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411发布日期:2019-06-26 01:1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食管如果发生癌变,会将食管堵塞,造成患者不能吞咽食物而饥饿致死,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现有技术是通过食管支架安放器在食管病变部位安放食管支架将食管撑开,扩大病变食管部位的内腔直径,以方便食物通过,通常通过支架输送器来将食管支架输送至病患部位进行安放,目前,在临床的食道介入治疗中,通常使用自膨式支架通过支架输送器和数字影像监视经人体管腔(如口、鼻等)将压缩于导管内的支架送至病变部位,然后通过预定的方式将支架释放展开,依靠支架自身的径向张力和人体管腔自身的收缩力,将支架固定在食道的病患部位,达到治疗或缓解病症的目的。

自膨式支架放置到支架输送器中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或者花费较长的时间,一旦放入便不再轻易取出,如此一来,若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或者长时间的等待,自膨式支架便一直被放置在支架输送器中,长时间的放置会使得支架的膨胀扩张力受到影响,不易快速恢复自然张力,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易用的导入工具来辅助支架随时放入支架输送器中,以避免上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用于将支架安放在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包括中空且两端导通的支架容纳管、固定在支架容纳管后端的支架插入件和配合支架插入件的支架推送件,支架插入件具有中空的内腔道,支架推送件包括装载接头和连接在装载接头前方的推送管,推送管的外径等于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的最小内径,当装载接头控制推送管插入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时,推送管可紧贴支架插入件的内径最小处的内壁插入至支架容纳管中。

进一步地,支架插入件为内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的空心锥形部件。

优选地,支架容纳管的长度大于支架的长度。

进一步地,支架容纳管为内径自后向前逐渐减小的透明管体,其前端内径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的内径相配合。

优选地,支架容纳管为相等内径的透明管体,其内径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的内径相配合。

进一步地,支架插入件具有台阶状后端,装载接头具有与台阶状后端相嵌合的凹盖,台阶状后端设有外螺纹,凹盖设有与外螺纹相啮合的内螺纹,台阶状后端可嵌入凹盖内来将支架插入件和支架推送件固定装配。

优选地,装载接头外周表面设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防滑结构为设于装载接头外壁的并行排列的多条轴向凸起。

优选地,支架插入件包括自前向后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前端固定支架容纳管,第二连接部的后端固定支架推送件,第一连接部的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部的前端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相啮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支架导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支架自支架插入件的后端装入其内腔道中;控制装载接头推动推送管自后向前插入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支架被推动进入支架容纳腔;将支架容纳管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进行对接,抽离支架容纳管,使得支架安放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及支架导入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长距离运输等场景下,支架需要预先长时间地放置于支架推送装置中,使得支架损失形变扩张力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手术之前将支架预先放置于支架辅助导入装置中,再利用支架辅助导入装置快速地将支架安放于支架推送器中,短暂的压缩形变不会损伤支架的膨胀扩张力,使用起来十分简捷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架推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公开的支架导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用于将支架安放在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包括中空且两端导通的支架容纳管1、固定在支架容纳管后端的支架插入件2和配合支架插入件的支架推送件3,支架插入件2具有中空的内腔道20,如图2所示,支架推送件3包括装载接头31和连接在装载接头前方的推送管32,推送管32的外径等于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20的最小内径,当装载接头31控制推送管32插入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时,推送管32可紧贴支架插入件的内径最小处的内壁插入至支架容纳管1中。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只需在手术前将支架短暂地放置在支架容纳管中,随即便可利用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将支架安放在支架推送器中,由于支架辅助导入装置一方面能够便捷地将支架进行容纳,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与支架输送器进行配合对接,操作起来十分简捷方便,因此不需提前将支架长时间的放置在支架推送器中,在长距离运输等场景下,可避免支架预先长时间的放置于支架推送器中所造成的膨胀扩张力的损失,提高了支架的使用时长,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如图1所示,支架插入件2的前端固定于支架容纳管1的后端,内腔道20的前端套接于支架容纳管1的后端外周,其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热缩或者过盈配合等。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架插入件2的内腔道20的内径可以自前向后逐渐增大,即内腔道20的后端内径较大,方便在使用时将支架自内腔道20的后端塞入支架插入件内部,使用起来较为便捷;另外,支架插入件2的整体可以为空心的锥形部件,即支架插入件2的外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一方面能够与其内径的尺寸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支架推送件1和支架容纳管3之间的应力强度,整体外形也十分美观。

如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支架插入件2包括自前向后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的前端固定支架容纳管1,第二连接部22的后端固定支架推送件3,第一连接部21的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210,第二连接部22的前端外壁设有外螺纹220,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通过相啮合的内螺纹210和外螺纹220固定连接。由两个部件相连接来构成支架插入件2,更便于加工,且增加了产品装配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支架容纳管3的长度大于支架的长度,以便于将支架整体地容纳于支架容纳管3中之后,还能够在支架容纳管3的前端预留出一段与支架推送器相对接的连接端,当利用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将支架安放在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的过程中,先利用该连接端与支架腔进行配合对接,再抽离支架容纳管使得支架安放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该预留的连接端能够增强操作的便利性,方便快速与支架输送器进行配合对接。

