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225发布日期:2019-04-29 12:2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在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以及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椎间隙植骨是脊柱椎间融合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术方法,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选择自体碎骨进行椎间隙填充。

目前医生一般用植骨漏斗或者小型注射器进行植骨填充,但这样的填充器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1)填充时视野遮挡,容易失误;(2)出料口为圆形,有时难以准确对准椎间隙,造成填充困难和嵌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遮挡医生视野而且能精准对位椎间隙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填充圆管;填充出口,呈鸭嘴型,一端为出口端,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另一端为连通端,与出口端之间有通孔相连通,连通端与填充圆管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以及推杆,呈圆棒形,可滑动地插入填充圆管内,对填充在填充圆管内的植骨颗粒进行推动从而让该植骨颗粒通过填充出口进入脊柱椎间隙中。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填充圆管的远离填充出口的另一端设置有装料口,该装料口呈喇叭口型,较小口径的一端与填充圆管的另一端匹配固定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填充圆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口端的通孔为圆孔或长方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口端的长方形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等于连通端的通孔的横截面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口端的圆孔的直径为2~6mm;出口端的长方形孔的短边为2~6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填充圆管与填充出口为可拆卸固定或为一体成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出口端的出口侧面为圆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推杆远离填充圆管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填充圆管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圆管;填充出口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的填充出口;推杆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的推杆。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填充圆管为透明材料的填充圆管;填充出口为透明材料的填充出口。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具有填充圆管、呈鸭嘴型的填充出口以及圆棒形推杆,填充出口的一端为出口端,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另一端为连通端,与出口端之间有通孔相连通,连通端与填充圆管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推杆可滑动地插入填充圆管内,对填充在填充圆管内的植骨颗粒进行推动从而让该植骨颗粒通过填充出口进入脊柱椎间隙中。因为填充出口呈鸭嘴型,所以医生操作时视线不受遮挡,而且填充出口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更容易对准椎间隙,从而使椎间隙植骨填充手术的操作更加简单、直观以及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100包括填充圆管11、填充出口12以及推杆13。

填充圆管11为金属、高分子材料以及透明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圆管11为透明材料的填充圆管11,便于操作者更直观地了解填充圆管11中植骨的数量以及移动情况。

填充圆管11的远离填充出口12的一端设置有装料口111,该装料口111呈喇叭口型,较小口径的一端与填充圆管11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便于使用者将植骨顺利地装入填充圆管11内。填充圆管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112,便于操作者更容易地把持住填充圆管11从而提高手术的可靠性。

如图2~3所示,填充出口12呈鸭嘴型,一端为出口端121,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另一端为连通端122,与出口端121之间有通孔相连通,长方形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等于连通端的通孔的横截面面积,该连通为圆滑过渡连通,连通端122与填充圆管11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出口端121的通孔为圆孔或长方形孔,填充出口12为金属、高分子材料以及透明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当出口端121为圆孔时,其直径为2~6mm;当出口端121为长方形孔时,其短边为2~6mm。

填充圆管11与填充出口12为可拆卸固定或为一体成形。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出口12为透明材料且呈鸭嘴型,让医生操作时视线不受遮挡;出口端121为长方形孔,其短边为4mm,其横截面面积大于连通端的通孔的横截面面积,使植骨颗粒移动时不会卡堵;出口端121的出口侧面为圆弧面,让医生操作时更容易对准椎间隙,提高植骨填充的精准度和效率。

如图1~3所示,推杆13呈圆棒形,为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可滑动地插入填充圆管11内,对填充在填充圆管11内的植骨颗粒进行推动从而让该植骨颗粒通过填充出口12进入脊柱椎间隙中。

在本实施例中,推杆13为金属材料,而且推杆13在远离填充圆管1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31,让操作者更容易地推拉推杆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填充圆管11与填充出口12为可拆卸固定,填充出口12具有多种不同长度和不同口径,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椎间隙的形状与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填充出口12。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椎间隙植骨填充装置,具有填充圆管、呈鸭嘴型的填充出口以及圆棒形推杆,填充出口的一端为出口端,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另一端为连通端,与出口端之间有通孔相连通,连通端与填充圆管的一端匹配固定连通;推杆可滑动地插入填充圆管内,对填充在填充圆管内的植骨颗粒进行推动从而让该植骨颗粒通过填充出口进入脊柱椎间隙中。因为填充出口呈鸭嘴型,所以医生操作时视线不受遮挡,而且填充出口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更容易对准椎间隙,从而使椎间隙植骨填充手术的操作更加简单、直观以及精准。

其次,填充圆管以及填充出口为透明材料,便于操作者更直观地了解填充圆管11中植骨的数量以及移动情况。

而且,填充圆管设置有喇叭口型的装料口,便于使用者将植骨顺利地装入填充圆管内;推杆在远离填充圆管的一端设置有手柄,让操作者更容易地推拉推杆。

进一步,填充圆管与填充出口为可拆卸固定,让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椎间隙的形状与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填充出口。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