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导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383发布日期:2018-06-08 06:5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PICC导管,尤其是涉及一种PICC导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导管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能较长时间留置体内,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常见的静脉导管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液透析导管等。不论是CVC还是PICC都需要将导管置于中心静脉中,置管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且成本高。对于需要长期输液,不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如果采用留置针方式输液,因受留置针使用时间及留置时间的限制很难满足需求。采用外周静脉置管,经一次静脉穿刺,就可以留置在静脉内长时间给病人输液。

现有的PICC导管连接器均为固定结构无法拆卸,受污染后需要更换导致浪费的情况,而且连接紧密性差,对导管的保护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PICC导管受污染后更换浪费,连接紧密性差和对导管保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约成本、连接紧密性好和对导管保护效果好的PICC导管连接器。

为此,本发明设有手柄、钢管、套管和尖端软管,钢管插接于手柄内并固定,套管套设于钢管的外周,其一端与手柄相连,另一端与尖端软管相连。

优选的,手柄设有手柄本体,手柄本体的前端还设有钢管固定管,钢管插接于钢管固定管内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手柄本体的两侧还设有侧翼,钢管固定管与其两侧的侧翼之间形成卡槽;套管设有套管本体,套管本体的一端设有卡扣,卡扣与卡槽相配合。

优选的,侧翼的前端设有向钢管固定管方向延伸的限位部。

优选的,套管本体的另一端还设有层状连接管,尖端软管内部还设有层状连接槽,层状连接管与层状连接槽相配合。

优选的,层状连接管设有锥形层,层状连接槽设有锥形槽,锥形层与锥形层相配合。

优选的,套管内还过盈配合有内置软管,钢管穿过内置软管。

优选的,手柄本体的尾端还设有螺旋槽。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本较低;连接器的结构稳定,与需要输液的导管连接紧密,内置软管和尖端软管对导管都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连接器可从卡扣和卡槽处进行拆卸,在一次连接过程中,管路不畅,可进行二次连接,避免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这个问题导致其他情况发生,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放大图。

图3为图1三向瓣膜处导管的截面放大图。

图4为连接器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套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尖端软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固定夹固定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保护帽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中符号标记:

1、连接器;2、造影堵头;3、导管;4、导管前端;5、三向瓣膜切口;6、显影部;7、透明部;8、手柄;8.1、导管本体;8.2、侧翼;8.3、钢管固定管;8.4、卡槽;8.5、限位部;8.6、螺旋槽;9、钢管;10、套管;10.1、套管本体;10.2、卡扣;10.3、层状连接管;11、内置软管;12、尖端软管;12.1、层状连接槽;13.固定夹;13.1、固定夹本体;13.2、粘贴板;13.3、调节螺母;14、保护套;14.1、收紧部;14.2、防水层;14.3、内衬层;14.4、延伸段;14.5、口袋;15、保护帽;15.1、第一圆柱帽;15.2、第二圆柱帽;15.3、卡扣;15.4卡槽、15.5、圆孔;16、肝素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连接器1,连接器1内部插接有硅胶导管3,导管3全长66cm,在其置入人体后,可根据实际需要的长度进行剪切。导管3设有导管前端4,导管前端4采用弧面封口设计。这样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患者身体遭受机械损伤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好,而且在保持导管通畅的同时无需使用肝素冲管,更有利于易出血病人使用,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导管3上与导管前端4相邻设有三向瓣膜切口5,如图2所示,三向瓣膜切口5与导管3的管腔相贯通。三向瓣膜切口5长度为7mm,其与导管前端4端头之间的距离为4.5mm。三向瓣膜切口5可以同时在正压、负压、平衡压的情况下使用,更加有利于输注药液、血样采集和压力监测,不使用时,瓣膜自动闭合,可防止血液返流和气栓形成,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导管前端4还设有造影堵头2,造影堵头内含大量的显影剂,可加重显影,方便确定导管进入人体的位置。

如图3所示,导管3沿其轴向方向由相对设置的显影部6和相对设置的透明部7共同围绕而成,三向瓣膜切口5设于其中的一个透明部7上。显影部6不透明,其内含显影剂,可在X光下显影。显影部6的外壁上面还设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标记,在显影剂的作用下,可以使操作者清楚地了解插入的深度,方便实用。两两相对设置的好处在于范围分布更广,更加方便人们对于导管位置以及进入深度的观察。当然,导管3可以由一个显影部6和一个透明部7直接围绕形成,方便导管3的生产制作,节约成本,显影部6占整个管截面的40%-50%。

