的前端与可动板10的前端相互分离的状态称作“非按下状态“。此非按下状态是顶板21未朝底板11移动(例如,未被按压)的状态。或者,非按下状态也被称作施放器1的自然的状态。另一方面,将对盒体20或可动板10施加外力,盒体20的前端与可动板10的前端相互接近的状态称作“按下状态”。在将施放器1放置在皮肤上的状态下使用者移动顶板21(或盒体20)(例如,按压)的情况下,盒体20的前端接近可动板10,而此状态为按下状态。螺旋弹簧15b的构造或弹性力,也可以考虑微针贴片90那样的贴片部件向皮肤的恰当适用来进行设计。

不对用来制作施放器1的材料进行限定。例如,作为盒体20及可动板10的材料可列举丙烯等的塑料,但是也可以采用金属、其它种类的树脂等。弯曲部12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可以为丙烯等的塑料,也可以为其它种类的树脂。

施放器1的尺寸可由任意的基准来决定。例如,施放器1的宽度也可相应于微针贴片90的宽度来决定。而且,施放器1的全长(前后方向的长度)也可以考虑其操作性来决定。

接着,参照图7~图9对施放器1及微针贴片9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7及图8是表示施放器1的使用方法的图。图9是模式地表示穿刺的形态的图。在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微针贴片90如何设置在施放器1上,将微针贴片90用实线表示,将施放器1用虚线表示。

首先,如图7所示,使用者将微针贴片90设置在施放器1上。具体来说,使用者将微针贴片90的一端从底板11的孔11b通到导向部13,或从导向部13通到底板11的孔11b。而且,使用者将微针贴片90在弯曲部12的附近弯曲。微针92的前端的方向与从导向部13向弯曲部12的方向一致。

接着,使用者将施放器1放置在皮肤S上(更加具体来说,活性部分的适用部位)。在将施放器1放置在皮肤S上的状态下,施放器1为非按下状态(自然状态)。

另外,为了使此后对施放器1的操作不会使微针贴片90在皮肤S上错位,也可以在微针贴片90的一端(最初开始与皮肤S接触的端部)设置粘着剂。或者,使用者也可以用手指或胶带等将微针贴片90的一端固定在皮肤S上。

而且,使用者如图8所示那样一边将顶板21(或盒体20)朝向底板11运动(例如,向箭头A1所示的方向按压),一边向施放器1的后方(箭头A2所示的方向)移动施放器1。通过此操作,微针贴片90从导向部13被拉入施放器1中通过阻力部14(更加具体来说,滚轮14a)到达弯曲部12。而且,微针贴片90在弯曲部12被弯曲约180度(翻转)。于是,如图9所示,位于弯曲了的部分的微针92从主面91立起,立起的微针92刺入皮肤S。在施放器1与皮肤S之间一度立起的微针92是沿微针贴片90的宽度方向的一列。立起的微针92与主面91所成的角度应大于0度且不足180度。如图9所示,从主面91立起的微针92刺入皮肤时的穿刺角度θ(微针92与皮肤S所成的角度)也大于0度且不足180度。穿刺角度的下限为20度、34度,或者也可以为40度,其角度的上限为160度、140度,或者也可以为100度。

通过使用者将施放器1移动所要的距离,将其距离的范围内的多个微针92刺入皮肤。因此,使用者可以调整微针贴片90的适用面积投用所要的量的活性成分。使用者可以立即剥离微针贴片90,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该微针贴片90继续适用于皮肤S。

如上所述,施放器1可以用于贴敷剂的使用。使用者在将粘着剂层朝上的状态下,与微针贴片90的场合相同地将贴敷剂设置在施放器1上。而且,使用者一边将顶板21向底板11按压一边将施放器1向后移动。通过此操作,粘着剂层(贴敷剂的作用面)在弯曲部12朝向弧的外侧折曲,去除衬套,贴附在皮肤上。

(第2实施方式)

用图10及图11对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2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0是施放器2的立体图。图11是施放器2的六个面的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也作为贴片部件的一例来表示微针贴片。

