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3881发布日期:2019-09-21 00:5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支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构造简单、平衡性好的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智能装备越来越多,以医疗车为例,医疗车的供应范围越来越广,已经不限于为医生护士提供放置药品及病历清单之类的功能。现有的医疗车集成显示、检测、放置医药等多种功能。即电子化的医疗车有显示器、主机及各种输入设备,相对的,整个车体需要承受这些器件时,由于载重过多,车体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倾斜或倾倒,进而影响搭载于医疗车上的药品或其他电子化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平衡性好的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

一种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包括一底座、固定于该底座的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一台面支撑部及装设于该台面支撑部顶端的台面板,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分设于所述底座两端,且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平行,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台面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台面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台面支撑部一体成型并形成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用于收容所述智能装备的硬件电路;所述台面板盖设于所述台面支撑部的顶部,使所述凹槽部形成密封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滑动部、底部支撑部以及平衡部;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动轮;所述底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平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滑动轮,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滑动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台面支撑部上,所述第一立柱上预留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将柜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的形状大体为三棱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一平面与所述第二立柱相对且平行,沿该平面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台面支撑部上,所述第二立柱上预留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将柜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柱的形状大体为三棱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一平面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且平行,沿该平面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面支撑部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在所述台面支撑部相对的两长边中间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立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面支撑部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所述台面支撑部还包括电池收容部,所述电池收容部用于收容并密封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面板包括主台面及第一侧抽台面,所述主台面用于与所述台面支撑部连接,使所述凹槽部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二侧抽台面滑动连接于所述主台面与所述台面支撑部之间,所述第二侧头台面可沿远离所述主台面的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侧抽台面,所述第二侧抽台面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台面支撑部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抽台面可转动的远离所述主台面并形成置物平台。

上述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采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这种双立柱结构去支撑智能装备,会增强整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同时,台面支撑部是一体成型的,本身就会对台面板及放置在台面板的物品进行支撑。因此,在采用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台面支撑部这样的支撑结构后,能够整体提升智能装备的平衡性及稳定性,在智能装备运动过程中,完美避免出现倾斜或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一种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包括一底座(未标示)、固定于该底座(未标示)的第一立柱201及第二立柱202、一台面支撑部30及装设于该台面支撑部30顶端的台面板(未标示),所述第一立柱201及所述第二立柱202分设于所述底座(未标示)两端,且所述第一立柱201与所述第二立柱202平行,所述第一立柱201远离所述底座(未标示)的一端与所述台面支撑部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202远离所述底座(未标示)的一端与所述台面支撑部30固定连接;所述台面支撑部30一体成型并形成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用于收容所述智能装备的硬件电路;所述台面板(未标示)盖设于所述台面支撑部30的顶部,使所述凹槽部形成密封空间。

所述底座(未标示)包括滑动部104、底部支撑部以及平衡部103;所述滑动部104包括滑动轮;所述底部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所述平衡部10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0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0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滑动轮,所述第二支撑部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滑动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01、第二支撑部102及平衡部103为铝合金压铸一体成型,滑动部104一般采用万向轮,方便用户推动智能装备。在智能装备负重较高时,也能够灵活的推动智能装备。在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之间设置平衡部103,平衡部103采用U型结构,并同时连接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能够有效的连接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同时,能够加强底座(未标示)的平衡性,使得智能装备在超高负重、受力不均的时候影响第一支撑部101和第二支撑部102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20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未标示)和所述台面支撑部30上,所述第一立柱201上预留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将柜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201与所述第二立柱202之间。

第一立柱201的形状大体为三棱柱,所述第一立柱201的一平面与所述第二立柱202相对且平行,沿该平面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

第一立柱201采用铝合金型材,第一立柱201上设置有轨道,用于容纳药盒、药柜,然后通过第一定位孔将药盒、药柜固定于第一立柱201上。

同样的,第二立柱20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未标示)和所述台面支撑部30上,所述第二立柱202上预留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用于将柜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201与所述第二立柱202之间。

第二立柱202的形状大体为三棱柱,所述第二立柱202的一平面与所述第一立柱201相对且平行,沿该平面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

第二立柱202采用铝合金型材,第二立柱202上设置有轨道,用于容纳药盒、药柜,然后通过第二定位孔将药盒、药柜固定于第二立柱202上。

其中,第一立柱201上的第一定位孔设置有多个,布满整个第一立柱201,第二立柱202上的第二立柱202也是设置有多个,布满整个第二立柱202。

由于第一立柱201与第二立柱202的结构基本一致,相对平行设置,其中,设有轨道的平面相对,因此,能够采用螺钉将药盒、药柜固定设置在第一立柱201与第二立柱202之间。再者,由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置较多,因此,可以在第一立柱201和第二立柱202之间设置各种型号不同的药盒、药柜。即可根据用户需求自由设置药盒型号和药柜型号,使得智能装备的可塑性提升,无需改变结构就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台面支撑部30的横截面大体呈矩形,在所述台面支撑部30相对的两长边中间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01,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立柱202。

台面支撑部30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所述台面支撑部30还包括电池收容部,所述电池收容部用于收容并密封电池。其中,台面支撑部30离第一立柱201和第二立柱202较近的一端设置电池收容部,而离第一立柱201和第二立柱202较远的一端用于收容智能装备的硬件电路。台面支撑部30采用这种结构,使得台面支撑部30整体平衡性增强,不会因为在台面板(未标示)的某一位置载重过多而影响整体的平稳性。

台面板(未标示)包括主台面401及第一侧抽台面402,所述主台面401用于与所述台面支撑部30连接,使所述凹槽部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二侧抽台面403滑动连接于所述主台面401与所述台面支撑部30之间,所述第二侧头台面可沿远离所述主台面401的方向滑动。

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还包括第二侧抽台面403,所述第二侧抽台面403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台面支撑部30的底部,所述第二侧抽台面403可转动的远离所述主台面401并形成置物平台。

采用第一侧抽台面402能够增加用户的可操作空间,一般来说,第一侧抽台面402的功能跟主台面401一致,是对主台面401的补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操作空间。第二侧抽台面403一般用于放置键盘,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从台面支撑部30的底部转出来,无需使用的时候,就旋转放于台面支撑部30的底部,避免影响用户的操作。

上述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主要用于医疗护理车或查房车,使用对象为医生和护士,因此,主台面401是医生和护士的操作台,用于放置医疗设备、药品及针剂之类。在第一立柱201和第二立柱202之间放置的药盒及药柜用于为医生和护士携带常用或即将用到的药品、针剂之类。所以医疗护理车或查房车的载重会非常高,且各部位的重量也不完全均衡,这就要求医疗护理车或查房车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非常高,使医生或护士能够平稳而轻松的推动护理车或查房车。使用上述支架结构,能够从各个受力部位提高平衡性和稳定性,因而,可以保证在载重过重及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下智能装备的整体平衡和稳定,方便医生和护士使用。

上述智能装备的支架结构采用第一立柱201和第二立柱202这种双立柱结构去支撑智能装备,会增强整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同时,台面支撑部30是一体成型的,本身就会对台面板(未标示)及放置在台面板(未标示)的物品进行支撑。因此,在采用第一立柱201、第二立柱202及台面支撑部30这样的支撑结构后,能够整体提升智能装备的平衡性及稳定性,在智能装备运动过程中,完美避免出现倾斜或倾倒。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