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448发布日期:2018-06-22 23:2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属于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朵里有一些特殊的声音如嗡嗡、嘶嘶或尖锐的哨声等,但周围却找不到相应的声源,这种情况即为耳鸣。耳鸣使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医学认为,耳鸣是多种病症的常见症状,常与耳聋合并出现,多发于中老年人,故“聋为鸣之渐,鸣为聋之始”之说。古代医籍中对耳鸣的论述很多,如中国最早的医著《(黄帝内经》中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明代医籍《景岳全书)》中说:“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多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致聋聩。故人于中年之后,每多耳鸣,如风雨,如蝉鸣,如潮声者,是皆阴衰肾亏而然”。数千年来,中医学者在整体理论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运用方药、针灸、按摩、导引等疗法治疗耳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果放任自流,不去治疗,最终的结局是耳聋,而且是不能治愈的;目前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常用血管扩张剂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方法适用的人群窄,而且副作用大,通常的治疗药物,如丁教授耳聋通窍丸、 耳聋左慈丸、 知柏地黄丸、 耳聋丸, 这些药治疗周期长、 见效慢, 但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醋柴胡3-5份、甘草7-11份、半夏5-13份、葛根13-15份、牛膝9-13份、大枣7-9份和苍耳子4-8份。

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柴胡取出杂质和残茎,清洗干净,然后将柴胡进行浸润,待柴胡浸润透后,将柴胡切成长3-5cm长度、1-3cm厚度的厚片,并投入烘干设备中干燥3-5个小时,然后将干燥后的柴胡加入定量米醋搅拌均匀,其重量比为5:1,并放入封闭的闷罐中进行闷润,当米醋被柴胡完全吸收后,文火加热炒干,后取出晾至冷却,筛去碎屑备用;

步骤2.将甘草除去杂质以及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1-3mm的厚度,并进行晾晒后备用,将葛根去除残茎,并清洗干净,然后切成长3-5cm、厚2-4cm的厚片,并进行晾晒,然后磨成粉末备用,将牛膝取出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长3-5cm、厚1-3cm的厚片,并晾晒备用;

步骤3.将半夏、大枣以及苍耳子除杂后进行清洁,并进行晾晒,然后将干燥的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捣碎后备用;

步骤4.取3-5份重量份的醋柴胡、7-11份重量份的甘草、5-13份重量份的半夏、13-15份重量份的葛根、9-13份重量份的牛膝、7-9份重量份的大枣和4-8份重量份的苍耳子;

步骤5.将7-11份重量份的甘草放入水中浸泡20-24小时,后将甘草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将9-13份重量份的牛膝放入浓度为3-5%,温度为100℃的盐水中进行浸泡,浸泡60-80分钟后,将牛膝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与甘草共同进行文火熬制,然后将捣碎的5-13份重量份的半夏、7-9份重量份的大枣和4-8份重量份的苍耳子依次投入煎药器皿中进行熬制,后倒出药液冷却后服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中1中,在柴胡浸润过程中,将柴胡放置在长条形的容器中,然后使浸润水淹没至柴胡1/3高度的位置,在浸润过程中定时翻滚柴胡和添加浸润水,从而使柴胡进行全面浸润,且不流失有效成分。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5中,在投入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之前,将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5-35分钟。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5中,文火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通过将醋柴胡3-5份、甘草7-11份、半夏5-13份、葛根13-15份、牛膝9-13份、大枣7-9份和苍耳子4-8份进行组合,达到了补肾之阴阳、 益气血、 聪耳明目、兼以养心以及排毒消肿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醋柴胡3-5份、甘草7-11份、半夏5-13份、葛根13-15份、牛膝9-13份、大枣7-9份和苍耳子4-8份。

一种耳鼻喉科用于治疗耳鸣的药物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柴胡取出杂质和残茎,清洗干净,然后将柴胡进行浸润,待柴胡浸润透后,将柴胡切成长3-5cm长度、1-3cm厚度的厚片,并投入烘干设备中干燥3-5个小时,然后将干燥后的柴胡加入定量米醋搅拌均匀,其重量比为5:1,并放入封闭的闷罐中进行闷润,当米醋被柴胡完全吸收后,文火加热炒干,后取出晾至冷却,筛去碎屑备用;

