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6003发布日期:2018-12-05 16:21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片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和经过处理后生产淀粉和乙醇等。玉米须作为玉米的副产品,缺乏有效的利用,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黄酮、生物碱、植物甾醇、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及抗肿瘤具有很好的疗效。而在中国,玉米须是众所周知对肾脏疾病的治疗的重要传统药物。此外,它也用于治疗水肿、膀胱炎、痛风、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作为抗菌剂。据科学报道,玉米须能够通过增加胰岛素水平表现出影响血糖代谢的积极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大鼠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多糖每日治疗量为100-500mg/kg对大鼠有明显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证据表明,多糖治疗组的总体胆固醇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目前对于玉米须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水或醇提取物作用于鼠,起到降压、降糖、降脂、保肝、利胆、抗菌、抗氧化及抗肿瘤等功效。但水或醇提取玉米须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譬如提取所需溶液的浓度、提取的温度和时间、不同成分提取使用方法及不同成分含量测定时所用方法的筛选等。

玉米须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安全无毒,具有很好治疗疾病的作用。正因如此,市场上相继出现玉米须降血糖保健品,但是大多数产品都是关于玉米须茶、玉米须饮品,对玉米须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所以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对玉米须降血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原料组成为:玉米须超微粉25~35wt%,填充剂60~70wt%,粘合剂1.5~2.5wt%,润滑剂1~2wt%,矫味剂1.2~2.6wt%,所述玉米须超微粉的粒径为100~180目。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为淀粉、糊精、乳糖、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的混合物,且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的质量比为5︰3。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和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羧甲基纤维素钠。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微粉硅胶、硬脂酸镁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硬脂酸镁。

进一步地,所述矫味剂为甜菊苷、阿斯巴甜、薄荷油、橙皮苷和柠檬酸中的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阿斯巴甜和柠檬酸的混合物,且阿斯巴甜在整个片剂原料中占0.2~0.6wt%,柠檬酸在整个片剂原料中占1~2wt%。

较好地,原料组成为:玉米须超微粉30wt%,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的质量比为5︰3)64.1wt%,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0wt%,润滑剂(硬脂酸镁)1.5wt%,矫味剂(阿斯巴甜0.4wt%,柠檬酸2.0wt%)2.4wt%,所述玉米须超微粉的粒径优选为160目。

上述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须进行筛选,然后干燥至水分≤5%,粗剪,再超微粉碎至100~180目;

(2)准确称取玉米须超微粉,加入填充剂和矫味剂得到固体混合物,按比例称取粘合剂并溶于水中充分溶胀(每1ml水中加0.04g粘合剂);将固体混合物加入溶胀后的填充剂中并混合均匀,制成软材,制粒,过16目筛整粒,45~60℃干燥;

(3)润滑剂外加且采用等量递加法使颗粒与其混匀、压片机压制成片,每片重为0.8g(每片总黄酮含量约为1.71mg/g),即得。

上述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在制备降血糖药剂中的应用,尤其用于制备降低ii型糖尿病药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优点:

1.首先筛选出160目的玉米须超微粉无论是压缩成形性、流动性、吸湿性及粉碎度都处于最优状态,制备出的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表面光滑,口感适宜。

2.为了使制备的玉米须咀嚼片达到更好的效果,从硬度、口感、外观等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优处方,即主药玉米须占30.0%,填充剂64.1%(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为5:3),矫味剂阿斯巴甜占0.4%,柠檬酸为2.0%,润滑剂硬脂酸镁占1.5%,粘合剂为2.0%羧甲基纤维素钠。

3.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玉米须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71mg/g。

4.对玉米须进行超微粉碎加工后,运用湿法制粒进行压片,本发明制备出的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对ⅱ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通过动物实验,考察玉米须咀嚼片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疗效果,经过四周给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玉米须咀嚼片,呈剂量依赖性,对高血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制备的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性质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增加玉米须在体内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也充分利用了玉米须资源,对玉米须的开发、生产和应用有较好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玉米须超微粉显微观察图;

图2为不同目数玉米须松密度和振实密度(a图)与压缩度(b图,n=3);

图3为不同目数玉米须休止角(n=3);

图4为不同目数玉米须吸湿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5为玉米须咀嚼片粘合剂筛选结果;

图6为干燥温度对颗粒成品率的影响;

图7为不同浓度芦丁标准液和样品的扫描图谱;

图8为芦丁标准工作曲线及回归方程;

图9为玉米须咀嚼片小鼠血糖的影响;

