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3027发布日期:2018-08-24 20:1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实验室研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灭菌装置是利用蒸汽、具有灭菌性的气体或等离子体对收纳于容器内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的装置。

例如专利申请号201310223732.2中一种中空筒体,筒体两端设有封头,封头和筒体外套设有保温层;反烧炉包括炉膛和设置于炉膛内的空心炉排,空心炉排通过循环进水管和灭菌器内腔底部连通;热能交换器包括多回程烟道和换热管,多回程烟道一端与炉膛连接,多回程烟道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换热管设于多回程烟道内,换热管一端与循环水泵连接,循环水泵通过循环出水管与灭菌器内腔底部连通,换热管另一端与空心炉排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在原有灭菌器结构上新加入反烧炉和热能交换器、循环水泵,且对传统热能交换器结构作出改进,将其内部烟道变为多回程式,提升了热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更环保。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培养皿灭菌装置和上述专利中的灭菌装置在使用蒸汽灭菌时存在易在培养皿表面产生冷凝水,从而导致培养皿污染,并且由于培养皿在灭菌装置内位置固定,蒸汽接受面唯一,杀菌效果不佳。

再如专利申请号201510893376.4中一种灭菌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由顶板底板、前板、后板和两块侧板组成;两块侧板上均设置有提手,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滚轮,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气管;箱体上部设置有第一容置腔,箱体下部设置有第二容置腔,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上开设有通孔。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杀死病原菌,避免了在医疗环境中的交叉感染;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维修等有益效果。

蒸汽灭菌装置在为温度高达200度左右的环境中灭菌,而培养皿在灭菌结束后,若立即取出则会因温度骤变而导致培养皿炸裂,只能等灭菌装置自然降温,缺少加速降温的装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以解决现有蒸汽灭菌时存在易在培养皿表面产生冷凝水,从而导致培养皿污染,并且由于培养皿在灭菌装置内位置固定,蒸汽接受面唯一,杀菌效果不佳,立即取出则会因温度骤变而导致培养皿炸裂,只能等灭菌装置自然降温,缺少加速降温的装置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包括壳体,电机,密封门,压力表,支撑脚,加热电机,水箱,配电箱,放水泄压阀,散热翅片,调温旋钮,蒸汽进管,聚水层,底座,散热机组,托盘挡板,轴承,蒸汽直管,蒸汽喷头,夹头,积水孔板,测温电阻,凸耳,引流板,支撑杆,调整盘,球块,聚水槽,套件,螺旋杆,紧固丝帽,定位销和销孔,所述壳体顶部中央竖直安放有电机,且电机传动部分与壳体内部组件转动相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左下角处设置有压力表,且压力表的探头部分伸入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前端面上安置有密封门;所述支撑脚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配电箱安装在壳体的右端侧面上;所述壳体背面上通过支架安放有加热电机和水箱,其中加热电机设置在水箱的左右两端,并且水箱的背面上设置有与加热电机相连的调温旋钮;所述底座设置在壳体内侧的底部,且底座中部设置有散热机组,散热机组的顶部置于底座的空腔内;所述底座的左端和右端侧面上均安装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横跨底座内部和外部;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聚水层,且聚水层的左端和右端侧面上局安装有放水泄压阀;所述聚水层上方铺设有积水孔板;所述水箱前侧面上部向外引设有蒸汽进管,且蒸汽进管穿过聚水层并从聚水层上部的积水孔板的中间引进壳体内部;所述蒸汽进管末端与安装在积水孔板和壳体顶板内侧的蒸汽直管相连接,且蒸汽直管中部环形设置有六组圆形的蒸汽喷头;所述蒸汽直管上端和下端外部均套装有托盘挡板,且托盘挡板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积水孔板和壳体上,其中下方的轴承顶部设置有六组测温电阻,而上方的轴承与壳体顶部的电机转动相连接;所述托盘挡板边角向外延伸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耳,且上下凸耳之间设置有夹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顶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外凸的弧状结构的引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放水泄压阀安装在聚水层底板的中部,并且放水泄压阀内端的聚水层上设置有聚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由支撑杆,调整盘和球块共同组成,其中支撑杆外侧为螺纹结构,并且调整盘套接在支撑杆外部,而半球状的球块固定设置调整盘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挡板为正六面体状结构,且托盘挡板之间的夹头为两部分对称的半圆状环槽构成,并且两个夹头外侧通过固定的紧固丝帽与螺旋杆转动相连接,而螺旋杆外端与套件转动相连接,而套件固定设置在托盘挡板上的凸耳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的对接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和销孔,其中定位销设置在下方的夹头的顶部,而上方的夹头的底部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高度与底座的高度相同,使得散热翅片顶部能够与聚水层的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积水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且积水孔板左端和右端与壳体内壁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弧状的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夹头和托盘挡板的设置,通过托盘挡板为正六面体状结构,且托盘挡板之间的夹头为两部分对称的半圆状环槽构成,并且两个夹头外侧通过固定的紧固丝帽与螺旋杆转动相连接,而螺旋杆外端与套件转动相连接,而套件固定设置在托盘挡板上的凸耳上,使得托盘挡板能够在电机的转动下,带动夹头部分转动,从而使得夹头内的培养皿能够接受到蒸汽的喷扫,并且转动能够避免积水,提高了杀菌效率,并减少了对培养皿的污染,并且夹头的对界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和销孔,其中定位销设置在下方的夹头的顶部,而上方的夹头的底部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销孔,使得夹头在对接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在培养皿旋转时脱落,如图6所示。

