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2407发布日期:2018-11-17 00:2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院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卧床病人手臂的恢复疗程。但是人力对此肌肉恢复工作达不到机械装置的效果,且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人数有限,并不能够有效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对恢复健康的要求,此装置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底端相通设有位于所述第三空腔右方的第四空腔,所述底端相通设有位于所述第四空腔右方的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左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向左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端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五空腔左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五空腔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升降轴,所述第一升降轴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升降杆,所述第四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且向上延伸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顶部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二空腔内,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且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杆,所述固定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之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右端延伸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一u形板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升降轴,所述第二升降轴与所述升降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左端延伸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锁紧带,所第二u形板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警报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端面滑动配和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固定连接有警报灯,所述第一空腔底部内壁内嵌设有旋转电动机,所述旋转电动机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顶部末端贯穿所述第一空腔顶部内壁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向右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右端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带轮,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后端所述带轮后方的齿转轮,所述第二滑动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用以与所述齿转轮啮合连接的齿条板,所述齿条板贯穿所述第六空腔且与所述第一空腔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内固定连接有前后延伸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滚筒,所述带轮上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绳索,所述绳索通过所述滚筒与所述第二u形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滚筒前后宽度大于所述第二u形板前后宽度。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前后内壁内设有对称的旋转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u形板由于重力作用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且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此时,所述第一滑动块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五空腔右端内壁接触,所述第二u形板由于弹簧的拉力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同时,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端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接触,保证了该装置能够有序进行且使患者手臂刚开始进入装置时有个较舒服的位置。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工作时,首先打开所述旋转门使患者手臂放在所述第一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上,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正向转动,则所述第一滑动块向左移动,通过所述升降杆使所述第一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逆时针旋转,当患者感觉手臂位置恰当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同时,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带将患者手臂与所述第一u形板固定,通过所述第二锁紧带将患者所述与所述第二u形板固定,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正向转动,使所述第二滑动块向右移动,则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齿转轮向右移动,由于齿转轮与所述齿条板啮合连接,则所述齿转轮同时旋转,通过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带轮旋转,则所述绳索带动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顺时针旋转,当所述第二u形板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逆向转动,则所述第二螺纹杆逆向转动,则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二u形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顺时针转动,从而达到恢复作用,保证了患者手臂能够有效运动起来,并且可以控制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时间的长短。

当本发明的装置工作结束时,打开所述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使患者手臂离开该装置,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逆向转动,使所述第一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顺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一u形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逆向转动,使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二u形板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且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关闭所述旋转门,保证了该装置内部环境的整洁以及该装置工作时能够有序进行。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放了人力,实现了患者手臂肌肉恢复的自动化,在该装置前后方的两个旋转门可以实现对患者左右手臂肌肉切换着恢复,并且可以控制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时间的长短,大大提高了对不同患者手臂恢复的效果,并保证了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非作业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装置,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空腔18,所述第一空腔18内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第一空腔18底端相通设有第二空腔39,所述第二空腔39底端相通设有第三空腔34,所述第二空腔39底端相通设有位于所述第三空腔34右方的第四空腔31,所述39底端相通设有位于所述第四空腔31右方的第五空腔30,所述第五空腔30左端内壁内嵌设有第一电动机26,所述第一电动机26左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向左延伸的第一螺纹杆27,所述第一螺纹杆27左端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五空腔30左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7上螺纹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五空腔30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动块29,所述第一滑动块29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8,所述第一固定块28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升降轴25,所述第一升降轴25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升降杆24,所述第四空腔31内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且向上延伸的第二固定块32,所述第二固定块32顶部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二空腔39内,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3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41,所述固定轴41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且向左延伸的第一固定杆42,所述固定轴41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42之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固定杆37,所述第二固定杆37右端延伸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21,所述第一u形板21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锁紧带20,所述第一u形板21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2,所述第三固定块22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升降轴23,所述第二升降轴23与所述升降杆24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2左端延伸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板35,所述第二u形板3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锁紧带36,所第二u形板35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弹簧33,所述弹簧33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34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0顶部设有警报装置。

