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体负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3390发布日期:2019-08-23 23:0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体负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体负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下体负压检查项目是我国志愿者医学选拔和医学鉴定的项目之一,用于评价体液向下肢转移或潴留时志愿者的心血管功能,从而排除这方面功能差的志愿者。在下体负压检查项目中,需要将志愿者腰以下部分置于下体负压装置内,装置内气泵向外抽气,装置内气压低于外界。

检查时,志愿者先爬到床体上,象穿裙子一样,仰卧位将双下肢伸到围裙内,一直将围裙穿戴到腰部为止,同时双下肢位于负压筒内,实现这些动作时志愿者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体负压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进行下体负压检查时,穿戴围裙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体负压装置,用于对人体进行下体负压检查,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压筒,所述负压筒一端密封,所述负压筒的另一端开设有供人体的双下肢伸入所述负压筒的连通孔;

围裙,所述围裙由柔性和不透气的材料制成且穿戴于人体腰部,所述围裙的一端于所述连通孔处与所述负压筒可拆卸且密封连接;

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呈环状并穿戴于人体腰部,所述第一气囊的外环面与所述围裙另一端裙口的内表面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内环面与人体的腰部密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体负压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围裙一端的裙口挤压于所述连通孔的压口环,所述压口环位于所述围裙内且套于人体腰部,所述围裙位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壁与所述压口环之间且与所述负压筒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口环包括位于所述连通孔且将所述围裙挤压至所述连通孔的孔壁的第一环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环段且顶抵所述连通孔口边的第二环段,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环段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环段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体负压装置还包括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环段的外表面且呈环状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外环面与所述围裙密封连接且顶推所述围裙至所述连通孔的孔壁。

进一步地,所述下体负压装置还包括内套于围裙且用于防止所述围裙内陷的内衬结构,所述内衬结构包括多块间隔设置且均贴合于人体腰部并呈圆周布置的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用于在垂直腰部的方向支撑所述围裙且位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压口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结构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套于人体腰部的内衬套,各所述支撑板缝制在所述内衬套的套壁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套一端与所述压口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内衬套另一端的套口设置成弹性收缩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口环的内环面开设有连接环槽,所述下体负压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内衬套的一端压合于所述连接环槽内的压槽环。

进一步地,所述下体负压装置还包括使所述围裙收缩并贴合人体腰部的束缚带以及供所述负压筒卧式放置的床体,所述束缚带位于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连通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筒包括筒本体以及与所述筒本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筒盖,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筒盖且呈偏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首先,准备进行下体负压检测的志愿者保持站立位置,辅助人员协助其穿戴围裙,并将第一气囊进行充气,以使第一气囊与人体腰部保持密封。然后,志愿者穿着围裙移动到卧式放置的负压筒处,同时仰卧位通过连通孔将双下肢伸入负压筒内,最后,再将围裙与负压筒的连通孔处进行密封连接。这样,志愿者不但可以方便的将双下肢伸入负压筒,而且围裙穿戴过程也简单,从而提高了检查效率,志愿者也容易接受下体负压检查项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下体负压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图1的压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沿其中心对称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压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内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负压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下体负压装置;10、负压筒;11、筒本体;12、筒盖;13、连通孔;16、第二气囊;30、压口环;31、第一环段;32、第二环段;33、连接环槽;40、内衬结构;41、内衬套;42、支撑板;50、压槽环;501、环形凸起;20、围裙;15、第一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下体负压装置100,用于对人体进行下体负压检查。进行负压检查时,下体负压装置100与外界的压差范围为0~70mmHg。

下体负压装置100包括:负压筒10、与负压筒10密封连接的围裙20以及位于围裙20内的第一气囊15。

负压筒10呈卧式放置。负压筒10一端密封,负压筒10的另一端开设有供人体的双下肢伸入负压筒10的连通孔13。负压筒10是由塑料制成的硬质的且透明的直筒,负压筒10的长度大小与人体下肢的长度适配。负压筒10卧式放置,人体以仰卧位将双下肢从连通孔13处伸入负压筒10。连通孔1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

围裙20由柔性和不透气的材料制成且穿戴于人体腰部,围裙20的一端于连通孔13处与负压筒10可拆卸且密封连接;第一气囊15呈环状并穿戴于人体腰部,第一气囊15的外环面与围裙20另一端裙口的内表面可拆卸地密封连接,第一气囊15的内环面与人体的腰部密封贴合。可选地,第一气囊15的宽度范围为3~5cm。围裙20由柔性的胶片材料制成且具有不透气的特点。第一气囊15的外环面与围裙20之间通过密封胶粘接在一起。通过第一气嘴对第一气囊15进行充气,可以使第一气囊15与人体腰部之间进行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3,准备进行下体负压检测的志愿者保持站立位置,辅助人员协助其穿戴围裙20,并将第一气囊15进行充气,以使第一气囊15与人体腰部保持密封。然后,志愿者穿着围裙20移动到卧式放置的负压筒10处,同时仰卧位通过连通孔13将双下肢伸入负压筒10内,最后,再将围裙20与负压筒10的连通孔13处进行密封连接。这样,志愿者不但可以方便的将双下肢伸入负压筒10,而且围裙20穿戴过程也简单,从而提高了检查效率,志愿者也容易接受下体负压检查项目。