步骤2.将甘草除去杂质以及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1-3mm的厚度,并进行晾晒后备用,将葛根去除残茎,并清洗干净,然后切成长3-5cm、厚2-4cm的厚片,并进行晾晒,然后磨成粉末备用,将牛膝取出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长3-5cm、厚1-3cm的厚片,并晾晒备用;

步骤3.将半夏、大枣以及苍耳子除杂后进行清洁,并进行晾晒,然后将干燥的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捣碎后备用;

步骤4.取3-5份重量份的醋柴胡、7-11份重量份的甘草、5-13份重量份的半夏、13-15份重量份的葛根、9-13份重量份的牛膝、7-9份重量份的大枣和4-8份重量份的苍耳子;

步骤5.将7-11份重量份的甘草放入水中浸泡20-24小时,后将甘草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将9-13份重量份的牛膝放入浓度为3-5%,温度为100℃的盐水中进行浸泡,浸泡60-80分钟后,将牛膝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与甘草共同进行文火熬制,然后将捣碎的5-13份重量份的半夏、7-9份重量份的大枣和4-8份重量份的苍耳子依次投入煎药器皿中进行熬制,后倒出药液冷却后服用。

在步骤中1中,在柴胡浸润过程中,将柴胡放置在长条形的容器中,然后使浸润水淹没至柴胡1/3高度的位置,在浸润过程中定时翻滚柴胡和添加浸润水,从而使柴胡进行全面浸润,且不流失有效成分,在步骤4中,在投入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之前,将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5-35分钟,在步骤5中,文火熬制的时间为40-60分钟。

实施例1:醋柴胡3份、甘草7份、半夏5份、葛根13份、牛膝9份、大枣7份和苍耳子4份,将甘草除去杂质以及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1mm的厚度,并进行晾晒后备用,将葛根去除残茎,并清洗干净,然后切成长3cm、厚2cm的厚片,并进行晾晒,然后磨成粉末备用,将牛膝取出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长3cm、厚1cm的厚片,并晾晒备用,将半夏、大枣以及苍耳子除杂后进行清洁,并进行晾晒,然后将干燥的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捣碎后备用,取3份重量份的醋柴胡、7份重量份的甘草、5份重量份的半夏、13份重量份的葛根、9份重量份的牛膝、7份重量份的大枣和4份重量份的苍耳子,将7份重量份的甘草放入水中浸泡20小时,后将甘草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将9份重量份的牛膝放入浓度为3%,温度为100℃的盐水中进行浸泡,浸泡60分钟后,将牛膝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与甘草共同进行文火熬制,然后将捣碎的5份重量份的半夏、7份重量份的大枣和4份重量份的苍耳子依次投入煎药器皿中进行熬制,后倒出药液冷却后服用。

实施例2:醋柴胡5份、甘草11份、半夏13份、葛根15份、牛膝13份、大枣9份和苍耳子8份,将柴胡取出杂质和残茎,清洗干净,然后将柴胡进行浸润,待柴胡浸润透后,将柴胡切成长5cm长度、3cm厚度的厚片,并投入烘干设备中干燥5个小时,然后将干燥后的柴胡加入定量米醋搅拌均匀,其重量比为5:1,并放入封闭的闷罐中进行闷润,当米醋被柴胡完全吸收后,文火加热炒干,后取出晾至冷却,筛去碎屑备用,将甘草除去杂质以及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3mm的厚度,并进行晾晒后备用,将葛根去除残茎,并清洗干净,然后切成长5cm、厚4cm的厚片,并进行晾晒,然后磨成粉末备用,将牛膝取出残茎,清洗干净后切成长5cm、厚3cm的厚片,并晾晒备用,将半夏、大枣以及苍耳子除杂后进行清洁,并进行晾晒,然后将干燥的大枣、半夏以及苍耳子捣碎后备用,取5份重量份的醋柴胡、11份重量份的甘草、13份重量份的半夏、15份重量份的葛根、13份重量份的牛膝、9份重量份的大枣和8份重量份的苍耳子,将11份重量份的甘草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后将甘草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将13份重量份的牛膝放入浓度为5%,温度为100℃的盐水中进行浸泡,浸泡80分钟后,将牛膝以及浸泡液倒入煎药器皿中,与甘草共同进行文火熬制,然后将捣碎的13份重量份的半夏、9份重量份的大枣和8份重量份的苍耳子依次投入煎药器皿中进行熬制,后倒出药液冷却后服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