如图4所示,连接器1设有手柄8、钢管9、套管10、内置软管11和尖端软管12,钢管9插接于手柄8内并固定,套管10的一端与手柄8相连,另一端与尖端软管12相连,内置软管11设于套管10内,套管10套在钢管9的外周。

如图5所示,手柄8设有手柄本体8.1,手柄本体8.1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侧翼8.2。手柄8的前端还设有钢管固定管8.3,钢管9就通过插接与钢管固定管8.3内与手柄8形成固定连接。钢管固定管8.3与其两侧的侧翼8.2之间形成卡槽8.4,侧翼8.2的前端设有向钢管固定管方向8.3延伸的限位部8.5。手柄本体8.1的尾端还设有螺旋槽8.6,用于与肝素帽相连接。

如图6所示,套管10设有套管本体10.1,套管本体10.1的后端设有卡扣10.2,卡扣10.2与手柄8的卡槽8.4相配合,从而使套管10与手柄8相连接。卡扣与卡槽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连接方式,只需方便拆卸即可。套管本体10.1的前端还设有层状连接管10.3。套管本体10.1内还过盈配合有内置软管11,钢管9从内置软管11中穿过。

如图7所示,尖端软管12内部还设有层状连接槽12.1,套管10前端的层状连接管10.3插入层状连接槽12.1内并与层状连接槽12.1相配合。层状连接管10.3设有若干个锥形层,层状连接槽12.1设有若干个锥形槽,在层状连接管10.3插入层状连接槽12.1中后,锥形层与锥形槽相配合,形成了良好的限位关系,防止套管10从尖端软管12中脱出。

本新型在使用时,在导管3插入到人体内后,将导管内的导丝拔出,然后将导管裁切至合适的长度,将漏在人体外侧的一端从尖端软管12内插入至钢管9上并被内置软管11套紧,从而将导管3与连接器1相连接。

导管3上与尖端软管12相邻还设有固定夹13,如图8所示,固定夹13设有固定夹本体13.1,固定夹本体13.1内设有导管槽,导管3设于导管槽中。固定夹本体13.1的两侧均铰接有粘贴板13.2,可粘贴在人体手臂上,从而对导管3进行固定,防止移位。固定夹本体13.1上与导管槽垂直相通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母13.3。通过转动调节螺母13.3,可以对导管槽内的导管3进行挤压或松开,从而调节导管的输液流量。

为了对伤口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还设有保护套14,如图9所示,保护套14为袖筒状,其两端设有收紧部14.1,前后两端的收紧部14.1将保护套14紧固在人体的手臂上。保护套14设有防水层14.2,防水层14.2的内侧设有内衬层14.3,防水层14.2为硅胶,其可以起到较好的放水作用,内衬层14.3可以为棉布等亲肤材料,保证人体的舒适性。防水层14.2的两端边缘向内设有延伸段14.4,延伸段14.4设于内衬层14.3的两端外侧,从而在保护套14的两端也起到了很好的放水作用,安全性较高,防止感染。另外,内衬层14.3的内侧还设有口袋14.5,在保护套14套在人体手臂上以后,将漏在人体外侧的PICC管全部套住,同时,连接器1可放置于口袋14.5内,保证其稳定性。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设有保护帽15和肝素帽16,肝素帽16旋接于手柄本体8.1尾端的螺旋槽8.6上,保护帽15套在肝素帽16和连接器1上。保护帽15设有保护帽本体,保护帽本体沿其圆周方向上设有开门,开门的长度与保护帽本体的长度相同。开门的一端与保护帽本体铰接,另一端设有卡扣15.3,保护帽本体上还设有卡槽15.4,卡扣15.3与卡槽15.4相配合。这样,通过打开或闭合卡扣卡槽,就可以实现开门的打开或关闭,从而方便将肝素帽16和连接器1放入并保护起来。

保护帽15设有第一圆柱帽15.1和第二圆柱帽15.2,第一圆柱帽15.1与第二圆柱帽15.2固定连接或呈一体设置。第一圆柱帽15.1套设于肝素帽16的外周,第二圆柱帽15.2套设于连接器1的外周且第二圆柱帽15.2的前端设有圆孔15.5,圆孔15.5套设于连接器1的套管10上。保护帽15的设置充分了保护了肝素帽16,避免其产生感染的问题。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