引流板和积水孔板的设置,通过壳体内部顶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外凸的弧状结构的引流板,能够使得壳体内部顶板上的水珠能够沿引流板向下滑落,避免水珠滴落在培养皿上造成污染,如图5所示,使得积水孔板上方能够保持干燥,而经过积水孔板的冷凝水能够迅速汇入聚水层中,使得壳体内部的冷凝水不会积存,避免产生培养皿污染。

散热机组和散热翅片的设置,通过底座设置在壳体内侧的底部,且底座中部设置有散热机组,散热机组的顶部置于底座的空腔内,并且散热翅片高度与底座的高度相同,使得散热翅片顶部能够与聚水层的底部相接触,使得散热机组和散热翅片能够相互配合,在进行杀菌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右前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后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后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无密封门结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夹头部分结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6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无壳体部分结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图1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电机,3-密封门,4-压力表,5-支撑脚,6-加热电机,7-水箱,8-配电箱,9-放水泄压阀,10-散热翅片,11-调温旋钮,12-蒸汽进管,13-聚水层,14-底座,15-散热机组,16-托盘挡板,17-轴承,18-蒸汽直管,19-蒸汽喷头,20-夹头,21-积水孔板,22-测温电阻,23-凸耳,101-引流板,501-支撑杆,502-调整盘,503-球块,901-聚水槽,2001-套件,2002-螺旋杆,2003-紧固丝帽,2004-定位销,2005-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细菌实验培养皿用的灭菌装置,包括壳体1,电机2,密封门3,压力表4,支撑脚5,加热电机6,水箱7,配电箱8,放水泄压阀9,散热翅片10,调温旋钮11,蒸汽进管12,聚水层13,底座14,散热机组15,托盘挡板16,轴承17,蒸汽直管18,蒸汽喷头19,夹头20,积水孔板21,测温电阻22,凸耳23,引流板101,支撑杆501,调整盘502,球块503,聚水槽901,套件2001,螺旋杆2002,紧固丝帽2003,定位销2004和销孔2005,所述壳体1顶部中央竖直安放有电机2,且电机2传动部分与壳体1内部组件转动相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左下角处设置有压力表4,且压力表4的探头部分伸入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前端面上安置有密封门3;所述支撑脚5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配电箱8安装在壳体1的右端侧面上;所述壳体1背面上通过支架安放有加热电机6和水箱7,其中加热电机6设置在水箱7的左右两端,并且水箱7的背面上设置有与加热电机6相连的调温旋钮11;

所述底座14设置在壳体1内侧的底部,且底座14中部设置有散热机组15,散热机组15的顶部置于底座14的空腔内;所述底座14的左端和右端侧面上均安装有散热翅片10,且散热翅片10横跨底座11内部和外部;所述底座11的上方安装有聚水层13,且聚水层13的左端和右端侧面上局安装有放水泄压阀9;所述聚水层13上方铺设有积水孔板21;

所述水箱7前侧面上部向外引设有蒸汽进管12,且蒸汽进管12穿过聚水层13并从聚水层13上部的积水孔板21的中间引进壳体1内部;所述蒸汽进管12末端与安装在积水孔板21和壳体1顶板内侧的蒸汽直管18相连接,且蒸汽直管18中部环形设置有六组圆形的蒸汽喷头19;所述蒸汽直管18上端和下端外部均套装有托盘挡板16,且托盘挡板16分别通过轴承17固定在积水孔板21和壳体1上,其中下方的轴承17顶部设置有六组测温电阻22,而上方的轴承17与壳体1顶部的电机2转动相连接;所述托盘挡板16边角向外延伸设置有圆柱状的凸耳23,且上下凸耳23之间设置有夹头20。

其中,所述壳体1内部顶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外凸的弧状结构的引流板101,能够使得壳体1内部顶板上的水珠能够沿引流板101向下滑落,避免水珠滴落在培养皿上造成污染,如图5所示。