施放器2也具备平的底板31及顶板32,这2片板在重叠的状态下在一端通过螺旋弹簧33连结而形成。底板31是在使用时面对活体的皮肤的板材,顶板32是与底板31相向的板材。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顶板32侧定义为施放器2的上侧,将底板31侧定义为施放器2的下侧。而且,将存在螺旋弹簧33那侧(底板31与顶板32连结侧)定义为施放器2的前侧,将其相反侧定义为施放器2的后侧。而且,将与施放器2的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施放器2的宽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的底板31的截面是从前侧向后侧变窄的细长的大致直角三角形。另一方面,沿前后方向的顶板32的截面为细长的矩形。

使用者可以以螺旋弹簧33的周边作为旋转轴使底板31及顶板32的后端接近或离开。螺旋弹簧33的弹性力朝向使底板31与顶板32分离的方向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对施放器2施加外力,为此将底板31的后端与顶板32的后端相互分离的状态称作“非按下状态”。此非按下状态也是顶板32不向底板31移动(例如,未进行推压)的状态。或者,非按下状态也可称作是施放器2的自然的状态。而且,将对底板31或顶板32施加外力,底板31的后端与顶板32的后端相互接近的状态称作“按下状态”。在将施放器2放置在皮肤上的状态下使用者移动顶板32(例如,按压)的情况下,顶板32的后端与底板31接近,此状态为按下状态。螺旋弹簧33的构造或弹性力也可以考虑将微针贴片90那样的贴片部件恰当地适用于皮肤来进行设计。螺旋弹簧33为弹性部件的一例。

在底板31的后端设有使微针贴片90弯曲的弯曲部34。此弯曲部34是沿宽度方向延伸地设置的细的圆柱部件。此圆柱部件可以设置成能够旋转以便使微针贴片90的行进更加圆滑,设置成不旋转也可以。

在施放器2的前端形成将微针贴片90向弯曲部34引导的导向部35。此导向部35是由底板31的上面的前端与顶板32的下面的前端形成的狭缝状的贯通孔(但是,图中用一条线表示导向部35)。导向部35在非按下状态(施放器2的自然状态)为闭合的状态,在按下状态下,为以能够通过微针贴片90的程度打开的状态。在非按下状态下,导向部35阻碍微针贴片90向弯曲部34的行进。微针贴片90从此导向部35进入施放器2的内部,沿底板31的上面前进,在弯曲部34弯曲约180°,适用于皮肤。

在顶板32的下面的后端设置对向弯曲部34前进的微针贴片90施加阻力的阻力部36。阻力部36是沿宽度方向延伸地设置的细的圆柱部件。此圆柱部件,为了一边对微针贴片90施加阻力一边使该微针贴片90的行进更加圆滑,可以设置成能够旋转。但是,阻力部36的旋转并不是必须的。设置阻力部36的目的是,通过对朝向弯曲部34的微针贴片90施加张力来消除该微针贴片90的松弛。阻力部36设置在弯曲部34的前方。在按下状态下将施放器2沿皮肤向后拉时,微针贴片90可以从导向部35在施放器2中前进,但是向弯曲部34前进的微针贴片90被阻力部36与底板31夹住。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对用来制作施放器2的材料不做限定,施放器2的尺寸可以按任意的基准决定。

接着,用图12及图13对施放器2及微针贴片9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图12及图13是表示施放器2的使用方法的图。在图13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表示微针贴片90如何被设置在施放器2中,用实线表示微针贴片90,用虚线表示施放器2。

首先,如图12所示,使用者将微针贴片90设置在施放器2上。具体来说,使用者将顶板32朝底板31推压,从而将导向部35打开,然后,将微针贴片90的一端从施放器2的后方通到导向部35或从导向部35通到施放器2的后方。而且,使用者将微针贴片90在弯曲部34的附近折弯。微针92的前端的方向与从导向部35朝向弯曲部34的方向一致。

接着,使用者将施放器2放置在皮肤S上(更加具体来说,活性部分的适用部位)。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为了此后的施放器2的操作不会导致微针贴片90在皮肤S上错位而在微针贴片90的一端设置粘着剂。使用者用手指或胶带等将微针贴片90的一端固定在皮肤S上也可以,这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

