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4290发布日期:2019-11-29 21:4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用器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腿部或脚部受伤者,或是年老行走有困难的人,都必须由专人护理日常起居。但这样通常会增加患者及家属较大的经济负担。并且,对于行走困难的人群来说,适当的行走复健反而更有利于病症恢复。目前针对这一需求,基本只能依靠轮椅、拐杖、外骨骼或者其他辅助行走装置(例如三脚或四脚的支撑装置)来实现。但现在的这种方案均只能实现辅助行走,对于日常事务来说,例如携带水饮、餐饮这样的简单事务,基本仍不能很好解决。换句话说,目前的行走辅助装置可以帮助病患或老人行走,但不能替代人工在护理方面的工作内容。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该装置能够辅助病患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行走的同时,还能够辅助他们完成携带取用物品的部分日常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本体和载物机构,其中,所述载物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一侧的托架和承盘,所述托架包括一连接件和一托架本体,所述托架本体的承托面为一内凹的弧面,所述承盘承托于所述托架本体上,所述承盘的底面弧度与所述承托面相契合且形成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托架本体相对于竖直向倾斜时,所述承盘的重心位置不变。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餐盘盖,所述承盘的上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餐盘盖扣合的凸棱。

作为优选,所述餐盘盖上部形成有一承台,所述承台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盛水容器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构造为拐杖,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托架本体连接,另一端沿竖直向形成第二滑槽,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卡接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托架本体的承托面上沿中心点向外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所述承盘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的突柱,当所述托架本体相对于竖直向倾斜时,所述突柱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以使所述承盘的重心保持不变。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在所述承托面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相比较于传统的辅助行走装置,可以不借助手拿的方式,实现方便携带水饮或餐饮的目的,并且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承盘与托架的滑动配合可实现承盘始终保持重心不偏移,这意味着承载在承盘上的餐盘以及水杯在行走过程中重心始终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倾斜,防止食物或水倾倒。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户使用本发明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的爆炸视图(包含用户);

图3为图1中沿a-a向的剖面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中载物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中的承盘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本体;2……载物机构;21……托架;22……承盘;23……餐盘;24……餐盘盖;25……水杯;211……托架本体;212……连接件;2111……第一滑槽;2121……第二滑槽;221……凸棱;222……突柱;241……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护理用辅助行走装置,包括本体1和载物机构2,其中,所述载物机构2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1一侧的托架21和承盘22,所述托架21包括一连接件212和一托架本体211,所述托架本体211的承托面为一内凹的弧面,所述承盘22承托于所述托架本体211上,所述承盘22的底面也为一弧面,且所述承盘22的底面弧度与所述承托面相契合并形成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托架本体211相对于竖直向倾斜时,所述承盘22的重心位置不变。图1和图2示出了用户在使用本发明的辅助行走装置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体1构造为拐杖,即常规支撑于腋下的拐杖,可以单边支撑,也可以成对使用用于辅助行走。对于本体1部分,实际上并不属于本申请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之处。也即对于本申请来说,载物机构2可连接于多种辅助行走装置上,用于实现在辅助行走的同时,便于携带餐饮而不至于出现抛洒现象,提升行动不便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在这一实施例中,用户可借助本发明的护理用行走装置同时携带餐盘23和水杯25。如图2所示,餐盘23可承载于承盘22上。当用户在行走过程中,本体1可能会发生倾斜,但在本申请中,由于重力作用,餐盘23的底面会沿承托面滑动而始终保持重心稳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提出,旨在解决现有辅助行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携带餐饮的问题,因此,对于水饮来说,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还包括一餐盘盖24,餐盘盖24扣接在所述餐盘23之上,为了保持稳定,可考虑在所述承盘22的上缘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餐盘盖24扣合的凸棱221。进一步地,为了承托盛放水饮的水杯25,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餐盘盖24上部形成有一承台241,所述承台241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盛水容器(这一实施例中是水杯25)的开口(图中未标注)。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提出的这一实施例中,实际上所述本体1构造为拐杖,此时所述连接件212的一端与所述托架本体211连接,另一端沿竖直向形成第二滑槽2121,所述连接件212通过所述第二滑槽2121卡接固定在所述本体1上。实际在辅助行走装置为拐杖时,可箍设在拐杖的杆状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承盘22与托架本体211之间的滑动配合是实现餐盘23整体重心稳定的关键结构。但是,在快速行走或者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自身重心发生不稳情况时,仍有可能导致承盘22整体的相对滑动不足以保持餐盘23的重心稳定。因此作为优选,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托架本体211的承托面上沿中心点向外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2111,所述承盘22的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滑槽2111相对应的突柱222,当所述托架本体211相对于竖直向倾斜时,所述突柱222在所述第一滑槽2111内滑动以使所述承盘22的重心保持不变。同时,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承盘22在托架本体211的承托面上相对稳定的滑动,也对滑动的距离和方向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这样即使在剧烈的重心变化中,承盘22也能相对稳定的被承托在所述托架本体211的承托面上。第一滑槽2111的作用在于将通过限制突柱222的滑动方向,使得承盘22在一定的范围内滑动,不至于出现意外,然而,发明人发现,在行走过程中,托架本体211的倾斜方向多以竖直方向为中心而向四周随机倾斜,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如图6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槽2111在所述承托面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运动过程中,倾斜方向并不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倾斜,因此,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滑槽2111设置为在所述承托面上呈渐开线状均匀分布,这一方案将更能适应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摇晃或倾斜,而始终保持承盘22以及其上承载的餐盘23的重心相对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