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4851发布日期:2020-09-29 09:3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



背景技术:

发酵培养基是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之用。它既要使种子接种后能迅速生长,达到一定的菌丝浓度,又要使长好的菌体能迅速合成所需产物。因此,要求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应丰富、完全,碳、氮源要注意速效和迟效的互相搭配,少用速效营养,多加迟效营养;还要考虑适当的碳氮比,适当加缓冲剂稳定ph值;并且还要有菌体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和产物合成所需要的元素、前体和促进剂等。

连续灭菌,即培养基的连续灭菌,也叫连消,是灭菌的一种方式。现阶段,在发酵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进行连消处理,以达到实际需要的灭菌要求,现有的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结构简单,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包括配重座、调节机构、冷却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配重座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顶部固定焊接有维持罐,所述维持罐下半部挖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置物槽,置物槽上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轨道,置物槽上半部远离滑动轨道的一侧钻设有连接槽,置物槽内设有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且与连接槽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维持罐的顶部与冷却机构的底部连接,所述维持罐的内部设有与换热器连接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下半部和上半部分别与调节槽和冷却机构的内周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调节板和调节柱,所述调节座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滑动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调节座远离滑块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有调节板和与连接槽榫接的调节块,所述调节板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均钻设有多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与维持罐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座上半部的中心挖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座靠近调节槽的下半部钻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截面呈t形的调节柱。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座、冷凝板和风扇,所述冷却座的截面呈u形,所述冷却座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维持罐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却座下半部的内周固定焊接有截面呈v形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上钻设有多组环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冷却座的顶部开设有冷却槽,冷却槽内通过冷却螺栓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两侧均安装有与冷却槽内周相适配的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和蒸发器,所述加热管设有多组且截面呈螺旋形,所述加热管的外周通过卡箍与维持罐的内周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分别与换热器的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与配重座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蒸发器的蒸气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有蒸气管和回流管,蒸汽管和回流管远离蒸发器的一端均贯穿维持罐且分别与调节槽的底部和冷却机构的冷却座内周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设有多组且呈对称分布,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的截面均呈s形,所述加热机构的蒸气管与回流管、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选取适宜数量的调节柱,并将调节柱与调节孔螺纹连接,使蒸发器输送的高温蒸汽穿过剩余的通孔,并对置于维持罐内的加热管进行加热,从而根据需要的送气速率进行调节并固定;通过蒸发器的工作,将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输送至置物槽内,同时穿过调节孔输送至维持罐内,并对加热管进行持续加热灭菌处理,处理完成后,通过风扇的工作,使加热后且穿过通孔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板进行收集,并通过回流管输送至蒸发器内,从而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通过换热器的工作,使加热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通过出热导热对另一组相邻的加热导管进行预加热,从而提高后续的处理效率,该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能够节约资源,同时能够提高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重座、2调节机构、3冷却机构、4加热机构、5换热器、6维持罐、7调节座、8调节板、9调节柱、10冷却座、11冷凝板、12风扇、13加热管、14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外,本文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均是以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和外等方向为准,在此一并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包括配重座1、调节机构2、冷却机构3和加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座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换热器5,换热器5可选为滕州市密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y-k-219-10型热交换器,所述换热器5的顶部固定焊接有维持罐6,所述维持罐6下半部挖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置物槽,置物槽上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轨道,置物槽上半部远离滑动轨道的一侧钻设有连接槽,置物槽内设有与滑动轨道滑动连接且与连接槽连接的调节机构2,所述维持罐6的顶部与冷却机构3的底部连接,所述维持罐6的内部设有与换热器5连接的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的下半部和上半部分别与调节槽和冷却机构3的内周连通。

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座7、调节板8和调节柱9,所述调节座7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滑动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调节座7远离滑块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有调节板8和与连接槽榫接的调节块,所述调节板8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均钻设有多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与维持罐6连接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座7上半部的中心挖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座7靠近调节槽的下半部钻设有多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截面呈t形的调节柱9,选取适宜数量的调节柱9,并将调节柱9与调节孔螺纹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调节螺栓将调节板8与维持罐6连接,从而根据需要的送气速率进行调节并固定。

具体的,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冷却座10、冷凝板11和风扇12,所述冷却座10的截面呈u形,所述冷却座10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维持罐6的顶部连接,所述冷却座10下半部的内周固定焊接有截面呈v形的冷凝板11,冷凝板11可选为河北丰瑞电力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q345e型冷凝板,所述冷凝板11上钻设有多组环形阵列分布的通孔,所述冷却座10的顶部开设有冷却槽,冷却槽内通过冷却螺栓安装有风扇12,风扇12可选为德力西dhbfg15050ha2bl型散热风扇,所述风扇12的两侧均安装有与冷却槽内周相适配的防尘网,通过风扇12的工作,使加热后且穿过通孔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板11进行收集,并通过回流管输送至蒸发器14内,从而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具体的,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加热管13和蒸发器14,所述加热管13设有多组且截面呈螺旋形,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处理效率,所述加热管13的外周通过卡箍与维持罐6的内周连接,加热管13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分别开设有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所述加热管13的加热进口和加热出口分别与换热器5的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连接,蒸发器14可选为山东双子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lcz700型蒸发器,所述蒸发器14的底部与配重座1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蒸发器14的蒸气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有蒸气管和回流管,蒸汽管和回流管远离蒸发器14的一端均贯穿维持罐6且分别与调节槽的底部和冷却机构3的冷却座10内周的底部连通,通过蒸发器14的工作,将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输送至置物槽内,同时穿过调节孔输送至维持罐6内,并对加热管13进行持续加热灭菌处理。

具体的,所述换热器5的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设有多组且呈对称分布,通过换热器5的工作,使加热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通过出热导热对另一组相邻的进热导管进行预加热,从而提高后续的处理效率,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的截面均呈s形,增大受热面积,提高处理的效率,所述加热机构4的蒸气管与回流管、进热导管和出热导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换热器5、风扇12和蒸发器14均带有开关且与外部的驱动电源电性连接,可通过安装plc控制器进行调控,plc控制器可选为西门子s7-300型plc控制器。

具体的,该发酵培养基的连消装置,选取适宜数量的调节柱9,并将调节柱9与调节孔螺纹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调节螺栓将调节板8与维持罐6连接,从而根据需要的送气速率进行调节并固定,连接完成后即可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打开蒸发器14和换热器5,通过蒸发器14的工作,将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输送至置物槽内,同时穿过调节孔输送至维持罐6内,并对加热管13进行持续加热灭菌处理,并通过换热器5的工作,使加热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通过出热导热对另一组相邻的进热导管进行预加热,从而提高后续的处理效率,处理完成后,打开风扇12,通过风扇12的工作,使加热后且穿过通孔的高温蒸汽进行冷却液化,液化后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板11进行收集,并通过回流管输送至蒸发器14内,从而进行循环使用,节约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