而且,使用者一边如图13所示那样将顶板32向底板31移动(例如,向箭头A3所示的方向推)一边将施放器2移动到施放器2的后方(箭头A4所示的方向)。通过此操作,微针贴片90从导向部35被拉入施放器2中并在阻力部36通过后到达弯曲部34。而且,微针贴片90被弯曲部34弯曲约180度(翻转)。于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位于弯曲了的部分的微针92从主面91立起,立起的微针92被刺入皮肤S(参照图9)。微针92的立起的样子及微针92的穿刺角度θ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使用者将施放器2移动所要的距离,从而将该距离的范围内的多个微针92刺入皮肤。因此,使用者可以对微针贴片90的适用面积进行调整,投用所要的量的活性成分。使用者可以将微针贴片90立即剥离,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微针贴片90继续适用于皮肤S。这些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施放器2也可以用于贴敷剂的使用。使用者在将粘着剂层朝上的状态下,与微针贴片90的场合相同地将贴敷剂设置在施放器2上。而且,使用者一边将顶板32向底板31推一边将施放器2向后拉。通过此操作,粘着剂层(贴敷剂的作用面)在弯曲部34向弧的外侧折曲,将衬套去除,贴附于皮肤。

(第3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采取订书机那样的动作的施放器中,也可以对朝向非按下状态下的弯曲部的贴片部件的行进进行阻碍。用图14~图17对作为第3实施方式的此变型进行说明。图14是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1A的上方看的立体图。图15是从施放器1A的下方看的立体图。图16是施放器1A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表示施放器1A的使用方法的图,尤其模式地表示挡块的动作。以下,特别对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之处进行说明,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造及机能进行简单说明或省略其说明。

施放器1A整体呈长方体状,具备使用时面对活体的皮肤的可动板10A,和覆盖该可动板10A的盒体20A。可动板10A与盒体20A在一端通过连结部15连结,通过此构造,施放器1A可以采取如订书机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盒体20A那侧定义为施放器1A的上侧,将可动板10A那侧定义为施放器1A的下侧。将与施放器1A的上面相当的盒体20A的部分称作顶板21。将存在连结部15的那侧(可动板10A与盒体20A连结侧)定义为施放器1A的后侧,将其相反侧(以连结部15作为旋转轴使可动板10A与盒体20A相互接近、分离的那侧)定义为施放器1A的前侧。而且,将与施放器1A的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施放器1A的宽度方向。

可动板10A除了具备底板11、弯曲部12、导向部13、阻力部14,及连结部15,还具备挡块16及排出口17。

底板11、弯曲部12、导向部13、阻力部14,及连结部15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底板11是在施放器1A的使用时面对活体的皮肤的部分。也可以在底板11的下面的前端附近形成细长的突起11a。弯曲部12是将微针贴片90弯曲的部分,是在形成于底板11的孔11b的前侧的缘部沿宽度方向延伸地设置的圆柱部件。导向部13是设置在底板11的上面的前端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贯通孔。微针贴片90从此导向部13进入施放器1A的内部。阻力部14是针对向弯曲部12前进的微针贴片90施加阻力的机构。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阻力部14具备滚轮14a、压缩弹簧14b(未图示)、传递板14c,及轴件14d。连结部15是用来将盒体20A与可动板10A连结的构造,具备轴件15a与螺旋弹簧15b。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将不对施放器1A施加外力,因而盒体20A的前端与可动板10A的前端相互分离的状态称作“非按下状态“,将对盒体20A或可动板10A施加外力,盒体20A的前端与可动板10A的前端相互接近的状态称作“按下状态”。

挡块16是在按下状态下将贴片部件向弯曲部12导向,在非按下状态下阻碍贴片部件向弯曲部12的行进的构成要素。挡块16设置在底板11的上面。挡块16具备整体呈L字形的挡块本体161、将此挡块本体161沿宽度方向贯通地安装在挡块本体161上的轴件162,和安装在此轴件162的一端的螺旋弹簧163。挡块本体161具备沿底板11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部161a,和从此水平部161a的前端向下延伸的脚部161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传递板14c上形成与该脚部161b对应的孔,使脚部161b将此传递板14c贯通地配置挡块本体161。脚部161b的前端(下端)可以与底板11的上面接触。水平部161a的后端部(轴件162后方的区域)向上方隆起地形成,以下将此部分称作隆起部161c。轴件162与底板11固定,从而将挡块16底板11一体化。螺旋弹簧163的弹性力朝着将脚部161b的前端向底板11按压的方向作用。螺旋弹簧163为弹性部件的一例。

