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0010发布日期:2019-03-15 19:3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人体皮肤过敏测试,主要是通过皮肤点刺实验来得到所要的数据,目前临床上皮肤点刺实验主要采用的是皮肤点刺过敏原药液测试——消毒患者双侧前臂,在前臂内侧每隔3-5cm滴上一滴过敏原药液约20种,并滴有组胺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在药液中央用一次性针头垂直刺破皮肤到皮下,观察20分钟,与组胺组和盐水组比较,记录风团出现部位及大小。但对于医护人员,在滴原药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滴原药液太多,医护人员将原药液吸回滴管内,造成滴管头部碰触到患者皮肤,接着给下一个患者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实验原药液制造成本高,为了节约原药液,因此检测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放不开,滴出适量的原药液难度较大,使整个检测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效率快、安全的专用于皮肤点刺实验的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包括左侧储液部件、右侧储液部件以及位于左侧储液部件与右侧储液部件之间的插板,所述左侧储液部件上设有多个左侧储液孔和多条左侧导流凹槽,所述右侧储液部件上设有多个右侧储液孔和多条右侧导流凹槽,所述左侧储液部件上设有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左侧引流头,所述右侧储液部件上设有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右侧引流头,所述左侧引流头上设有左侧引流槽,所述右侧引流头上设有右侧引流槽,所述左侧引流槽与右侧引流槽相向设置并且相通,所述左侧储液孔、左侧导流凹槽以及左侧引流槽相连通,所述右侧储液孔、右侧导流凹槽以及右侧引流槽相连通,插板的左侧上设有左侧凸起,插板的右侧上设有右侧凸起,所述左侧凸起与右侧凸起分别插设在左侧导流凹槽和右侧导流凹槽上,使得插板可相对左侧储液部件和右侧储液部件上下位移,所述左侧储液孔、左侧导流凹槽、右侧储液孔和右侧导流凹槽均被插板盖住密封,当插板相对左侧储液部件和右侧储液部件上移,被插板盖住密封的左侧储液孔、左侧导流凹槽、右侧储液孔和右侧导流凹槽露出,储存在左侧储液孔和右侧储液孔内的液体向下流动滴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在测试的时候先把插板向上拉,让插板相对左侧储液部件和右侧储液部件上移,使得左侧储液孔和右侧储液孔全部露出,然后把左侧储液部件和右侧储液部件放入原药液中,使原药液流入左侧储液孔和右侧储液孔内,再将插板下移,左侧储液孔、左侧导流凹槽、右侧储液孔和右侧导流凹槽均被被插板盖住密封,使得原药液储存在左侧储液孔和右侧储液孔内,最后将滴液装置置于患者需要测试的皮肤上方,医护人的一只手握着左侧储液部件和右侧储液部件,医护人的另一只手将插板向上拉,被插板盖住密封的左侧储液孔、左侧导流凹槽、右侧储液孔和右侧导流凹槽露出,储存在左侧储液孔内的原药液流经左侧导流凹槽和左侧引流槽,储存在右侧储液孔内的原药液流经右侧导流凹槽和右侧引流槽,最后左侧引流槽与右侧引流槽上的原药液汇集成一滴,滴落在患者需要测试的皮肤上,因此需要滴落多滴原药液时,只需将插板向上拉的更高露出多个左侧储液孔和右侧储液孔即可,滴落的原药液正好是测试所需的容量,并且每次原药液滴落的容量相等,再次测试时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讲,不需要考虑在滴原药液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滴原药液太多的情况,从而使测试过程操作起来非常简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去除了医护人要将原药液吸回滴管内的问题,避免了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还有一大效果是,原药液流经左侧引流槽与右侧引流槽汇集成一滴后,使得可更加容易控制原药液滴落在患者需要测试的皮肤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中插板和右侧储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定量滴出液体的滴液装置的实施例,包括左侧储液部件1、右侧储液部件2以及位于左侧储液部件1与右侧储液部件2之间的插板3,所述左侧储液部件1上设有多个左侧储液孔4和多条左侧导流凹槽5,所述右侧储液部件2上设有多个右侧储液孔6和多条右侧导流凹槽7,所述左侧储液部件1上设有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左侧引流头10,所述右侧储液部件2上设有从上至下逐渐缩小的右侧引流头11,所述左侧引流头10上设有左侧引流槽12,所述右侧引流头11上设有右侧引流槽13,所述左侧引流槽12与右侧引流槽13相向设置并且相通,所述左侧储液孔4、左侧导流凹槽5以及左侧引流槽12相连通,所述右侧储液孔6、右侧导流凹槽7以及右侧引流槽13相连通,插板3的左侧上设有左侧凸起8,插板3的右侧上设有右侧凸起9,所述左侧凸起8与右侧凸起9分别插设在左侧导流凹槽5和右侧导流凹槽7上,使得插板3可相对左侧储液部件1和右侧储液部件2上下位移,所述左侧储液孔4、左侧导流凹槽5、右侧储液孔6和右侧导流凹槽7均被插板3盖住密封,当插板3相对左侧储液部件1和右侧储液部件2上移,被插板3盖住密封的左侧储液孔4、左侧导流凹槽5、右侧储液孔6和右侧导流凹槽7露出,储存在左侧储液孔4和右侧储液孔6内的液体向下流动滴落。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左侧导流凹槽5和右侧导流凹槽7均为燕尾槽,所述左侧凸起8和右侧凸9起均为梯形凸起,使得左侧储液部件1和右侧储液部件2相对插板2只能上下位移,限制左侧储液部件1和右侧储液部件2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密封的效果更好,防止液体渗出。

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实施例,但应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示范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不同和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意义,而是仅作为代表性基础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实施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