优选地支架容纳管1可以为内径自后向前逐渐减小的透明管体,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支架容纳管1的前端内径应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的内径能够配合,以便支架能够顺利地自支架容纳管1中过渡至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支架容纳管1的内径自后向前逐渐减小,可以进一步增强与支架插入件2相连接的应力强度,且增加了外观的美感。另外,透明管体的设计便于使用者直观地观察到支架在管体内部的状态,从而可以尽快的进行调整,增加了使用便捷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支架插入件2具有台阶状后端221,如图2所示,装载接头31具有与台阶状后端221相配合的凹盖,该台阶状后端221可以嵌入装载接头31的凹盖内来将支架插入件2和支架推送件3进行装配,装配后二者的外径相同,能够保证固定的紧固性的同时,进一步美化产品的外形。

本优选实施例中,装载接头31的外周表面还设有防滑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防滑机构可以为设于装载接头31外壁的并行排列的多条轴向凸起310,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摩擦力,便于操作者手持装载接头31进行插入、拧转等动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防滑结构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例举的多条轴向凸起310,还可以是多个凸点、多条波浪线凸起或凹凸不平的其他设计,能增强装载接头31外表面的摩擦力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可以在手术之前将支架预先放置于支架辅助导入装置中,再利用支架辅助导入装置快速地将支架安放于支架推送器中,短暂的压缩形变不会损伤支架的膨胀扩张力,使用起来十分简捷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用于将支架安放在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包括中空且两端导通的支架容纳管1、固定在支架容纳管后端的支架插入件2和配合支架插入件的支架推送件3,支架插入件2具有中空的内腔道20,如图2所示,支架推送件3包括装载接头31和连接在装载接头前方的推送管32,推送管32的外径等于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20的最小内径,当装载接头31控制推送管32插入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时,推送管32可紧贴支架插入件的内径最小处的内壁插入至支架容纳管1中。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架容纳管1为自前向后等内径的透明管体,在支架短暂置入的过程中,同等内径的设计可以保证支架各个部分的形变一致,从而使支架各个部分的膨胀扩张力的变化量能够保持一致,有利于维持支架良好的后续使用性。另外,透明管体的设计便于使用者直观地观察到支架在管体内部的状态,从而可以尽快的进行调整,增加了使用便捷度。

如图2所示,支架插入件2的前端固定于支架容纳管1的后端,内腔道20的前端套接于支架容纳管1的后端外周,其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粘接、热缩或者过盈配合等。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架插入件2的内腔道20的内径可以自前向后逐渐增大,即内腔道20的后端内径较大,方便在使用时将支架自内腔道20的后端塞入支架插入件内部,使用起来较为便捷;另外,支架插入件2的整体可以为空心的锥形部件,即支架插入件2的外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一方面能够与其内径的尺寸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支架推送件1和支架容纳管3之间的应力强度,整体外形也十分美观。

如图5所示,本优选实施例中,支架插入件2包括自前向后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的前端固定支架容纳管1,第二连接部22的后端固定支架推送件3,第一连接部21的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210,第二连接部22的前端外壁设有外螺纹220,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通过相啮合的内螺纹210和外螺纹220固定连接。由两个部件相连接构成支架插入件2,更便于加工,增加了产品装配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支架容纳管3的长度大于支架的长度,以便于将支架整体地容纳于支架容纳管3中之后,还能够在支架容纳管3的前端预留出一段与支架推送器相对接的连接端,当利用支架辅助导入装置100将支架安放在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的过程中,先利用该连接端与支架腔进行配合对接,再抽离支架容纳管使得支架安放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该预留的连接端能够增强操作的便利性,方便快速与支架输送器进行配合对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支架插入件2具有台阶状后端221,如图2所示,装载接头31具有与台阶状后端221相配合的凹盖,该台阶状后端221可以嵌入装载接头31的凹盖内来将支架插入件2和支架推送件3进行装配,装配后二者的外径相同,能够保证固定的紧固性的同时,进一步美化产品的外形。

本优选实施例中,装载接头31的外周表面还设有防滑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防滑机构可以为设于装载接头31外壁的并行排列的多条轴向凸起310,防滑结构能够增加摩擦力,便于操作者手持装载接头31进行插入、拧转等动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防滑结构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中所例举的多条轴向凸起310,还可以是多个凸点、多条波浪线凸起或凹凸不平的其他设计,能增强装载接头31外表面的摩擦力即可。

第三实施例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的支架导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将支架自支架插入件的后端装入其内腔道中;

步骤S302,控制装载接头推动推送管自后向前插入支架插入件的内腔道,支架被推动进入支架容纳腔;

步骤S303,将支架容纳管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进行对接,抽离支架容纳管,使得支架安放于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

本优选实施例的操作过程简捷方便,能够将支架快速的置于支架辅助导入装置中,并便捷地过渡至支架输送器的支架腔中进行安放,不需提前将支架长时间的放置在支架推送器中,在长距离运输等场景下,可避免支架预先长时间的放置于支架推送器中所造成的膨胀扩张力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辅助导入装置及支架导入方法,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长距离运输等场景下,支架需要预先长时间的放置于支架推送装置中,使得支架损失形变扩张力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手术之前将支架预先放置于支架辅助导入装置中,再利用支架辅助导入装置快速地将支架安放于支架推送器中,短暂的压缩形变不会损伤支架的膨胀扩张力,使用起来十分简捷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