图10为玉米须咀嚼片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图11为各实验组小鼠实验前后增重变化量(n=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实验材料情况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实验所用主要化学试剂

表2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施例1

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组成如下:玉米须30.0wt%,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按质量比5:3混合)64.1%,羧甲基纤维素钠2.0%,硬脂酸镁1.5%,阿斯巴甜0.4%,柠檬酸2.0%;

上述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须进行筛选,然后60℃干燥至水分≤5%(约需8小时),粗剪,再超微粉碎至160目;

(2)准确称取玉米须超微粉,加入填充剂、阿斯巴甜和柠檬酸得到固体混合物,按比例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并溶于水中充分溶胀(每1ml水中加0.04g粘合剂);将固体混合物加入溶胀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并混合均匀,制成软材,压过16目筛,制粒,过16目筛整粒,50℃干燥;

(3)硬脂酸镁外加且采用等量递加法使颗粒与其混匀、压片机压制成片,每片重为0.8g,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组成如下:玉米须35wt%,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按质量比5:3混合)60%,羧甲基纤维素钠2.5%,硬脂酸镁1%,阿斯巴甜0.5%,柠檬酸1%;

上述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须进行筛选,然后60℃干燥至水分≤5%(约需8小时),粗剪,再超微粉碎至100目;

(2)准确称取玉米须超微粉,加入填充剂、阿斯巴甜和柠檬酸得到固体混合物,按比例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并溶于水中充分溶胀(每1ml水中加0.04g粘合剂);将固体混合物加入溶胀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并混合均匀,制成软材,压过16目筛,制粒,过16目筛整粒,60℃干燥;

(3)硬脂酸镁外加且采用等量递加法使颗粒与其混匀、压片机压制成片,每片重为0.8g,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组成如下:玉米须25wt%,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和甘露醇按质量比5:3混合)70%,羧甲基纤维素钠1.5%,硬脂酸镁2%,阿斯巴甜0.2%,柠檬酸1.3%;

上述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玉米须进行筛选,然后60℃干燥至水分≤5%(约需8小时),粗剪,再超微粉碎至180目;

(2)准确称取玉米须超微粉,加入填充剂、阿斯巴甜和柠檬酸得到固体混合物,按比例称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并溶于水中充分溶胀(每1ml水中加0.04g粘合剂);将固体混合物加入溶胀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并混合均匀,压过16目筛,制粒,过16目筛整粒,45℃干燥;

(3)硬脂酸镁外加且采用等量递加法使颗粒与其混匀、压片机压制成片,每片重为0.8g,即得。

本发明中对玉米须超微粉粒径,以及各个原料及比例进行了筛选,同时还对制得的片剂的性能以及药效学实验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

1.玉米须超微粉的制备

对产自亳州的玉米须中药材饮片进行挑选,粗剪,除去杂质。先将玉米须用碾槽进行粗粉碎,然后放入tc-10型流化床超音速气流粉碎分级机中进行超微粉碎。要注意放入超微粉碎机中要少量多次,使玉米须充分粉碎。将玉米须超微粉分别用100目,120目,160目,180目的分级筛筛出不同目数或粒度的玉米须超微粉。

2.玉米须超微粉的性能

(1)显微镜观察

用bx-60型显微镜观察不同目数的玉米须粉末,在放大40倍的条件下(目镜放大倍数为10倍,物镜为4倍),观察各个目数的超微粉的粉体形状和分布特征。不同目数的玉米须超微粉在40倍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玉米须超微粉粒度越小,颗粒的破碎程度越大,植物细胞被破碎后,有效成分易于溶解吸收,粉末颗粒的形状变得多样,增加粉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其在压片过程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结合力增加。

(2)填充性测定

一般用松密度和振实密度来表示粉体填充性。松密度也称为堆密度,是指该粉体质量比上所占容器的体积v所求得的密度,即ρb=m/vb。粉体填充时,经一定规律振荡后所测得的密度称振实密度。

①测定粉体的松密度

分别称取30g的100,120,160,180目筛的样品,精确到0.01g。将称定好的样品粉末转入量筒内,平铺后,读取并记录固体粉末的体积。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为即为松密度。

式中:m为超微粉的质量(g),ρb为未振摇的体积(cm3)。

②测定粉体的振实密度

分别称取30g的100,120,160,180目筛的样品,精确到0.01g。分别将称定好的样品缓慢地转入量筒中,稍微将表面铺平,将盛有样品的量筒放在铺有橡胶垫的桌面上,由2cm左右的高度自由下落到桌面上,反复重复,直到量筒内体积不再产生较大变化(差距小于2ml)时,记录最终体积,按上述操作重复三次,按下式算出粉末的振实密度,取平均值为最后的结果。