排出口17是设置在底板11的后方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贯通孔。排出口17是用来将从微针贴片90剥离的衬套93(参照图17)向施放器1A外送出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微针贴片90以被衬套93保护的形态提供。

在盒体20A的顶棚(顶板21的内侧)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突起22。此突起22设置在能与挡块16的隆起部161c接触的位置。

参照图17对施放器1A及微针贴片9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而且,对由挡块16对微针贴片90的行进的控制进行说明。在图17中,为了易于理解地表示微针贴片90及衬套93的动作流程以及挡块16的动作,用实线表示微针贴片90、衬套93、挡块16及突起22,用虚线表示施放器1A。

使用者将带有衬套93的微针贴片90的一端从底板11的孔11b通到导向部13,或从导向部13通到底板11的孔11b中。微针92的前端的方向与从导向部13朝向弯曲部12的方向一致。接着,使用者将衬套93在弯曲部12的附近从微针贴片90剥离,将微针贴片90折弯。剥离了的衬套93的前端位于脚部161b的前方。

接着,使用者将施放器1A放置在皮肤S上(更加具体来说,放置在活性部分的适用部位)。在将施放器1A放置在皮肤S上的状态下,施放器1A处于非按下状态(自然状态)。在此非按下状态下,挡块16的脚部161b的前端被螺旋弹簧163的弹性力按向底板11,因此,通往排出口17的通路被挡块本体161(更加具体来说,脚部161b)堵塞。为此,阻碍剥离了的衬套93向排出口17的行进。剥离了的衬套93与仍贴附在微针贴片90上的其它部分的衬套93相连,因此,结果能对微针贴片90向弯曲部12的行进进行阻碍。

然后,使用者将顶板21(或盒体20A)向底板11移动(例如,向箭头A5所示的方向按)。通过此操作,盒体20A的突起22碰到挡块16的隆起部161c使其隆起部161c下降。于是,挡块本体161抵抗螺旋弹簧163的弹性力以轴件162为中心旋转而从底板11离开(更加具体来说,脚部161b从底板11离开)。其结果,将至此为止被堵着的通路(通往排出口17的通路)开放,因此,衬套93可以自由地移动。因此,使用者维持着此按下状态向施放器1A的后方(箭头A6所示的方向)移动施放器1A,微针贴片90从导向部13被拉入施放器1A中而到达弯曲部12,被弯曲部12弯曲约180度(翻转)。于是,位于弯曲了的部分的微针92从主面91立起,立起的微针92刺入皮肤S。由弯曲部12从微针贴片90剥离了的衬套93从排出口17向施放器1A外送出。

当使用者维持着按下状态将施放器1A移动到后方之后该使用者停止对顶板21下按时,从底板11离开的脚部161b被螺旋弹簧163的弹性力在此按向底板11。在此非按下状态下,向排出口17流动来的衬套93被底板11与脚部161b夹住,因此,衬套93的行进受到阻碍,因此,微针贴片90向弯曲部12的行进也受到阻碍。这样,在使用施放器1A的情况下,仅在使用者对顶板21(或盒体20A)施加一定量以上的推压力时,微针贴片90可以适用于皮肤。

另外,施放器1A也可以用于贴敷剂的使用,这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如上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施放器是用来将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的施放器,具备对着皮肤的底板、与底板相向且能按向底板的顶板,和使在顶板向底板移动后的按下状态下行进过来的贴片部件弯曲从而将该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的弯曲部。

在这样的方面中,在施放器(更加具体来说,顶板)向皮肤移动后的状态下向弯曲部前进而来的贴片部件被该弯曲部弯曲后适用于皮肤。通过此构造,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时向该贴片部件施加一定量以上的按压力,因此不论是谁使用此施放器,都可以将贴片部件恰当地适用于皮肤。这意味着可以提高贴片部件的适用的再现性。例如在贴敷剂的情况下,可以使贴敷剂不产生褶皱地将粘着剂层牢固地适用于皮肤。而且,在微针贴片的情况下,可以将微针在弯曲的时刻从贴片的主面立起而将其微针可靠地刺入皮肤。