有益地,所述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61,所述第一壳体61内设有第一空腔63,所述第一壳体61顶部端面滑动配和连接有第二壳体66,所述第二壳体66内设有第二空腔67,所述第二空腔67内固定连接有警报灯65,所述第一空腔63底部内壁内嵌设有旋转电动机62,所述旋转电动机62顶部末端动力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旋转轴64,所述旋转轴64顶部末端贯穿所述第一空腔63顶部内壁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6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嵌设在所述第一空腔18左端内壁的第二电动机11,所述第二电动机11右端末端动力连接有向右延伸的第二螺纹杆12,所述第二螺纹杆12右端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一空腔18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2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动块17,所述第二滑动块17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六空腔13,所述第六空腔13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上固定连接有前后对称的带轮15,所述转动轴16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后端所述带轮15后方的齿转轮14,所述第二滑动块17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且用以与所述齿转轮14啮合连接的齿条板19,所述齿条板19贯穿所述第六空腔13且与所述第一空腔18左右内壁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第二空腔39内固定连接有前后延伸的旋转轴40,所述旋转轴40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滚筒43,所述带轮15上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绳索38,所述绳索38通过所述滚筒43与所述第二u形板35固定连接。

有益地,所述滚筒43前后宽度大于所述第二u形板35前后宽度。

有益地,所述第二空腔39前后内壁内设有对称的旋转门。

当本发明的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u形板21由于重力作用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39底部内壁接触且所述升降杆24位于所述第五空腔30内,此时,所述第一滑动块29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五空腔30右端内壁接触,所述第二u形板35由于弹簧33的拉力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39底部内壁接触,同时,所述第二滑动块17左端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18左端内壁接触。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工作时,首先打开所述旋转门使患者手臂放在所述第一u形板21、所述第二u形板35上,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26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27正向转动,则所述第一滑动块29向左移动,通过所述升降杆24使所述第一u形板21绕着所述固定轴41逆时针旋转,当患者感觉手臂位置恰当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26停止转动,同时,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带20将患者手臂与所述第一u形板21固定,通过所述第二锁紧带36将患者所述与所述第二u形板35固定,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11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2正向转动,使所述第二滑动块17向右移动,则所述转动轴16带动所述齿转轮14向右移动,由于齿转轮14与所述齿条板19啮合连接,则所述齿转轮14同时旋转,通过所述转动轴16带动所述带轮15旋转,则所述绳索38带动所述第二u形板35绕着所述固定轴41顺时针旋转,当所述第二u形板35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11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2逆向转动,则所述第二螺纹杆12逆向转动,则所述第二u形板35绕着所述固定轴41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二u形板35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39底部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11带动所述第二u形板35绕着所述固定轴41顺时针转动,从而达到恢复作用。

当本发明的装置工作结束时,打开所述第一锁紧带20、第二锁紧带36,使患者手臂离开该装置,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26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27逆向转动,使所述第一u形板21绕着所述固定轴41顺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一u形板20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39底部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26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11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2逆向转动,使所述第二u形板35绕着所述固定轴41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二u形板35与所述第二空腔39底部内壁接触且所述第二滑动块17左端与所述第一空腔18左端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11停止转动,此时关闭所述旋转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的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u形板由于重力作用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且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此时,所述第一滑动块右端端面与所述第五空腔右端内壁接触,所述第二u形板由于弹簧的拉力使其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同时,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端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接触,保证了该装置能够有序进行且使患者手臂刚开始进入装置时有个较舒服的位置。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工作时,首先打开所述旋转门使患者手臂放在所述第一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上,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正向转动,则所述第一滑动块向左移动,通过所述升降杆使所述第一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逆时针旋转,当患者感觉手臂位置恰当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同时,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带将患者手臂与所述第一u形板固定,通过所述第二锁紧带将患者所述与所述第二u形板固定,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正向转动,使所述第二滑动块向右移动,则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齿转轮向右移动,由于齿转轮与所述齿条板啮合连接,则所述齿转轮同时旋转,通过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带轮旋转,则所述绳索带动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顺时针旋转,当所述第二u形板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逆向转动,则所述第二螺纹杆逆向转动,则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二u形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顺时针转动,从而达到恢复作用,保证了患者手臂能够有效运动起来,并且可以控制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时间的长短。

当本发明的装置工作结束时,打开所述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使患者手臂离开该装置,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逆向转动,使所述第一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顺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一u形板底部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逆向转动,使所述第二u形板绕着所述固定轴逆时针转动,当所述第二u形板与所述第二空腔底部内壁接触且所述第二滑动块左端与所述第一空腔左端内壁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关闭所述旋转门,保证了该装置内部环境的整洁以及该装置工作时能够有序进行。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放了人力,实现了患者手臂肌肉恢复的自动化,在该装置前后方的两个旋转门可以实现对患者左右手臂肌肉切换着恢复,并且可以控制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时间的长短,大大提高了对不同患者手臂恢复的效果,并保证了装置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