式中:m为超微粉的质量(g),ρt为振实后的体积(cm3)。

③计算粉体压缩度

式中:ρt:振实密度(cm3),ρb:松密度(cm3)。

具体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着粉末粒度的减小,松密度和振实密度也随着减小,而压缩度则不断增大。由粉体流动性与压缩度的关系可知,若需粉体有好的流动性,则该粉体的压缩度需18-21%,压缩度小于16%的粉体的流动性比较好,稍微施加外力量就可以重排而形成紧密状态,而压缩度大于28%的粉体的流动性较差,比较容易粘着,因此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100目到160目的玉米须超微粉比较适合用于咀嚼片的压制。

(3)流动性的测定

通常用休止角、滑角及流动速度等来表示流动性。其中常以休止角来间接反映流动性的大小。

本文采用固定圆锥底的方法测定粉体的休止角。将固定在铁架台上的两只平底玻璃漏斗上下交错放置。分别取不同粒度的超微粉30g,从第一个漏斗缓慢加入,使粉末经过两只漏斗的缓冲后逐渐堆积在底盘直径为10cm培养皿底盘上,形成类锥体。测定锥体形成的高为h,按照下式计算休止角,不同目数的超微粉分别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为了使颗粒从漏斗底部流出的速度均匀稳定,测定的结果重现比较好,可将上一个漏斗底部靠着下一个漏斗的边缘,使粉末堆成陡的锥体型。

具体测试结果详见图3,由图3可知:从100目到180目的玉米须超微粉,粉体的休止角逐渐增大,即其流动性逐渐减小。有研究表明当休止角θ<30°时,流动性很好,θ>45°时流动性相对较差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θ<40°即可满足流动输送的生产要求。但是,粒度大的粉体,容易产生较大的重量差异,因此在满足粉体流动性的条件下,粉体粒度越小,填充性就会越均匀。由实验结果可知,100目到160目之间的粉体均可以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流动性需求,但是180目的粉体休止角>45°,流动性严重缺乏。

(4)粉末吸湿性的考察

取不同目数的玉米须超微粉于60℃烘箱内烘8个小时,使得各试样水分含量近似(水分含量≤5%)。此外,将底部装有过饱和nacl溶液的干燥器放置在25℃恒温箱中约24h,使得干燥器内部的相对湿度维持在75%左右,备用。取干燥后至恒重的微粉放于已经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内,厚度约为4mm,精确称重后敞口置于干燥器中,每隔一段时间称定称量瓶和样品的总质量,计算各时间点的吸湿率,具体结果详见图4,由图4可知,随着超微粉粒度的减小,粉体吸湿率也在降低,考虑到咀嚼片的储存稳定性,所以在制备片剂的时候尽量选择有一定的压缩性并且吸湿性良好的超微粉。

综合对不同目数玉米须超微粉考察得出结论:无论从显微粒度观察结果、填充性、压缩性、休止角,还是吸湿性,160目的玉米须都处于最优状态,粒度大小适宜,易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吸收,制备成咀嚼片易于储存。

3.填充剂筛选

(1)填充剂的类型

填充剂主要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现有试验条件下可使用的填充剂的性质分别如下所述。淀粉性质稳定、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价格便宜但可压性较差。糊精具有良好的粘性,常与淀粉等填充剂混合使用。乳糖无吸湿性、能与大多数药物配伍、流动性与可压性较好。微晶纤维素(mcc)有良好的可压性和较强结合力,片剂含20%以上时有助于片剂的崩解。甘露醇甜度低、无砂砾感、溶解时吸热适用于咀嚼片,且亦可作为矫味剂,改善咀嚼片的口感。

(2)填充剂的筛选

单因素考察通过硬度来初步筛选填充剂的种类。本次试验压片时,使各组处于同样压力、同样填充量情况下,考察填充剂对硬度的影响。主药玉米须占50wt%,填充剂为淀粉、糊精、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鉴于乳糖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其中,硬脂酸镁占总重量2%,向将乳糖与其余填充剂按3:2混合,充当填充剂,再考察了微晶纤维素与其余填充剂按5︰3混合充当填充剂,具体按照配方1进行压片,测试片剂的硬度。

配方1:

压制0.80g/片的咀嚼片。

表3玉米须咀嚼片填充剂筛选结果

预实验粉末直接压片压出的咀嚼片无硬度,表明玉米须粉末可压性过低。即采用湿法制粒法压片,4组试验均加入乳糖,除微晶纤维素外其余组几乎无硬度,且所制得颗粒的颗粒量较少、粉末较多不利于咀嚼片的压制。

表4玉米须咀嚼片填充剂筛选结果

该4组所压片剂硬度相近,即表明微晶纤维素的压缩成形性较好。颗粒率也大概相近,选择mcc为填充剂。为最大发挥玉米须咀嚼片的各种预期功效如降糖作用,即排除乳糖作为填充剂这一情况。此外,淀粉可压性不高、糊精的结块趋势不利于咀嚼片的压制。最终选取mcc和甘露醇为填充剂,其中甘露醇亦可作为矫味剂,微晶纤维素亦可作为崩解剂。

(3)粘合剂筛选

粘合剂即指靠本身的粘性对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给予黏性的辅料。现有试验条件下可使用的粘合剂特点分别如下所述。甲基纤维素(mc),可用于大部分物料,制得颗粒压缩成形性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常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聚维酮(pvp),可用于水溶、水不溶性以及对水敏感性药物,且常用于咀嚼片的制粒。聚乙二醇(peg),制得颗粒的压缩成形性好。

配方2:

压制0.80g/片的咀嚼片

玉米须的压缩成形性较低,故降低主药玉米须所占比例至30%,采用配方2中主药与辅料的比例,选用mc、cmc-na、pvp、peg6000为粘合剂。查找所选各粘合剂常用浓度范围,从范围内选出适宜浓度。以20片咀嚼片的片重差异、硬度,为评价标准筛选粘合剂。且本次试验压片时,使各组处于同样压力、同样填充量情况下,考察粘合剂对咀嚼片的影响,具体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各组片重差异均符合药典规定,即选择硬度为指标,筛选出适宜的黏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4.处方筛选

(1)压片流程

湿法制粒压片法是将物料经湿法制粒干燥后压片的工艺。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其他制备工艺相比虽然程序多,但目前在医药中应用甚多。主要因为使颗粒具有良好的压缩成型性;粒度比较均匀,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等。160目玉米须粉末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出片剂无硬度、成形性差,即选择湿法制粒压片法。

(2)正交设计

辅料即填充剂与矫味剂,湿法制粒法压制0.8g的片剂时,制粒采用16目尼龙网筛,整粒采用16目尼龙网筛,整粒后过60目网筛计算颗粒率。润滑剂时采用等量递加法,使润滑剂与颗粒混合均匀。

根据影响咀嚼片质量的主要处方组成,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玉米须咀嚼片的处方进行筛选。主要考察因素和水平如表。

表5玉米须咀嚼片处方优化因素水平表

按照上述表格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因素分布表如下:

表6正交实验因素分析表

正交试验筛选处方,其余按实施例步骤进行压片。根据正交设计试验原理,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从每组中随机抽取6片进行硬度测量。本次试验压片时,使各组处于同样压力、同样填充量情况下,从而筛选出最优处方。

表7正交实验硬度分布表

表8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得分

由上面的表格可知:影响程度d>a>c>b,最优处方a3b2c2d2,但为了增大玉米须的用量最终选为a2b2c2d2,即主药为30%、填充剂66.5%(mcc:甘露醇=5:3)、cmc-na为2.0%、硬脂酸镁为1.5%。

(3)矫味剂的筛选

矫味剂分天然与合成两类,但鉴于玉米须咀嚼片的降糖与降脂功效的发挥,选用阿斯巴甜为矫味剂。为提高咀嚼片口感,使其咀嚼时有凉爽感,选用柠檬酸为矫味剂。

采用正交试验中筛选的最优处方,加入矫味剂后压制咀嚼片。矫味剂筛选结果,如表2-9所示。

表9玉米须咀嚼片矫味剂筛选结果

最终,选择阿斯巴甜0.4%,柠檬酸2.0%为矫味剂。

综上,筛选出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的最优配方(实施例1的配方)如下所示:

压制0.80g/片的咀嚼片

5.温度对颗粒成型率的影响

按照上述最终优化的处方,准确称取6g玉米须超微粉,分别加入8g微晶纤维素、4.82g甘露醇、阿斯巴甜0.08g和0.4g柠檬酸混合均匀,称取0.4g(0.04g/ml)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适量的水充分溶胀,将混合均匀的物料与其混合制成软材,压过16目筛,制粒,分别在45℃、50℃、55℃、60℃温度下干燥,考察不同温度对颗粒成型率的影响。如图6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颗粒成品率也随着增高,随后有所降低,当温度为50℃时颗粒成品率最高为91.4%。由于温度过高使得烘盘中表面颗粒水分迅速蒸发,结成一层硬膜,使颗粒内部水分很难蒸发严重影响造粒效果和成品品质。温度过高会使制备的颗粒受热不均匀,在压片的过程中导致粘冲;温度过低颗粒成型率比较低,对片重差异影响比较大,故选择干燥温度为50℃进一步试验。

6.质量标准

(1)外观形状

随机抽取一定数目本品,观察其外观形状。本品颜色均匀,为棕褐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没有明显的麻点、杂斑、异物,边缘整齐,有玉米须特有的清香,入口稍甜。

(2)片重差异检查

根据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片剂”项下有关要求进行玉米须咀嚼片的质量检查。取供试品即玉米须咀嚼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16.0318g,平均片重x为0.8016g,再用分析天平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将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作比较,得出差异值,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表10片重差异

表中数据差异值(x1-x)均在-0.04008-0.04008范围内,所以所检查咀嚼片重量符合药典要求。

(3)硬度检查

随机挑选取玉米须咀嚼片10片,采用yd-200a片剂硬度测定仪对其进行硬度检查,是否符合药典中咀嚼片硬度的要求。

表11硬度检查

结果表明,制备的玉米须咀嚼片硬度符合口感。

7.玉米须咀嚼片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称取3份含2g玉米须超微粉的咀嚼片(按照最优配方比例,直接压片而成),置于烧杯中,按1:20的料比加入40ml的60%的乙醇水溶液,超声波提取功率400w,提取时间为20min;提取结束后用真空泵经微孔滤膜抽提过滤,将滤液移到50ml的容量瓶中,用60%的乙醇水溶液定容,备用。

(2)标准曲线的建立

通过三氯化铝显色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玉米须提取物及芦丁标准品溶液在350~600nm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值。

用移液管精密量取1ml的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粗提取物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5mlalcl3(0.01mol/l),再加入3ml0.2mol/l的醋酸溶液,然后甲醇定容至10ml,放置3min后,进行全波长扫描。

用移液管精密量取标准品溶液0.8、1、1.2、1.4、1.6、1.8、2.0ml分别置于7只以1-7编好号码的10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mlalcl3(0.01mol/l),再分别加入3ml的0.2mol/l醋酸溶液,然后甲醇定容至10ml,放置3min后,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在400nm左右处玉米须提取物溶液与芦丁标准品的有最大吸收峰,而二者的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基本一致,所以根据此条件下所测得芦丁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可用于测定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以吸光度作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芦丁的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27.75x+0.0036,r2=0.9996(具体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在0.008mg/ml到0.02m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良好。

(3)精密度

精密吸取芦丁标准品溶液1ml,按上述方法连续测定5次吸光度。

表12精密度测定结果

吸光度平均值为0.275,rsd为0.29%,结果表明该仪器系统精密度良好。

(4)稳定性

取同一标准品溶液,精密量取1ml,每隔2小时,在400nm测定吸光度,观察12h内该方法测量的稳定性。

表13稳定性测定结果

平均吸光度值为0.275,rsd为0.55%,说明该样品溶液在12小时内稳定。

(5)重现性

取同一批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样品5份,按(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所述方法制备5份样品溶液,按上述条件测定每个样品的吸光度。

表14重现性测定结果

平均吸光度值为0.2772,rsd为2.24%,说明该方法测定玉米须中黄酮的含量的重现性符合要求。

(6)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吸取已知黄酮含量的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样品溶液各1ml,共9份。分别精密吸取高、中、低剂量的芦丁标准品溶液,按(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各个样品的回收率。

表15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表中结果表明本法准确。

(7)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玉米须超微粉咀嚼片,每批三份,按(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制备样品溶液,测定其吸光度,计算黄酮含量。

表16样品含量测定

8.影响因素实验

(1)高温试验

取40片玉米须咀嚼片(最优配方制得的玉米须咀嚼片)置于敞口干净的培养皿中,放于温度试验箱中,温度为60℃,分别在第5天、第10天各取出20片,对其性状,硬度,黄酮含量进行检测。

