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4683发布日期:2019-09-21 01:0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清洁抗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皮肤消毒液通常是醇类、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胍类、含碘等化学消毒,化学消毒剂来源一般是通过化学工业原料提取、合成等手段,会对皮肤产生一定刺激,对于婴幼儿或敏感性肌肤来说尤其明显。因而,研发天然食用原料来源、且无毒无刺激的消毒剂至关重要。

中国专利CN101861883A公开了一种植物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包括连翘、双花、甘草、黄连、黄柏、生大黄、红花、丁香、赤芍、荆芥,将上述原料粉碎,在白酒中浸泡后渗漉静置、过滤后加入薄荷油和/或玫瑰精油后分装得到消毒剂。但是该制备方法中需要用白酒浸泡原料5-10天,时间长,且白酒浸泡增加了原料成本。

中国专利CN101744926A公开了一种中药抗菌洗液及其制备工艺,该中药抗菌洗液由苦参、蛇床子、连翘、花椒、醋酸氯己定、冰片组成。由于该中药抗菌洗液中包括化学消毒剂醋酸氯己定,同时为了溶解醋酸氯己定还添加了乙醇,使该中药抗菌洗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抗菌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抗菌剂会对皮肤产生刺激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周期短,可重复性好。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抗菌剂在制备皮肤抗菌产品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抗菌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0.02-10份和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0.2-5份;所述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辛酸、癸酸和壬酸;

·表面活性剂1-39份;以及

·水。

本发明的抗菌剂呈弱酸性,原料来源天然、安全无毒、无刺激,可适用于婴幼儿及敏感性肌肤使用。

本发明的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中的成分、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均为天然食品来源的抗菌剂。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中的辛酸、癸酸、壬酸可作为食品原料用抗菌剂等,同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可作为乳化剂,提高抗菌剂稳定性。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中除了辛酸、癸酸和人壬酸外,剩余成分还包括水和增溶剂。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中含有柠檬烯、枯醇、植物甾醇、苯甲酸、不饱和有机酸、香叶木苷、生物碱、连翘酚、植物甾醇、生物碱、皂苷和挥发性油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中植物多酚类,含有酚羟基,有抗氧化性,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真菌作用。

优选的,所述水的用量为40-100份。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的用量可以为45-99份,50-80份等等。

可选的,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的用量可以为1-9份,或2-8份,或3-5份等等。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用量可以为0.5-5份,或3-5份等等。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可以为5-30份,或10-25份,或15-25份,或20-22份等等。

优选的,所述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辛酸含量为0.5-5.0%、癸酸含量为0.2-6.0%、壬酸含量为0.3-5.0%。

如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中,按质量百分比计,辛酸含量为1.0-4.0%、癸酸含量为1.0-5.0%、壬酸含量为1.0-4.9%。

通过采用上述含量的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配合其它成分,使得到的复合抗菌剂呈弱酸性,可适用于皮肤抗菌,如洗手液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抗菌剂的pH为5.0-6.8。

优选的,所述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是由乙醇的水溶液作为提取液从花椒果和连翘中提取得到的。

优选的,所述花椒果和连翘的质量比为(1-6)﹕(2-8)。

优选的,所述提取的方法包括:煮沸提取,重复1-3次,合并上清液,除去溶剂得到所述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除去溶剂的方法可采用加热浓缩,结晶。可选的,所述加热浓缩的温度为50-80℃。

优选的,每次所述煮沸提取的时间为10-30min,优选为15-25min,更优选为20min。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含非离子型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葡萄糖苷、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棕榈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氢化蓖麻油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可选的,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氧化胺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40(或吐温-20)和/或CO-40;或者,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吐温-40(或吐温-20)和/或APEO;或者,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APEO和/或CO-40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中,癸基葡萄糖苷和吐温-20的用量比为1﹕(0.5-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重量比例,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复合抗菌剂。

本发明采用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辛酸、癸酸、壬酸化学性质稳定,且在加热条件下能够作为乳化剂,促进各成分的均匀分散,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本发明的复合抗菌剂呈弱酸性,可广泛应用于皮肤如手部的抗菌消毒、家用清洁抗菌消毒产品,可与其它表面活性剂、保湿剂、润肤剂、螯合剂、凝胶剂、香精等助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复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抗菌剂呈弱酸性,原料来源天然、安全无毒、无刺激,可适用于婴幼儿及敏感性肌肤使用;

(2)本发明的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中的辛酸、癸酸、壬酸可作为食品原料用抗菌剂等,同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可作为乳化剂,提高抗菌剂稳定性;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中含有柠檬烯、枯醇、植物甾醇、苯甲酸、不饱和有机酸、香叶木苷、生物碱、连翘酚、植物甾醇、生物碱、皂苷和挥发性油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中植物多酚类,含有酚羟基,有抗氧化性,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复合抗菌剂的均匀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厂商为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龙吟消毒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中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1所示:

表1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表面活性剂、水、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复合抗菌剂,pH为5.5。

其中,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花椒果15克、连翘20克,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100克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的水溶液,煮沸20min,取上清液,重复3次,合并3次的上清液,于65℃下加热浓缩,使其结晶得到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为白色粉末。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中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2所示:

表2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表面活性剂、水、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复合抗菌剂,pH为5.1。

其中,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中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3所示:

表3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椰子油脂肪酸组合物、表面活性剂、水、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搅拌均匀,得到复合抗菌剂,pH为6.5。