下体负压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将围裙20一端的裙口挤压于连通孔13的压口环30,压口环30位于围裙20内且套于人体腰部,围裙20位于连通孔13的孔壁与压口环30之间且与连通孔13的孔壁密封连接。可选地,压口环30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具有硬度高且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压口环30可以把围裙20挤压在连通孔13内且与负压筒10密封连接,拆卸方便。

压口环30包括位于连通孔13且将围裙20挤压至连通孔13的孔壁的第一环段31以及连接第一环段31且顶抵连通孔13口边的第二环段32,连通孔13的内径大于第一环段31的外径且小于第二环段32的外径。第一环段31位于连通孔13内且挤压围裙20,以使围裙20与负压筒10之间密封连接,第二环段32的外径大于第一环段31的外径,可以避免压口环30完全压入负压筒10内。

请参阅图1至图3,下体负压装置100还包括密封连接于第一环段31的外表面且呈环状的第二气囊16,第二气囊16的外环面与围裙20密封连接且顶推围裙20至连通孔13的孔壁。通过第二气嘴,对第二气囊16进行充气,第二气囊16的形变可以使围裙20充分密封压口环30和负压筒10之间的连接,在进行负压检查时,负压筒10内外的压差将对第二气囊16产生向内的压力,加剧了第二气囊16的变形,从而增强了围裙20与负压筒10之间的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4,下体负压装置100还包括内套于围裙20且用于防止围裙20内陷的内衬结构40,内衬结构40包括多块间隔设置且均贴合于人体腰部并呈圆周布置的支撑板42,各支撑板42用于在垂直腰部的方向支撑围裙20且位于第一气囊15和压口环30之间。支撑板42由塑料等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硬度,可以抵抗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得在进行下体负压检查时,当围裙20内的空气被抽走时,围裙20可以贴合于各支撑板42上,不但减轻了人体的束缚压力,还可以防止由于围裙20内陷过大而发生的破裂。

内衬结构40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且套于人体腰部的内衬套41,各支撑板42缝制在内衬套41的套壁内。内衬套41一端与压口环30可拆卸地连接,内衬套41另一端的套口设置成弹性收缩口。

各支撑板42通过内衬套41与压口环30可拆卸地连接,加强了支撑板42在检查过程中的稳定性,弹性收缩口可以使内衬套41贴合于人体腰部,使得各支撑板42可以与人体腰部充分接触。各支撑板42还可以将围裙20内陷的压力分解成垂直于各支撑板42的分力,从而加大了人体腰部和内衬套41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减少人体向负压筒10内陷的趋势,以及多块具有一定硬度的支撑板42对腹部的包裹以及对腹壁的挤压,又防止了由于下体负压而导致的腹部向外膨出,避免了腹部脏器受到牵拉,提高了检查的舒适性,扩大了下体负压装置100的应用范围。

请参阅图4至图6,压口环30的内环面开设有连接环槽33,下体负压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将内衬套41的一端压合于连接环槽33内的压槽环50。连接环槽33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压槽环50具有与连接环槽33想适配的环形凸起501,环形凸起501的横截面形状也为三角形,从而使内衬套41与压口环30拆卸方便,易清洗。

下体负压装置100还包括使围裙20收缩并贴合人体腰部的束缚带,束缚带位于第一气囊15与连通孔13之间。可选地,可以根据不同的腰部大小制作相应尺寸的围裙20,具体地,根据志愿者人群的腰围范围,划分成三个腰围尺寸区域,针对每个腰围尺寸区域制作一个尺寸适配的围裙20,这样将束缚带在使用时,不需要根据不同的腰围尺寸来改变束缚的松紧度,避免给人体带来额外负荷,提高了下体负压装置100使用的舒适性。

负压筒10包括筒本体11以及与筒本体11开拆卸地连接的筒盖12,连通孔13位于筒盖12且呈偏心设置。筒盖12与筒本体11之间通过螺锁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地连接。可选地,连通孔13于筒盖12上靠近床体设置,从而便于人体将双下肢通过连通孔13伸入通本体内。

下体负压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承载负压筒10的床体、用于抽取负压筒10内空气的气泵以及用于控制气泵的控制系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