(2)高湿试验

同样按上述方法取样两份,置于敞口培养皿中,分别放入至不同湿度(相对湿度约为90%、75%)的恒湿干燥器中,在25℃环境中放置10天,于第5天,第10天分别取出20片咀嚼片,同上述检测项对其进行考察。

本实验操作中,不同的恒湿条件是由干燥器底部放置的不同的饱和盐溶液所造成的,选择饱和kno3溶液可以使干燥器内相对湿度维持在90%,选择过饱和nacl溶液可以使干燥器内相对湿度维持在75%。

(3)强光照射试验

按上述方法取样40片,露置于药品稳定性试验箱内,设定光照强度为4500±500lx,分别在第5天、第10天各取20片咀嚼片,同上述检测项对其进行考察。

表17影响因素实验结果

结果表明,该咀嚼片在高温及强光条件下稳定,但是高湿条件对其影响较大,需要密封保存。

9.玉米须咀嚼片降血糖药效学实验

9.1实验主要试剂

玉米须咀嚼片;二甲双胍:南昌市飞弘药业有限公司;四氧嘧啶:分析纯sigma公司

9.2实验主要器材

血糖仪:yuwell鱼跃(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公司),血糖测试试纸。

9.3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为体重20g左右的雄性小鼠70只,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垫料干燥卫生,室内温度为16~20℃,室内湿度适宜并定期通风,保证日照时间充足,小鼠正常摄食和饮水,适应性喂养3~5d。

9.4动物的模型建立与分组

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腹腔注射200mg/kg.bw四氧嘧啶,注射量为0.1ml/10g(体重),注射前禁食12h但不禁水。72h后,禁食12h但不禁水,尾静脉取血测其空腹血糖,血糖值大于11.1mmol/l者为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选取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每天早上定时灌胃,连续灌胃四周。饲喂充足的饲料且自由饮水,每天换一次垫料,保持鼠笼内干燥、清洁。

对小鼠的一般生活指标进行监测,各组小鼠每天灌胃前称体重,灌胃后观察记录小鼠进食量、饮水量、精神活动、毛色变化、代谢物等生活状况,分别比较给药前后7、14、21、28d小鼠血糖、体重、饮水量和进食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低、中、高剂量的玉米须咀嚼片对各组小鼠,进食量、饮水量及体重等生长状况的影响。

表18实验动物分组情况

9.5玉米须咀嚼片的药效作用

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对于造模成功后的小鼠采用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分别在给药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进行测定,具体结果见图9,如图9所示,二甲双胍和玉米须咀嚼片小鼠高血糖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玉米须咀嚼片高剂量组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并无明显的变化。通过28d的给药,发现二甲双胍组的小鼠,血糖趋势变化比较明显,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说明药物对患病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经过四周的给药均依次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具有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增大,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表明玉米须咀嚼片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这种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

对小鼠体重、进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

阳性对照组和玉米须超微粉用0.5%的cmc-na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受试物,每天对小鼠进行灌胃,连续灌胃28天,每天对小鼠的体重、进食量和饮水量进行定时间测量,保持鼠笼干燥,观察小鼠的生活状况。具体如图10、11所示,从图10、11可以看出,从灌胃给药开始,各组小鼠的体重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模型对照组小鼠的体重随着时间的延迟增长比较缓慢,正常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增长相比于其他各组小鼠的体重较快,可能是玉米须中的多糖引起的。玉米须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增长相比于正常组小鼠体重增长无明显差异,说明玉米须各组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并不大;而玉米须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相比较,体重增长变化量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玉米须的剂量对小鼠体重增长趋势没有太大影响。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origin85进行处理,数据用mean±sd表示

表19玉米须咀嚼片对小鼠饮水量的影响

表20玉米须咀嚼片对小鼠进食量的影响

由表19可看出,正常对照组小鼠四周的饮水量变化不太明显,而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玉米须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小鼠每周的平均饮水量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且模型对照组的增长幅度较大,这是由于小鼠血糖高,饮水相对较多,没得到有效的治疗。而玉米须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饮水量相对较少,说明玉米须对对糖尿病小鼠多饮的病症有所改善。

由表20可看出,通过给小鼠连续灌胃四周,发现各组小鼠的进食量显著性差异不大。从进食量来看,两个空白组的小鼠进食量基本一致,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增长幅度没有显著性差异。5个模型组相比于正常组,进食量增加比较明显,符合糖尿病小鼠的多食症状。和阳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进食量明显增加,说明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小鼠的多食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相比于模型组,三个玉米须剂量灌胃组小鼠的进食没有明显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