其中,所述放水泄压阀9安装在聚水层13底板的中部,并且放水泄压阀9内端的聚水层13上设置有聚水槽901,使得聚水层13中的积水能够向聚水槽901中汇聚,并且能够通过放水泄压阀9排放到外部。

其中,所述支撑脚5由支撑杆501,调整盘502和球块503共同组成,其中支撑杆501外侧为螺纹结构,并且调整盘502套接在支撑杆501外部,而半球状的球块503固定设置调整盘502的底部,使得支撑脚5可自由调节高度,并且球块503的设置避免了杂物使得支撑脚5不稳定的缺陷。

其中,所述托盘挡板16为正六面体状结构,且托盘挡板16之间的夹头20为两部分对称的半圆状环槽构成,并且两个夹头20外侧通过固定的紧固丝帽2003与螺旋杆2002转动相连接,而螺旋杆2002外端与套件2001转动相连接,而套件2001固定设置在托盘挡板16上的凸耳23上,使得托盘挡板16能够在电机2的转动下,带动夹头20部分转动,从而使得夹头20内的培养皿能够接受到蒸汽的喷扫,并且转动能够避免积水,提高了杀菌效率,并减少了对培养皿的污染。

其中,所述夹头20的对接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2004和销孔2005,其中定位销2004设置在下方的夹头20的顶部,而上方的夹头20的底部上开设有与定位销2004相对应的销孔2005,使得夹头20在对接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在培养皿旋转时脱落,如图6所示。

其中,所述散热翅片10高度与底座14的高度相同,使得散热翅片10顶部能够与聚水层13的底部相接触,并且能够配合散热机组15对聚水层13进行散热降温。

其中,所述积水孔板2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并且积水孔板21左端和右端与壳体1内壁的相交处设置有圆弧状的密封条,使得积水孔板21上方能够保持干燥,而经过积水孔板21的冷凝水能够迅速汇入聚水层13中。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在使用时,首先将配电箱8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在一起,打开密封门3,将夹头20上的紧固丝帽2003向两端旋起,使得夹头20分开,把培养皿放置于夹头20内,夹头20的对接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2004和销孔2005,其中定位销2004设置在下方的夹头20的顶部,而上方的夹头20的底部上开设有与定位销2004相对应的销孔2005,使得夹头20在对接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在培养皿旋转时脱落,如图6所示,而托盘挡板16为正六面体状结构,且托盘挡板16之间的夹头20为两部分对称的半圆状环槽构成,并且两个夹头20外侧通过固定的紧固丝帽2003与螺旋杆2002转动相连接,而螺旋杆2002外端与套件2001转动相连接,而套件2001固定设置在托盘挡板16上的凸耳23上,使得托盘挡板16能够在电机2的转动下,带动夹头20部分转动,从而使得夹头20内的培养皿能够接受到蒸汽的喷扫,并且转动能够避免积水,提高了杀菌效率,并减少了对培养皿的污染,开启水箱7两侧内的加热电机6使得水箱7内的洁净水升温产生蒸汽,水箱7内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进管12进入到蒸汽直管18中,并且通过蒸汽喷头19向四周吹扫,使得位于夹头20上的培养皿首先被高温蒸汽覆盖,并且托盘挡板16在电机2的带动下,从而使得夹头20能够做圆周运动,保证培养皿上不会积存大量的冷凝水,引流板101和积水孔板21的设置,通过壳体1内部顶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两个外凸的弧状结构的引流板101,能够使得壳体1内部顶板上的水珠能够沿引流板101向下滑落,避免水珠滴落在培养皿上造成污染,如图5所示,使得积水孔板21上方能够保持干燥,而经过积水孔板21的冷凝水能够迅速汇入聚水层13中,使得壳体1内部的冷凝水不会积存,避免产生培养皿污染,壳体1顶部设置的压力表4能够随时观察到壳体1内部的压力,当压力过高时可通过放水泄压阀9进行泄压,支撑脚5由支撑杆501,调整盘502和球块503共同组成,其中支撑杆501外侧为螺纹结构,并且调整盘502套接在支撑杆501外部,而半球状的球块503固定设置调整盘502的底部,使得支撑脚5可自由调节高度,并且球块503的设置避免了杂物使得支撑脚5不稳定的缺陷,当进行杀菌完毕后,需要快速降温,可开启散热机组15,散热机组15和散热翅片10的设置,通过底座14设置在壳体1内侧的底部,且底座14中部设置有散热机组15,散热机组15的顶部置于底座14的空腔内,并且散热翅片10高度与底座14的高度相同,使得散热翅片10顶部能够与聚水层13的底部相接触,使得散热机组15和散热翅片10能够相互配合,在进行杀菌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降温,本装置还涉及很多特点需要再日常使用中进行挖掘。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