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撑起塌陷椎体终板的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5059发布日期:2019-07-13 08:5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撑起塌陷椎体终板的复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椎体复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撑起塌陷椎体终板的复位器。



背景技术:

椎体复位机是安全,有效的新一代的物理康复设备,是集电控,传感,机械于一体的设备,可调的复位角度,可调的复位力度,数显的复位时间,精确的治疗定位,确保治疗杵头靶向杵压在复位作用点上,既可复位又可矫形,治愈后不易复发,治标又治本。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原有的椎体复位机大部分结构调节位置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调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2、原有的椎体复位机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只具备向下压的功能,不能对患者椎体进行上拉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撑起塌陷椎体终板的复位器,具有减少操作以及多功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撑起塌陷椎体终板的复位器,包括椎体复位机本体,两个支撑架分别固定在椎体复位机本体的两端,电机固定在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另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有轴承座,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座内,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丝杆的外侧壁,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滑块的前表面,升降柱升降连接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箱固定在所述升降柱的下端,两个真空吸盘固定在固定箱的下表面,吸盘垫固定在所述真空吸盘的下端,导气管固定在所述真空吸盘的输入端,且与外部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电动推杆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使得真空吸盘可以前后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椎体复位机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滑轮,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椎体复位机本体通过所述滑轮滑动连接。

为了使得加热片的温度传递至吸盘垫,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盘垫为橡胶构件;加热片固定在所述吸盘垫的外侧壁,连接线固定在所述加热片的外侧壁,所述加热片通过所述连接线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为了避免连接线接触到患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线缠绕在所述真空吸盘的外侧壁。

为了使患者感到舒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吸汗棉固定在所述吸盘垫的下端,且靠近所述加热片的下表面。

为了避免吸汗棉影响真空吸盘的正常使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盘垫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吸孔,所述加热片和所述吸汗棉和所述吸孔的连接处开设有孔,所述孔和所述吸孔的规格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得滑块在丝杆上滑动,从而带动了电动推杆可以水平移动,达到对准患者椎体的效果,电动推杆带动真空吸盘向下运动,达到向下压患者椎体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吸盘垫贴附在患者的身上,真空吸盘可以将吸盘垫固定在患者身上,然后电动推杆带动真空吸盘上升,达到可以向上提升患者椎体的效果,加热片通电加热,并传递至吸盘垫上,使得患者感到舒适,增加血液流通,吸汗棉可以将吸盘垫和患者皮肤之间排出的汗液吸走,使患者可以感到舒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吸盘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盘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椎体复位机本体;2、吸盘垫;21、吸孔;3、升降柱;4、支撑架;5、电机;51、丝杆;52、滑块;6、电动推杆;7、固定箱;8、真空吸盘;81、导气管;9、连接线;10、加热片;11、吸汗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撑起塌陷椎体终板的复位器,包括椎体复位机本体1,两个支撑架4分别固定在椎体复位机本体1的两端,电机5通过电机座固定在一个支撑架4的上端,另一个支撑架4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轴承座,丝杆5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电机5的输出端,丝杆5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座内,滑块52滑动连接在丝杆51的外侧壁,电动推杆6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52的前表面,升降柱3升降连接在电动推杆6的下端,固定箱7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柱3的下端,两个真空吸盘8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箱7的下表面,吸盘垫2插接固定在真空吸盘8的下端,导气管81插接固定在真空吸盘8的输入端,且与外部真空泵固定连接,电机5和电动推杆6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架4和椎体复位机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滑轮,支撑架4和椎体复位机本体1通过滑轮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吸盘垫2为橡胶构件。

进一步地,加热片10固定在吸盘垫2的外侧壁,连接线9粘接固定在加热片10的外侧壁,加热片10通过连接线9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线9缠绕在真空吸盘8的外侧壁。

本实施例中,因连接线9缠绕在真空吸盘8的外侧壁,所以可以避免在真空吸盘8在升降时,连接线9不会出现杂乱的情况。

进一步地,吸汗棉11固定在吸盘垫2的下端,且靠近加热片10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吸盘垫2的内部固定开设有吸孔21,加热片10和吸汗棉11和吸孔21的连接处开设有孔。

本实施例中,因加热片10和吸汗棉11和吸孔21的连接处开设有孔,孔和吸孔21的规格相同,所以加热片10和吸汗棉11不会影响真空吸盘8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电机5为广州盛龙电机源头厂家销售的SL42STH40-1684A-300型电机;电动推杆6为温州思铭电机有限公司销售的38STG-100mm型电动推杆;真空吸盘8为诺森曼德实力卖场销售的ZPR-J型真空吸盘;加热片10为苏州万润绝缘材料源头厂家销售的加热片;吸汗棉11为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源头厂家销售的吸汗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患者趴在椎体复位机本体1上,将电机5、电动推杆6和加热片10接通外部电源,开启电机5,电机5输出端的转动轴转动并带动丝杆51转动,丝杆51转动时会带动滑块52滑动,工作人员将滑块52上调节至患者需要治疗部位的上方,开启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自身内部固定设置有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做旋转运动,动能经齿轮减速后,带动一对丝杆螺母,把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电动机的输出端正转,可以带动升降柱3下降,并带动真空吸盘8下降,使得真空吸盘8上的吸盘垫2可以贴附在患者的伤患处,真空吸盘8可以下压患者的椎体,开启真空吸盘8和外部真空泵,外部真空泵的输出端转动并带动其内部的隔膜做往复运动,从而可以通过导气管81将真空吸盘8内的空气进行压缩和拉伸并形成负压,从而将吸盘垫2和患者固定在一起,电动机的输出端反转带动升降柱3上升,从而带动真空吸盘8上升,从而可以带动患者的腰部上升,达到上拉患者椎体的效果,因吸盘垫2和患者固定在一起,开启加热片10,加热片10通电加热,并通过加热片10内部导热片将温度传递至吸盘垫2上,使患者感到舒适,并可以增加患者体内血液流通,吸汗棉11可以将吸盘垫2和患者皮肤之间排出的汗液吸走,使患者可以感到舒适,因加热片10和吸汗棉11和吸孔21的连接处开设有孔,孔和吸孔21的规格相同,并且孔和吸孔21重叠在一起,所以空气可以在吸孔21和真空吸盘8内流动,所以加热片10和吸汗棉11不会影响真空吸盘8的使用,因连接线9缠绕在真空吸盘8的外侧壁,所以可以避免在真空吸盘8在升降时,连接线9不会出现杂乱的情况,避免连接线9太长而触碰到患者或吸盘垫2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