其中,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中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4所示:

表4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复合抗菌剂的pH为6.7。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中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5所示:

表5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本实施例的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相同。

复合抗菌剂的pH为6.0。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的用量,区别仅在于: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花椒果10克、连翘40克,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150克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的水溶液,煮沸20min,取上清液,重复3次,合并3次的上清液,于65℃下加热浓缩,使其结晶得到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为白色粉末。

复合抗菌剂的pH为5.3。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的用量,区别仅在于: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花椒果35克、连翘15克,分别粉碎后混合,加入150克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的水溶液,煮沸20min,取上清液,重复3次,合并3次的上清液,于65℃下加热浓缩,使其结晶得到花椒果和连翘的提取物,为白色粉末。复合抗菌剂的pH为5.2。

比较例1

比较例1参考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其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6所示:

表6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复合抗菌剂的pH为3.0。pH太低,不适合应用于皮肤抗菌剂。

比较例2

比较例2参考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其各组分及含量如下表7所示:

表7复合抗菌剂组分及用量

复合抗菌剂的pH为5.8。

实验例1

为了对比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复合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抗菌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试验菌】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或ATCC 25922),酵母菌: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

菌悬液制备:取菌株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h),用5mL 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以下简称PBS)洗下菌苔,使菌悬浮均匀后用上述PBS稀释至所需浓度。

【试剂】

(1)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

无水磷酸氢二钠,2.83g和磷酸二氢钾,1.36g加入到1000ml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调pH至7.2~7.4,于121℃压力蒸气灭菌20min备用。

(2)有机干扰物

牛血清白蛋白30g加到1000ml蒸馏水中,溶解后用微孔滤膜(孔径为0.45μm)滤过除菌,冰箱保存备用。

(3)稀释液: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TPS)

胰蛋白胨1.0g,氯化钠8.5g,先用900ml以上蒸馏水溶解,并调节pH值在7.0±0.2,最终用蒸馏水加至1000ml,分装后,经121℃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4)营养琼脂培养基

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琼脂15g加入到1000ml蒸馏水中,除琼脂外其他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pH至7.2~7.4,加入琼脂,加热溶解,分装,于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备用。

(5)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

胰蛋白胨1.5%,大豆蛋白胨0.5%,氯化钠0.5%,琼脂1.6%用蒸馏水配制而成,调节pH为7.2±0.2,经121℃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6)D/E中和肉汤

取34g D/E中和肉汤(购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另取吐温-80 5g,混匀,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备用。

【杀菌试验步骤】

(1)配制消毒液,即复合抗菌剂原液。

(2)配制实验用菌悬液,浓度为1×108cfu/ml~5×108cfu/ml。

(3)取消毒试验用无菌大试管,先加入0.5ml试验用菌悬液,再加入0.5ml有机干扰物质,混匀,置20℃±1℃水浴中5min后,用无菌吸管吸取上述浓度消毒液4.0ml注入其中,迅速混匀并立即记时。

(4)待试验菌与复合抗菌剂相互作用至各预定时间,分别吸取0.5ml试验菌与消毒剂混合液加于4.5ml经灭菌的中和剂中,混匀。

(5)各管试验菌与复合抗菌剂混合液经加中和剂作用2.5min,5min,7.5min后,分别吸取1.0ml样液,按活菌培养计数方法测定存活菌数,每管样液接种2个平皿即可。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较多时,可进行系列10倍稀释后,再进行活菌培养计数。

(6)同时用稀释液代替复合抗菌剂,进行平行试验,作为阳性对照。

(7)所有试验样本均在37℃温箱中培养,对细菌繁殖体培养48h观察最终结果;对细菌芽孢需培养72h观察最终结果。

(8)试验重复3次,计算各组的活菌浓度(cfu/ml),并换算为对数值(N),然后按下式计算杀灭对数值:

杀灭对数值(KL)=对照组平均活菌浓度的对数值(No)-试验组活菌浓度对数值(Nx)

测试结果见表8-10。

表8复合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

表9复合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表10复合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

综上可知,在18~20℃条件下,复合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5、5、7.5min的杀灭对数值平均值可达>3.0。

实验例2

为了对比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复合抗菌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稳定性试验(微生物法)

加速试验:将样品置37-40℃恒温箱内3个月,保持相对湿度>75%,进行抑菌或杀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复合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复合抗菌剂的杀菌或抑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保持二年。

实验例3

皮肤刺激性试验

测试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3.3.3.1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方法。

1.操作程序

(1)在试验前24h,用脱毛剂将新西兰兔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掉,不得损伤皮肤。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

(2)次日将受试物(以实施例1的抗菌剂为例,将实施例1的抗菌剂原液0.5mL直接滴于面积为2.5cm×2.5cm的一侧去毛完整皮肤上,或滴于同样大小的2层-4层纱布上并敷贴在一侧去毛皮肤表面,然后用一层无刺激塑料膜或油纸覆盖,再用无刺激胶布固定。另一侧去毛皮肤作为空白对照(或溶剂对照)。敷贴时间为4h。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除去残留受试物。

(3)分别于去除受试物后1h、24h和48h观察皮肤局部反应,进行刺激反应评分。

2.结果

3只动物涂抹受试物4h后,用温水清洗残留受试物,再涂抹受试物24h观察动物皮肤的红斑和水肿情况,观察皮肤情况及打分,评分表见表12。

表12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评分表

3.结论

受试物对新西兰兔的一次性完整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