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8499发布日期:2019-07-17 06:00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疾控中心,需要每天给儿童或成人注射疫苗,通常每个疾控中心所涵盖的面积较大,因此每天所要接种疫苗的人数也较多,因此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注射器,这类注射器被废弃,传统的处理方案是直接将注射器进行丢弃,该种方式不利于后期对注射器塑料的回收,并且锐器如果分离不当,则会扎破工作人员的皮肤,导致出血,甚至造成交叉感染的现象。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注射器与针头的分离,便于后期回收,同时避免造成刺伤事件的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注射器与针头的分离,便于后期回收,同时避免造成刺伤事件的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包括一插入至桌板开孔内的桶体,在所述桶体顶部的外延边位置处加工有限位在桌板上方的挡边,所述桶体的内底部位置处设置一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管件,所述管件的下端具有配合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向下延伸至所述桶体的外部,通过所述螺纹段配合有一瓶体,该瓶体的上端具有瓶口,所述瓶口配合所述螺纹段,在所述管件的外壁处加工有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配合有一内桶体,所述内桶体具有收纳锐器用的内腔,所述管件外壁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所述瓶体之间导通,所述内桶体的内壁处焊接有一卡板,所述卡板的上端具有一V字形的导向槽,在所述导向槽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桶体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桶体的使用寿命较为持久。

优选地,在所述桶体的内壁处焊接有两个耳部,耳部的上端向着桶体外侧弯曲,通过焊接设置的耳部,便于将桶体从桌面上取出。

优选地,所述瓶体为透明PVC塑料瓶体。

优选地,在所述内桶体的外壁位置处环形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上端逐渐扩大,在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下端加工有扣槽,所述扣槽横向设置,所述扣槽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后形成倒“T”形槽,在所述内桶体的外壁处可拆卸的配合有一环部,所述环部与所述内桶体之间过渡配合,在所述环部的内壁处设置有对应所述扣槽的凸块,所述凸块为半球形,所述凸块经由所述第一导向槽后进入至所述扣槽内;通过设置环部,便于将内桶体旋转后向上取出,避免操作人员的手部直接与内桶体接触,避免发生感染。

优选地,所述环部的外壁处加工有环形槽,通过环形槽便于通过食指和大拇指夹持环部后进行旋转,减少作用半径,易于施力。

本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日常工作状态:将已经注射完成的注射器摆放在卡板的位置处,注射器的端面抵住卡板,而针头则位于卡板的另一侧,而后向下移动注射器,直至针头的连接部位卡入到卡板的后侧位置处,此时注射器的连接部分位于卡槽内,而针头的连接部的直径是大于卡槽直径的,因此只需要向后拉动注射器,就可以将针头部位拉出,拉出后的针头落入到内桶体内,再将注射器丢弃在桶体内,即可实现锐器分离,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接触针头,避免划伤。

回收状态:首先将桶体取出,再晃动筒体,使得累积在桶体内底部处的残余液体进入到瓶体内,再旋转内桶体,将内桶体单独取出后,将其内部的针头进行统一处理,再将瓶体旋转下,将内部的废液单独处理,再将桶体内的注射器进行单独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实现注射器与针头的分离,并且在分离后可以实现分开储存,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接触针头,避免被划伤,后期处理时,处理的工作人员也无需再分离针头,避免被刺伤,本装置操作较为安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保障,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桶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桶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疫苗预防接种用的锐器分离装置,包括一插入至桌板开孔内的桶体1,在所述桶体1顶部的外延边位置处加工有限位在桌板上方的挡边101,所述桶体1的内底部位置处设置一螺纹孔(未图示),通过该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管件2,所述管件2的下端具有配合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段201,所述螺纹段201向下延伸至所述桶体1的外部,通过所述螺纹段201配合有一瓶体3,该瓶体3的上端具有瓶口301,所述瓶口301配合所述螺纹段201,在所述管件2的外壁处加工有外螺纹211,通过该外螺纹211配合有一内桶体4,所述内桶体4具有收纳锐器用的内腔,所述管件2外壁的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漏水孔212,所述漏水孔212与所述瓶体3之间导通,所述内桶体的4内壁处焊接有一卡板401,所述卡板401的上端具有一V字形的导向槽402,在所述导向槽402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卡槽403。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桶体1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桶体的使用寿命较为持久。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桶体1的内壁处焊接有两个耳部121,耳部121的上端向着桶体外侧弯曲,通过焊接设置的耳部,便于将桶体从桌面上取出。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瓶体3为透明PVC塑料瓶体。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内桶体4的外壁位置处环形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槽411,所述第一导向槽411的上端逐渐扩大,在所述第一导向槽411的下端加工有扣槽412,所述扣槽412横向设置,所述扣槽412与所述第一导向槽411配合后形成倒“T”形槽,在所述内桶体4的外壁处可拆卸的配合有一环部5,所述环部5与所述内桶体4之间过渡配合,在所述环部5的内壁处设置有对应所述扣槽412的凸块511,所述凸块511为半球形,所述凸块511经由所述第一导向槽411后进入至所述扣槽412内;通过设置环部,便于将内桶体旋转后向上取出,避免操作人员的手部直接与内桶体接触,避免发生感染。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环部5的外壁处加工有环形槽551,通过环形槽便于通过食指和大拇指夹持环部后进行旋转,减少作用半径,易于施力。

本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日常工作状态:将已经注射完成的注射器摆放在卡板的位置处,注射器的端面抵住卡板,而针头则位于卡板的另一侧,而后向下移动注射器,直至针头的连接部位卡入到卡板的后侧位置处,此时注射器的连接部分位于卡槽内,而针头的连接部的直径是大于卡槽直径的,因此只需要向后拉动注射器,就可以将针头部位拉出,拉出后的针头落入到内桶体内,再将注射器丢弃在桶体内,即可实现锐器分离,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接触针头,避免划伤。

回收状态:首先将桶体取出,再晃动筒体,使得累积在桶体内底部处的残余液体进入到瓶体内,再旋转内桶体,将内桶体单独取出后,将其内部的针头进行统一处理,再将瓶体旋转下,将内部的废液单独处理,再将桶体内的注射器进行单独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实现注射器与针头的分离,并且在分离后可以实现分开储存,分离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接触针头,避免被划伤,后期处理时,处理的工作人员也无需再分离针头,避免被刺伤,本装置操作较为安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保障,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