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122发布日期:2019-05-24 21:27阅读:8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健康。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将房颤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小于7h,常小于24h,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时间大于2天,多需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永久性心房颤动(不可能转为窦性心律)。

医学领域常常通过动物模型来对人类疾病进行研究,譬如房颤动物模型。相关技术中,制作房颤动物模型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为右心房房颤动物模型,即对麻醉状态下的实验动物进行静脉穿刺,电极经过穿刺后的静脉血管放置于右心房中,通过电极进行数分钟至数小时的快速心房电刺激来制作房颤的动物模型;另一种为左心耳房颤动物模型,即将实验动物通过开胸在左心耳处植入电极,通过包埋起搏器,脉冲左心耳,对左心耳进行电刺激来制作房颤模型。

但是,现有的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而且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电极基体进行固定的机构,电极基体容易移位,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准确的用于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主要包括电极基体、电极头、连接头、刺激脉冲器、电源;电极基体边沿处设置有固定圈,固定圈上设置有固定凸起,电极基体表面设置有弹性网片;电极头有10个,10个电极头均匀分布在电极基体上;连接头包括电极导线连接部和对接连接部,电极导线连接部上设置有导电弹片,导电弹片有10个,10个导电弹片分别和10个电极头电性连接,电极导线连接部和电极基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伸缩管;对接连接部上设置有导电端子,导电端子有10个,当电极导线连接部和对接连接部连接时,10个导电弹片分别和10个导电端子连接,刺激脉冲器与对接连接部连接,电源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连接,电源为刺激脉冲器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电极导线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卡台,对接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电极导线连接部与对接连接部通过固定卡台、卡槽进行固定;防止检测过程中电极导线连接部和对接连接部脱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电极导线连接部上设置有脱扣压板和顶簧,当检测完成后,实现电极导线连接部和对接连接部的快速脱离,防止电刺激过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电极基体的边缘为圆弧结构,减小电极基体进入实动物组织中的阻力。

进一步地,弹性网片为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能够防止电极基体发生形变而导致电极头与连接线脱落。

进一步地,固定凸起内部设置有粘结剂,当电极基体到达目标组织后,固定凸起内的粘结剂释放,与目标组织粘结,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电极基体移位。

进一步地,粘结剂为生物胶,生物胶具有粘合强度高、复位性好、愈合快的特点,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对实验动物进行开胸处理,将电极基体放置在实验动物左心耳处,固定凸起释放生物胶,生物胶将电极基体与实验动物组织进行粘结,然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关胸缝合,将电极导线连接部放置在缝合口外部;实验动物恢复2-3周后,将对接连接部与电极导线连接部连接,将刺激脉冲器的导线与任意2个导电端子进行连接,其余8个导电端子可以与其他生理仪器连接,对实验动物进行电生理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极导线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卡台,对接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电极导线连接部与对接连接部通过固定卡台、卡槽进行固定;防止检测过程中电极导线连接部和对接连接部脱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电极导线连接部上设置有脱扣压板和顶簧,当检测完成后,实现电极导线连接部和对接连接部的快速脱离,防止电刺激过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电极基体的边缘为圆弧结构,减小电极基体进入实动物组织中的阻力;弹性网片为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能够防止电极基体发生形变而导致电极头与连接线脱落;固定凸起内部设置有生物胶,当电极基体到达目标组织后,固定凸起内的粘结剂释放,与目标组织粘结,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电极基体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的爆炸图;

其中,1-电极基体、11-固定圈、12-固定凸起、13-弹性网片、2-电极头、3-连接头、31-电极导线连接部、310-导电弹片、311-固定卡台、312-脱扣压板、313-顶簧、32-对接连接部、320-导电端子、321-卡槽、4-刺激脉冲器、5-电源、6-弹性伸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制作房颤动物模型的装置,主要包括电极基体1、电极头2、连接头3、刺激脉冲器4、电源5;电极基体1的边缘为圆弧结构,减小电极基体1进入实动物组织中的阻力,电极基体1边沿处设置有固定圈11,固定圈11上设置有固定凸起12,固定凸起12内部设置有粘结剂,当电极基体1到达目标组织后,固定凸起12内的粘结剂释放,与目标组织粘结,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电极基体1移位,粘结剂为生物胶,生物胶具有粘合强度高、复位性好、愈合快的特点,避免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产生影响;电极基体1表面设置有弹性网片13,弹性网片13为聚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强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能够防止电极基体1发生形变而导致电极头2与连接线脱落;电极头2有10个,10个电极头2均匀分布在电极基体1上;如图2所示,连接头3包括电极导线连接部31和对接连接部32,电极导线连接部31上设置有导电弹片310,导电弹片310有10个,10个导电弹片310分别和10个电极头2电性连接,电极导线连接部31上设置有固定卡台311,对接连接部32上设置有卡槽321,电极导线连接部31与对接连接部32通过固定卡台311、卡槽321进行固定,电极导线连接部31上设置有脱扣压板312和顶簧313,当检测完成后,实现电极导线连接部31和对接连接部32的快速脱离,防止电刺激过度,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检测过程中电极导线连接部31和对接连接部32脱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电极导线连接部31和电极基体1之间设置有弹性伸缩管6;对接连接部32上设置有导电端子320,导电端子320有10个,当电极导线连接部31和对接连接部32连接时,10个导电弹片310分别和10个导电端子320连接,刺激脉冲器4与对接连接部32连接,电源5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和电源5连接,电源5为刺激脉冲器4提供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对实验动物进行开胸处理,将电极基体1放置在实验动物左心耳处,固定凸起12释放生物胶,生物胶将电极基体1与实验动物组织进行粘结,然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关胸缝合,将电极导线连接部31放置在缝合口外部;实验动物恢复2-3周后,将对接连接部32与电极导线连接部31连接,将刺激脉冲器4的导线与任意2个导电端子进行连接,其余8个导电端子可以与其他生理仪器连接,对实验动物进行电生理分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