在微针贴片的使用中,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为,不对微针贴片施加冲击而将微针立起后推压进皮肤,从而将各微针刺穿皮肤。因此,可以不对被投用者造成恐怖感地投用活性成分。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还可以具备将贴片部件在按下状态下向弯曲部引导,在顶板未向底板移动的非按下状态下对贴片部件向弯曲部的行进进行阻碍的导向部。通过采用不移动顶板的话贴片部件就不前进的构成,从而可以防止贴片部件无意中的行进。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还可以具备在按下状态下将贴片部件向弯曲部导向,在顶板未朝底板移动的非按下状态下阻碍贴片部件向弯曲部的行进的挡块。通过采用不移动顶板的话贴片部件就不前进的构成,可以防止贴片部件的无意中的行进。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可以为,挡块具备挡块本体和提供将该挡块本体向底板按压的弹性力的弹性部件,顶板具备能与挡块本体接触的突起,在非按下状态下,突起与挡块本体不接触,挡块本体由弹性力向底板被按压,从而阻碍贴片部件的行进,在按下状态下,突起与挡块本体接触,挡块抵抗弹性力从底板离开,从而将贴片部件向弯曲部导向。这样,通过采用利用了弹性力的构成,可以用简单的构造实现对贴片部件的无意中行进更加确实地进行防止的机构。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进一步还可以具备至少按下状态下,对向弯曲部前进的贴片部件施加阻力的阻力部。通过对贴片部件施加阻力,可以使贴片部件的行进固定,将贴片部件以固定的力适用于皮肤。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也可以为,阻力部在按下状态下对贴片部件进行夹紧从而对该贴片部件施加阻力,在顶板未朝底板移动的非按下状态下不对贴片部件进行夹紧。在此情况下,可以仅限于在使贴片部件向弯曲部前进时,即,仅限于在将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时对贴片部件施加阻力。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可以为,阻力部具备按压部件和提供将该按压部件向底板按压的弹性力的弹性部件,由底板及按压部件对向弯曲部前进的贴片部件进行夹紧从而对该贴片部件施加阻力。这样,通过利用弹性力将贴片部件夹紧,从而可以将施加到贴片部件的阻力保持固定。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还可以进一步具备产生使底板与顶板向分离的方向运动的弹性力的弹性部件。通过此构造,可以使在将贴片部件适用于皮肤时施加的推压力为一定量以上的水平,因此不论谁使用此施放器,都可以将贴片部件恰当地适用于皮肤。

在其它方面涉及的施放器中,贴片部件也可以是具有沿贴片的主面形成的多个微针的微针贴片。在此情况下,可以使微针从贴片的主面立起后将其微针可靠地刺入皮肤。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型。

如上所述,贴片部件不限于微针贴片。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的施放器可以用于包含贴敷剂在内的其它种类的贴片部件。

第1实施方式中的导向部13,也可以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导向部35同样地,在非按下状态(施放器1的自然状态)下为闭合的状态,在按下状态下,打开成能够使贴片部件通过的程度。即,也可以设计在非按下状态下对贴片部件向弯曲部12的行进进行阻碍的导向部13。

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施放器2中,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底板31的下面设置突起。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圆柱部件作为弯曲部,但是,只要能将贴片部件弯曲而使微针立起,弯曲部的构成无论怎样都可以。例如,平板的端部也可以作为弯曲部发挥作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贴片部件从施放器的前方(或后方)向后方(或前方)插入从而将贴片部件设置在施放器上,但是,也可以将施放器设计成能将贴片部件从施放器的侧方插入。

导向部及阻力部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而且,导向部及阻力部都可以省略。例如,导向部13也可以作为阻力部发挥作用。

附图标记说明

1…施放器、10…可动板、11…底板、12…弯曲部、13…导向部、14…阻力部、14a…滚轮(按压部件)、14b…压缩弹簧(弹性部件)、20…盒体、21…顶板、2…施放器、31…底板、32…顶板、34…弯曲部、35…导向部、36…阻力部、22…突起、90…微针贴片、92…微针、1A…施放器、10A…可动板、20A…盒体、16…挡块、17…排出口、161…挡块本体、163…螺旋弹簧(弹性部件)、93…衬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